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军利

作品数:70 被引量:159H指数:9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心肌
  • 24篇烧伤
  • 20篇细胞
  • 15篇创面
  • 14篇心肌细胞
  • 14篇肌细胞
  • 13篇缺氧
  • 13篇甘氨酸
  • 13篇氨酸
  • 10篇缺血
  • 10篇缺血缺氧
  • 9篇凋亡
  • 9篇细胞凋亡
  • 8篇心肌细胞凋亡
  • 8篇伤患者
  • 8篇脓毒
  • 8篇肌细胞凋亡
  • 7篇烧伤患者
  • 6篇愈合
  • 5篇严重烧伤

机构

  • 45篇甘肃省人民医...
  • 24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宁夏医科大学
  • 9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天水市中西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军区乌鲁...

作者

  • 70篇周军利
  • 21篇黄跃生
  • 20篇邓津菊
  • 15篇党永明
  • 12篇武岳
  • 11篇刘军
  • 10篇张家平
  • 10篇张琼
  • 10篇宋华培
  • 10篇杜玲玲
  • 10篇余小平
  • 9篇张莉
  • 6篇张东霞
  • 5篇魏莲花
  • 4篇刘建云
  • 4篇宋巍
  • 4篇刘俊玲
  • 4篇薛晓东
  • 4篇颜洪
  • 4篇李一

