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中

作品数:247 被引量:860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4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3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1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1篇基因
  • 70篇细胞
  • 55篇肿瘤
  • 54篇多态
  • 53篇乳腺
  • 50篇腺癌
  • 48篇乳腺癌
  • 39篇多态性
  • 33篇肺癌
  • 31篇化疗
  • 30篇易感性
  • 30篇胃癌
  • 29篇敏感性
  • 29篇基因多态性
  • 27篇病例
  • 24篇亚甲基四氢叶...
  • 24篇亚甲基四氢叶...
  • 24篇叶酸
  • 24篇四氢叶酸
  • 24篇四氢叶酸还原...

机构

  • 107篇江苏省肿瘤医...
  • 107篇江苏省肿瘤防...
  • 4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9篇泰兴市卫生防...
  • 9篇徐州医学院
  • 9篇淮安市卫生防...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7篇泰兴市疾病预...
  • 5篇鹿儿岛大学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名古屋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淮安市楚州区...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无锡市疾病预...
  • 2篇医学部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浜松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肿瘤防...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47篇吴建中
  • 91篇曹海霞
  • 83篇高长明
  • 65篇丁建华
  • 64篇李苏平
  • 64篇马蓉
  • 63篇冯继锋
  • 60篇唐金海
  • 53篇刘燕婷
  • 51篇苏平
  • 36篇周建农
  • 33篇王卓
  • 32篇马国建
  • 32篇薛开先
  • 32篇井昶雯
  • 28篇周学富
  • 24篇陆建伟
  • 23篇丁保国
  • 20篇陈森清
  • 18篇臧宇

