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利军

作品数:55 被引量:210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儿童
  • 13篇肾病
  • 10篇狼疮
  • 10篇患儿
  • 9篇综合征
  • 8篇肾病综合征
  • 8篇肾炎
  • 8篇小儿
  • 7篇预后
  • 7篇狼疮性
  • 5篇肾脏
  • 5篇门诊
  • 5篇耐药
  • 5篇病理
  • 4篇预后分析
  • 4篇治疗儿童
  • 4篇特发性
  • 4篇特发性关节炎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机构

  • 55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食品药...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山西省儿童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成都市儿童医...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作者

  • 55篇周利军
  • 42篇徐虹
  • 20篇孙利
  • 18篇刘海梅
  • 17篇曹琦
  • 11篇沈茜
  • 8篇沈国妹
  • 7篇黄文彦
  • 6篇方晓燕
  • 6篇徐慧
  • 5篇史雨
  • 4篇李国民
  • 4篇姚文
  • 4篇饶佳
  • 3篇方利君
  • 3篇宋善路
  • 3篇汪庆玲
  • 3篇郭怡清
  • 3篇翟晓文
  • 3篇张涛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儿科...
  • 5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国循证儿科...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大众医学
  • 3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现代医院管理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医学信息
  • 1篇2006(第...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1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疗程环孢素A治疗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和预后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观察激素耐药的儿童肾病综合征(SRNS)应用环孢素A(CsA)长疗程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疗程2年的CsA治疗SRNS病例20例,男:女为3:1;平均年龄5.5岁,肾病病理类型微小病变(MCNS)15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1例。结果(1)完全缓解13例(65%),部分缓解4例(20%),CsA无效3例(15%),总有效率85%。平均随访时间40.5个月,复发率45%。(2)CsA治疗微小病变肾病的有效率为93%,非微小病变为60%,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毒副作用:多毛、齿龈增生和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75%、25%和10%,2例出现可逆性的肾损伤,4例出现尿NAG/Cr增高,神经系统症状2例。3例重复肾活检未发现CsA相关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结论对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CsA长疗程治疗有良好的疗效。小剂量CsA长期治疗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和肾功能损伤。CsA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和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曹琦黄文彦徐虹周利军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耐药环孢菌素长疗程
三聚氰胺相关结石患儿单中心、大样本随访和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评估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长期预后和三聚氰胺对肾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 以我院8335名≤6岁的筛查儿童中确诊为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统结石的10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访18个月,通过泌尿系统超声、尿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尿常规及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进行评估.结果 18个月后随访患儿91例,其中82例(90.1%)已排出结石.直径小于5 mm的结石最易排出,而直径大于10 mm的结石自然排石率较低,需通过干预排石.74例患儿尿液中未检测有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残留.尿常规显示,18个月后蛋白尿全部消失,镜下血尿和白细胞尿的检出率分别为5.1%和2.0%,明显低于初诊时的检测结果 (P蛋白尿=0.123,P血尿=0.038,P白细胞尿=0.005).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结果 提示,本次随访尿常规正常的患儿仍有部分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其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8%和12.1%,而结石未排出、男性和患病年龄小是肾小球受损的主要因素.结论 18个月后90.1%的患儿已排出结石,而结石直径是影响其排出的主要因素;患儿体内已无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残留.少数患儿在18个月后仍然存在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其恢复情况还需长期的随访监测.
匡新宇高建徐虹简龙海黄文彦赵耐青饶佳钱蔷英程献影冯志敏许靖张欣王翔阮双岁孙利沈茜曹琦方晓燕张欣王翔阮双岁孙利沈茜曹琦方晓燕周利军王素娟葛晓玲王立波
关键词:三聚氰胺肾结石随访预后
提高儿童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管理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提高儿童专科医院普通内科门诊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率的管理办法。方法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制度,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定期公布临床标本送检率、致病菌分布及药敏统计结果,对临床医生进行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等,建立符合当下的儿科门诊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管理方案,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反馈及责任追究。结果通过此次质量改进项目“提高普通内科门诊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率”的开展,2017年上半年度普通内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24%,比2016年上半年度的52.29%下降了2.05%;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率从2016年8月开始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截止2017年6月份已经达到14.80%;2017年上半年度普通内科门诊药占比为73.00%,较2016年上半年度的80.00%下降了7.00%;2017年上半年患者就诊均次费用为247元,较2016年上半年度的287元下降了13.94%。结论通过本次项目开展后,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增强,病原学送检率上升,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抗菌药物使用逐步规范,采取的管理策略有效。