传媒

  • 11篇中华烧伤杂志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中华损伤与修...
  • 3篇感染、炎症、...
  • 3篇中华医学会烧...
  • 2篇甘肃科技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第八届全国烧...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第十届全国烧...
  • 1篇2010年第...
  • 1篇第四届全国烧...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生素D3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皮肤因面积大、位于体表并直接与外界物体接触而易受到损伤。皮肤损伤后的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这一过程中维生素D3在细胞生长、迁移、分化和免疫调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包含多种形式,以维生素D3最常见。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3促进皮肤损伤修复的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
赵雅玫余小平张苗苗付倩倩周军利
关键词:维生素D3创面修复炎症反应血管生成角质形成细胞
表皮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皮肤具有重要的屏障、感觉和免疫功能,在维护机体健康和组织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且高度有序的过程,但在大面积烧伤和糖尿病等某些严重疾病状态下,伤口难以愈合或不能达到满意的愈合效果。表皮干细胞(ESCs)是一种多能的细胞类型,可以促进表皮的形成和分化。随着ESCs在创面愈合和组织修复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越来越多ESCs的治疗方法正在开发中。本文就ESCs的特点及其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ESCs在组织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探讨ESCs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可行性。
张苗苗付倩倩赵雅玫周军利余小平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毛囊干细胞创面修复信号通路衰老角膜缘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介导的血管新生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21年
血管新生是创面再生修复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作为最强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调控血管生成的多个环节,在血管新生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多种信号通路及细胞成分、内外源性细胞因子、中医药和功能性敷料等可通过促进VEGF的表达,进而增加新血管生成来促进创面愈合。本文就VEGF介导的血管新生在创面愈合中的调控机制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史旭锋魏冬余小平周军利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猪真皮深层组织错位损伤对皮肤纤维化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猪真皮深层组织错位损伤对皮肤纤维化的影响,以期为烧伤瘢痕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6只2个月龄雌性杜洛克猪,将背部右侧切取中厚皮片和真皮深层组织片并原位回植的15个术区纳入真皮原位回植组,将背部左侧切取中厚皮片和真皮深层组织片并将真皮深层组织片放在脂肪层下的15个术区纳入真皮错位组。观察2组伤后7、14、21 d术区毛发生长情况及伤后14 d横断面结构。伤后7、14、21 d,测量并比较2组术区皮肤厚度(表皮到脂肪上缘的距离)、真皮厚度(表皮下缘到脂肪上缘的距离,不包括真皮和脂肪间的纤维组织厚度)、真皮-脂肪界面(真皮原位回植组为真皮深层下缘至脂肪上缘、真皮错位组为真皮浅层下缘至脂肪上缘)的纤维组织厚度,测量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切割界面(真皮浅层下缘至真皮深层上缘)纤维组织厚度并与真皮-脂肪界面纤维组织厚度进行比较;行天狼猩红染色,观测并比较2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及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真皮切割界面和真皮-脂肪界面Ⅰ、Ⅲ型胶原蛋白含量;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2组术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阳性表达。样本数均为6。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伤后7、14、21 d,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毛发均较真皮错位组浓密。伤后14 d,真皮错位组术区皮肤横断面呈“三明治”样结构,真皮原位回植组术区皮肤横断面结构正常。伤后7、14、21 d,真皮错位组术区皮肤厚度分别为(4234±186)、(4688±360)、(4548±360)μm,与真皮原位回植组的(4425±156)、(4714±141)、(4310±473)μm均相近(P>0.05);真皮错位组术区真皮厚度均较真皮原位回植组明显变薄(t值分别为-9.73、-15.85、-15.41,P<0.01);真皮错位组术区真皮-脂肪界面纤维组织
余小平刘英开马先唐佳俊牛轶雯周军利陆树良
关键词:皮肤瘢痕纤维化脂肪组织切割伤
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观察
武岳周军利邓津菊杜玲玲
大面积烧伤患者深静脉导管引发脓毒血症10例回顾性分析
脉导管可引发烧伤患者的脓毒血症,较一般的脓毒血症治疗更棘手,有着更高的病死率。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存在表浅静脉被破坏、血容量不足及休克,给予静脉补液较困难,而深静脉留置导管可以满足早期大量、快速、稳定补液的要求。但深静脉导...
周军利
关键词:脓毒血症病因机制深静脉导管烧伤患者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电击伤患者肢体迟发性坏死一例被引量:4
2017年
患者男,26岁,2015年4月16日在工作中不慎被高压电击伤双上肢、左下肢、左臀部。接触高压电为10 kV,接触时间约2 s。患者伤后无昏迷,于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未予补液治疗。于伤后15 h送至笔者单位。体格检查示,患者烧伤创面分布于双上肢、左下肢、左臀部等全身多处;右手、右腕部可见3%TBSA创面,环状坏死痂附着,痂呈焦黄色,深度为Ⅲ度,右手、右前臂肿胀明显,颜色青紫,右侧桡动脉、尺动脉均未触及搏动;左小腿、左足可见2%TBSA创面,创面表皮剥脱,基底呈焦黄色,深度为Ⅲ度,左足部明显肿胀,色暗红,左侧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右侧腋窝、肘窝部可见1%TBSA创面,水疱明显,基底红白相间,深度为深Ⅱ度;左手、左前臂、左臀部可见2%TBSA散在创面,表皮已撕脱,基底红白相间,深度为深Ⅱ度。
李亚文刘军刘艳波李一路若楠谷宝凤周军利
关键词:高压电击伤伤患者引流治疗负压封闭坏死肢体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缺氧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单纯缺氧组:使用无糖培养基在低氧混合气体(体积分数94%N2、5%CO2、1%O2)中培养;HIF-1α抑制组:先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HIF-1α蛋白低表达的细胞模型,再作上述缺氧培养。两组细胞均设缺氧前(常规培养)及缺氧1、3、6、12、24h6个时相点,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细胞中糖酵解关键酶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及培养上清液中乳酸(LA)的含量。结果(1)HK、PFK活性:与缺氧前比较,两组心肌细胞两酶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单纯缺氧组两酶活性峰值分别为(159±13)、(298±44)U/g.HIF-1α抑制组两酶活性在缺氧1、3、6h时均明显低于单纯缺氧组(P<0.05或0.01),其峰值分别为(133±55)、(188±55)U/g.(2)LDH活性、LA含量:与缺氧前(92±12)U/g比较,单纯缺氧组细胞LDH活性缺氧后显著升高,6h时达高峰(2568±125)U/g(P<0.01),随后逐渐下降;各时相点培养上清液中LA含量也成倍增加。HIF-1α抑制组细胞的LDH活性于缺氧3h时达峰值(2125±126)U/g,明显高于缺氧前(P<0.01);培养上清液中LA含量亦较缺氧前增高(P<0.01),但增幅较小。结论缺氧条件下大鼠心肌细胞中HIF-1α高表达是细胞糖酵解持续增强的直接原因,此为心肌细胞应对缺氧环境的重要内源性保护机制。
党永明黄跃生周军利张家平颜洪张铭
关键词:缺氧心肌糖酵解RNA干扰缺氧诱导因子1Α
烧伤患者感染细菌学调查及其耐药性分析
了解医院内烧伤患者感染的主要菌种及各菌种的耐药情况,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50例,采集创面分泌物或者取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周军利邓津菊魏莲花杜玲玲张莉党永明
关键词:烧伤细菌学耐药性
甘氨酸对重度烧伤后大鼠早期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甘氨酸对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Sprague Dawley(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烧伤组、甘氨酸处理组,其中烧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1%烧伤面积),甘氨酸处理组腹腔注...
周军利党永明张家平黄跃生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