传媒

  • 22篇癌变.畸变....
  • 20篇中华肿瘤防治...
  • 19篇中国肿瘤
  • 17篇中国肿瘤外科...
  • 8篇肿瘤防治杂志
  • 7篇肿瘤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临床肿瘤学杂...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5篇第十五届全国...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遗传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2014华东...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34篇2014
  • 18篇2013
  • 23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5篇2005
  • 10篇2004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泰兴市肝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估算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Li Mantel和Falconer方法进行肝癌的分离比及遗传度的估算。结果 :泰兴市肝癌的分离比为 0 12 71,明显低于 0 2 5 ,属于多基因遗传方式 ;遗传度为 35 74 % ,其中男性 (30 5 6% )明显低于女性 (5 4 90 % )。结论 :遗传因素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
李苏平丁建华吴建中高长明周建农苏平周学富丁保国王如鸿
关键词:肝肿瘤遗传学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胞质分裂阻滞法研究乙双吗啉对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增殖动力学的效应被引量:6
1994年
乙双吗啉为我国首先合成的抗癌药,长期服用可诱发白血病.为进一步研究其遗传毒性的机理,本研究应用胞质分裂阻滞法(CB法)研究了乙双吗啉对体外培养人淋巴细胞微核形成及细胞动力学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乙双吗啉在胞质分裂阻滞的双核细胞及未阻滞的单核细胞中,均诱发微核形成并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同时乙双吗啉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分裂,双核与多核细胞率呈现剂量依赖性下降,可见,乙双吗啉是一个诱变与细胞毒因子.同时本文还讨论了CB-MNT实用价值的问题.
吴建中薛开先马国建
关键词:乙双吗啉淋巴细胞微核增殖
微核形成与细胞周期关系的初步研究 Ⅳ、化学诱变剂诱发人淋巴细胞间期各阶段的微核形成被引量:4
1990年
本实验应用具有诱变作用的化疗药:噻地哌、长春新碱、乙双吗啉等,体内或体外处理诱发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通过控制细胞培养时间,放射性自显影及中期细胞阻滞等方法,定量地分析了细胞间期各阶段的微核率。结果表明,间期各阶段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微核形成,其中最多的是G_1期,其次是G_2期和G_0期。S期细胞的微核率(MNF)较G_1期有极显著的下降,这提示大部分G_1期的微核细胞不能进入S期,使细胞增殖中止,这可能是抗癌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之一。
薛开先马国建吴建中沈宗丽
关键词:化学诱变剂细胞周期微核形成
一种胸苷酸合成酶基因5’-非编码区串联重复多态性检测试剂盒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胸苷酸合成酶基因5’-非编码区串联重复多态性检测试剂盒,包括盒体、固定座、装引物的试剂瓶、装酶混合物的试剂瓶、离心管和加样器吸头,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装引物的试剂瓶、装酶混合物的试剂瓶和加样器...
唐金海吴建中王卓曹海霞冯继锋
文献传递
江苏省泰兴地区胃癌、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当地胃癌、食管癌高危险因素频谱的变化,为进一步开展肿瘤防治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2005.7.1—2006.7.15期间。200例胃癌新,223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和200例对照,对照按年龄、性别和居住地进行...
李苏平丁建华吴建中常军苏平樊冬梅刘燕婷曹海霞
关键词:胃癌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消化道癌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变异影响MTHFR的活性,以致影响体内5,10-MTHF的浓度,从而影响氟尿嘧啶(5-FU)的抗瘤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对预测消化道癌患者对5-FU的敏感性和化疗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晚期消化道癌122例。所有病例化疗前抽外周静脉血2毫升,用PCR-RFLP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MTHFR基因型。C677T基因型分为野生型纯合子(C/C)、杂合子(C/T)、变异型纯合子(T/T)三种类型,A1298C基因型分为纯合子A/A、杂合子A/C和纯合子C/C三种类型。所有患者经含5-FU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化疗。结果:122例晚期消化道癌患者中,化疗总有效率为38.5%,其中C677TT/T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82·1%,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的21·6%(χ2=23·402;P=0.000),C/T基因型患者的28.1%(χ2=22·110;P=0.000),C/C基因型与C/T基因型之间无差异(χ2=0·491;P=0·481)。A1298CA/A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5.3%,显著高于A/C基因型患者的22.9%(χ2=5.297;P=0.021)。在不同化疗方案亚组分析中,经CFL方案、CFH方案和L-FP方案化疗的C677TT/T基因型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C/T、C/C基因型患者(χ2=8.156,df=2,P=0·017;χ2=15.297,df=2,P=0.000;χ2=6.685,df=2,P=0.036);A1298CA/A基因型患者的疗效均高于A/C+C/C基因型患者,但仅CFL方案组取得统计学差异(χ2=5.400;df=1,P=0.020)。C677TT/T基因型患者的恶心呕吐和口腔炎副反应均显著高于C/C、C/T基因型。A1298CA/A基因型患者的毒副反应均显著高于C/C+A/C基因患者。结论:MTHFR基因C677T、A1298C基因型多态性对于预测以5-FU为基础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消化道癌的疗效和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陆建伟高长明吴建中周兆飞尹必俭刘德林史美琪孙小峰冯继锋Tajima Kazuo
关键词:晚期消化道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C677T氟尿嘧啶化疗
人肺癌细胞EGFR基因甲基化与吉非替尼敏感性之间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EGFR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对吉非替尼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吉非替尼分别作用于HCC827、H1650、H1975、H358、H1299、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后,CCK-8法检测...
孙俊杰吴建中陆建伟曹海霞马蓉冯继锋
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蛋白在20%~25%的乳腺癌患者中呈过度表达状态,其过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强、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密切相关。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简称曲妥珠单抗)作为人源化抗HER-2单抗,通过多种机制表现出其对乳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曲妥珠单抗已被常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后辅助化疗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手术前应用新辅助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也可使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从中受益,本文对此类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了总结分析。
李丽秦建伟韦达吴建中唐金海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疗法基因B-2曲妥珠单抗
RRM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铂类化疗敏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RRM1亚基基因多态性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敏感性和化疗毒性的临床价值。方法:用PCR-RFLP技术检测214例NSCLC患者RRM1启动子基因型。所有患者均经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结果:214例NSCLC病例中,RR37C/C、C/A和A/A基因型分别为116例(54.46%)、87例(40.85%)和10例(4.69%),化疗有效率分别为44.83%(52/116)、45.98%(40/87)和30.00%(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9),调整OR值为0.68(95%CI:0.16~2.85);RR524C/C、C/T和T/T基因型分别为25例(11.68%)、89例(41.59%)和100例(46.73%),化疗有效率分别为24.00%(6/25)、51.69%(46/87)和43.00%(4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C/T+T/T基因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C/C基因组,P=0.008。携带RR524T等位基因型者的化疗敏感性是RR524C/C基因型患者的2.7倍,调整OR=2.70(95%CI为0.98~7.41)。化疗后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44.4%。RR37A/A基因型患者化疗相关的血转氨酶升高显著高于C/C、C/A基因型者,P=0.02。结论:RRM1基因RR524基因型多态性可影响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肺癌的敏感性,RRM1基因检测对指导NSCLC的化疗、预测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胡赛男冯继锋吴建中高长明史美祺
关键词:多态现象
环磷酰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乳腺癌化疗反应的关系
唐金海赵建华陈江华吴建中陆建伟钟山亮
关键词:环磷酰胺化疗反应基因多态性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