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继华

作品数:107 被引量:212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指令性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4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病理
  • 30篇细胞
  • 20篇肿瘤
  • 19篇硝酸羟胺
  • 15篇临床病理
  • 14篇免疫
  • 12篇红细胞
  • 11篇网织红细胞
  • 11篇网织红细胞计...
  • 11篇细胞计数
  • 11篇小鼠
  • 11篇计数
  • 11篇红细胞计数
  • 11篇病理学
  • 10篇中毒
  • 8篇四氧化二氮
  • 8篇恶性
  • 7篇蛋白
  • 7篇基因
  • 6篇血必净

机构

  • 103篇解放军第30...
  • 11篇解放军306...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大连大学附属...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国防科学技术...
  • 2篇潍坊市人民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三○...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防化研究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07篇吴继华
  • 42篇张建中
  • 29篇刘志国
  • 27篇徐冰心
  • 26篇李建忠
  • 23篇化楠
  • 23篇岳茂兴
  • 22篇景青萍
  • 19篇周金莲
  • 12篇冯凯
  • 11篇高娇
  • 11篇崔彦
  • 10篇李轶
  • 9篇敬华
  • 9篇杨鹤鸣
  • 7篇郑燕华
  • 7篇张铭
  • 7篇李成林
  • 7篇蔺宏伟
  • 7篇司少艳

传媒

  • 13篇诊断病理学杂...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总装备部医学...
  • 4篇贵州医药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华航空航天...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中国急救复苏...
  • 3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2篇中华卫生应急...
  • 2篇2005年全...
  • 2篇《中华急诊医...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9篇2013
  • 1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mi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微重力环境对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FRTL-5)微小RNA(mi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FRTL-5,随机分为模拟微重力(SMG)组和正常重力(NG)组,每组3个样本。SMG组釆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模拟微重力环境,NG组于培养箱静置培养,24h后提取样本总RNA,进行荧光标记和芯片杂交。采用Feature Extraction软件处理杂交图像提取原始数据,应用Genespring软件进行分位数标准化和后续处理,筛选差异表达显著的mi RNA,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q PCR)验证芯片结果准确性。通过mi RNA靶基因预测数据库Target Scan和micro RNAorg对差异mi RNA进行靶基因预测,以其交集作为潜在调节靶基因,对预测靶基因分别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判定差异mi RNA主控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结果 mi RNA芯片检测发现,FRTL-5在模拟微重力环境下与正常重力环境下差异表达的mi RNA有81个,其中53个显著上调,28个显著下调,差异表达最显著的3条,包括显著下调的rno-let-7b-3p、rno-mi R-346(P<0.05),以及显著上调的rno-mi R-494-3p(P<0.05),对其芯片结果进行RT-q PCR验证,结果相一致。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 RNA与细胞老化、凋亡、对低氧的反应、转录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i RNA与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环磷酸鸟苷-蛋白激酶G(c GMP-PKG)信号通路、叉头框转录因子O(Fox O)信号通路及多种甲状腺激素调节通路相关。结论微重力环境下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相关mi RNA表达发生显著变化,基于芯片技术的mi RNA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分析可为甲状腺失重应激反应、损伤及修复措施的探讨提供理论参考。
闫如意张倍宁李考郑冬宋淑军吴继华司少艳周金莲崔彦张建中
关键词:模拟微重力MIRNA
rs1079566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结直肠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rs1079566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北方汉族人群结直肠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182例(结肠癌113例,直肠癌69例)和对照组192例的rs10795668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基因-疾病关联分析与基因-性别交互作用分析。结果rs10795668多态性位点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基因型分布与在正常健康对照人群中的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因型与性别在结肠癌中存在交互作用,AA+AG基因型增加女性结肠癌的发生危险(OR=3.05,95%CI 1.47~6.35;P=0.00078)。结论 rs10795668单核苷酸多态性的AA+AG基因型与中国北方汉族女性结肠癌遗传易感性有关,与直肠癌无关。
冯凯路浩军贾海英郑燕华张军景青萍吴继华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结直肠肿瘤遗传易感性
次声对豚鼠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8Hz/120dB、16Hz/120dB次声间断暴露下对豚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豚鼠分为对照组及8Hz/120dB、16Hz/120dB2个次声实验组,每个实验组按暴露天数不同各设4个亚组:1d组、7d组、14d组、21d组,每亚组8只豚鼠。暴露后应用超声检测21项心功能指标,并观察心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8Hz/120dB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心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16Hz/120dB实验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值(LVEF)、小轴缩短率(FS)、肺动脉瓣流速(PV)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均在第1d至第7d时显著降低(P<0.05),第14d后恢复(P>0.05);右心室Tei指数(RV-Tei)在第7d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第14d恢复(P>0.05)。16Hz实验组较8Hz实验组心肺病理损害明显。结论次声对豚鼠心功能及心肺的病理损害频率在16Hz较8Hz明显;次声对豚鼠心功能损害随时间出现动态变化;LVEDd、LVEDV、LVEF、FS、PV、RV-Tei可做为该暴露条件下心功能损害的评价指标。
马文敏亓鹏张建中何薇薇贾化平吴继华韩瑞刚张军
关键词:次声心功能
宫颈髓外浆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宫颈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宫颈髓外浆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表型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主要由成熟浆细胞构成,核分裂...
沈小英武鑫瑞王慧芳吴继华
关键词:临床病理免疫组化
茶多酚对硝酸羟胺染毒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值及病理学的影响
岳茂兴徐冰心张建中敬华刘志国吴继华蔺宏伟李建忠化楠
火箭煤油的动物皮肤致敏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检测致敏情况,判断火箭煤油对动物皮肤的致敏性. 方法 40只白化豚鼠按体质量均衡原则分为阴性对照组(10只)、阳性对照组(10只)、火箭煤油组(20只),采用豚鼠最大值实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15只BALB/c小鼠按体质量均衡原则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火箭煤油组,每组5只,采用小鼠局部淋巴结分析实验(local lymph node as-say,LLNA)方法.阴性对照组受试物为丙酮和橄榄油混合液,阳性对照组受试物为2,4-二硝基氯苯.①GPMT实验中采用受试物对豚鼠进行皮内和涂皮结合法致敏,观察各组动物皮肤红斑和水肿情况,求出致敏率和平均反应值.②LLNA实验:连续3d将受试物涂抹于小鼠耳部,第5天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量小鼠淋巴结增生,计算刺激指数. 结果 GPMT实验中火箭煤油组的致敏率为5%,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致敏率分别为100%、0%;LLNA实验中阳性对照组刺激指数为4.01,火箭煤油组刺激指数为1.85,火箭煤油组的吸光度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火箭煤油对动物皮肤致敏性较弱.
徐冰心王建营司少艳李成林史煜华杨鹤鸣吴继华李建忠刘志国崔彦
关键词:皮肤刺激试验动物实验煤油火箭
模拟失重环境下左氧氟沙星对大鼠肺炎感染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环境下左氧氟沙星对大肠杆菌感染大鼠肺炎的体内治疗效果。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重力对照组、正常重力注菌组、正常重力注菌药物治疗组、模拟失重对照组、模拟失重注菌组、模拟失重注菌药物治疗组,采用Morey’s尾吊模型制备模拟失重大鼠模型,注菌组经支气管注射大肠肝菌ATCC25922菌悬液,建立大鼠肺炎模型;接种细菌后24 h,药物治疗组和其他组分别灌胃给予左氧氟沙星和生理盐水,药物治疗48 h后测定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血清细胞炎症因子IL-6的含量和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结果:在正常重力和模拟失重环境下与注菌组比较,药物治疗组治疗48 h后的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数量、IL-6的含量和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药物可减轻注菌引起的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模拟失重药物治疗组的肺组织匀浆菌落计数显著高于正常重力药物治疗组(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重。结论:模拟失重环境下左氧氧沙星治疗感染性肺炎的疗效降低。
徐冰心吴继华闫洪锋李冰司少艳王晓晖崔一民崔彦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模拟失重大肠杆菌肺炎
火箭煤油推进剂对家兔的眼刺激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火箭煤油对家兔眼的刺激作用。方法选择4只家兔进行火箭煤油的单次染毒眼刺激性实验和多次染毒眼刺激实验,左眼滴100μl火箭煤油原油,右眼滴100μl的盐水作为对照,每天滴眼1次,连续使用14 d。单次染毒组在染毒后1,2,4,24,48及72 h观察眼部情况。多次染毒组在每日染毒前以及最后一次染毒后的1、2、4、24、48及72 h观察眼部情况并进行评分。采用具有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家兔眼刺激反应评分进行评价。结果火箭煤油单次染毒后眼刺激反应评分为0.00,家兔的眼角膜、虹膜、结膜均未见异常。火箭煤油多次染毒后眼刺激评分为3.62,眼刺激的主要表现为结膜水肿,染毒眼与正常眼的眼刺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4,P<0.05)。结论单次火箭煤油推进剂对兔眼无明显刺激性,但多次染毒可引起家兔眼结膜水肿。
徐冰心王建营刘志国李成林杨鹤鸣李建忠吴继华崔彦
关键词:煤油
模拟载人飞船内失重和噪声环境对大鼠肺组织损伤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模拟载人飞船内失重和噪声环境对大鼠肺组织病理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6只)和实验组(24只)。实验组给予持续尾部悬吊模拟飞船舱内失重环境及复合噪声暴露,分别于暴露1周、2周、4周后处死动物,即刻取肺组织,观察大体标本及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aspase-3在肺脏的表达。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常规饲养后行以上检查。结果所有实验组大鼠肺水肿,肺泡隔肿胀,上皮细胞破坏。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肺泡间质、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强,且在一定时间内随暴露时间的推移表达有逐渐增强的趋势。结论模拟载人飞船内失重和噪声环境对大鼠肺组织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该损伤可能与肺细胞的凋亡有关。
陈娜彭文鸿吴玮司少艳韩浩伦张建中吴继华冯凯丁瑞英
关键词:载人飞船模拟失重噪声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CNS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5例临床表现不同,病变多发生在灰白质交界的额叶、颞叶等部位,病理类型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中等偏大,不规则,泡状核,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常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CD20、CD79a(+),Ki-67增殖指数达70%。结论多数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有关,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是诊断的重要方法。
段瑞张建中周金莲景青萍吴继华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免疫组化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