沈国妹翟晓文周利军徐慧蔡雯雯
关键词:儿童抗菌药物
霉酚酸酯联合甲基泼尼松龙隔日疗法治疗儿童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中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隔日治疗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以探讨儿童LN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住院的LN患儿30例,男6例,女24例,处于病情的活动期,给予MMF联合中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隔日治疗。MMF初始剂量为20-30mg/(kg.d)(总量<1.5g/d),病情好转后每3-6个月减量1次,至0.25g/d维持。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15-30mg/(kg.d)(总量≤1.0g/d),初始剂量1.0-1.5mg/(kg.d)(总量≤60mg/d)。结果(1)30例患儿MMF治疗时间不少于6个月,为(28.6±15.1)个月,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反应;(2)在肾活检的24例中,狼疮性肾炎Ⅱ型者8例在加用MMF治疗的3-6个月获得缓解;狼疮性肾炎Ⅳ型者16例,12例在治疗的3-12(6.0±1.3)个月获得缓解,1例患儿部分缓解,3例患儿经过至少6个月的足量MMF治疗无效。(3)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儿在减量或停药后出现疾病的复发或部分复发。(4)随访终点获得缓解的27例患儿,治疗前后身高增长无明显抑制。结论MMF联合中小剂量的泼尼松龙能有效地治疗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较长时间应用无明显副反应。患儿可保持相对正常的生长发育。
刘海梅徐虹周利军张建
关键词:霉酚酸酯儿童狼疮性肾炎
腹膜透析充分性对腹膜透析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前瞻性观察慢性腹膜透析(腹透)儿童的营养状况,探讨透析充分性对腹透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腹透时间超过3个月儿童,每3个月留取腹透液、尿液,抽血测BUN、Scr、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r)、残余肾功能(RRF)、蛋白分解率(PCR),分析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况的关系。结果腹膜透析儿童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11.90岁(8.3~16.1岁);腹膜透析4~36个月,平均12.50个月。10例共进行32次检测,Scr为(830.31±156.48)μmol/L,BUN为(21.44±7.99)mmol/L,血浆Alb为(42.71±5.21)g/L,PA(419.68±118.0)mg/L,Tf(1.94±0.58)g/L,每周总Kt/V2.15±0.29,残余肾Kt/V0.57±0.45,每周总Ccr(49.13±15.25)L/1.73m2,残余肾Ccr(19.48±13.11)L/1.73m2,RRF(1.70±1.56)mL/min,PCR(1.17±0.18)g/(kg.d)。PCR与总Kt/V和总Ccr呈正相关(r=0.775,0.503Pa<0.01),与残肾Kt/V、残肾Ccr呈正相关(r=0.532,0.393Pa<0.05)。总Kt/V分别与Alb和PA呈正相关(r=0.496,0.541Pa<0.01),与Tf无关(r=0.226P>0.05)。RRF与总Ccr呈正相关(r=0.389P<0.05)。结论提高透析充分性有利于改善腹透儿童营养状况,制定合适透析处方以确保充分透析是预防腹透儿童营养不良的根本措施。
曹琦徐虹周利军黄文彦沈茜汪庆玲
关键词:腹膜透析营养儿童
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为了解目前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构成特点 ,以指导早期发现儿童隐匿性肾脏疾病。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的3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 ,其中肾小球疾病16例 (43.24% ) ,先天性解剖异常16例 (43.24 % ) ,遗传性肾病2例 (5.41 % ) ,间质性肾炎2例 (5.41% ) ,肾母细胞瘤1例(2.70% ) ,与10年前的统计资料相比 ,肾小球疾病比例减少 ,先天性和遗传性肾病比例增多 ;与国外80年代后统计资料一致。提示目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及遗传性肾病是儿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
孙利徐虹周利军郭怡清
关键词:小儿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因肾脏疾病
霉酚酸酯治疗儿童IV型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对儿童I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儿童狼疮性肾炎,临床类型均为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诊断为IV型狼疮性肾炎。其中11例初始即采用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另5例为环磷酰胺冲击疗法加泼尼松治疗6个月未能明显改善者,改为霉酚酸酯联合激素治疗。霉酚酸酯剂量为每日600mg/m2(最大1~1.5g)加用泼尼松龙口服每日1~2mg/kg,疗程>6个月(6.5~18月)。结果随访6个月时16例中缓解10例,部分缓解6例;随访12个月时缓解达13例,部分缓解3例;未发生明显副反应。结论霉酚酸酯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儿童IV型狼疮性肾炎,有较好疗效。
徐虹宋善路周利军曹琦沈茜
关键词:霉酚酸酯儿童疗效
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基于用药日志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精细化管理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某院基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设计了用药日志,日志填报项目包含患儿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等,以综合体现医生处方依据。考虑影响医生处方的非医学因素,在日志中增设了疾病所需、经验用药以及家属要求等处方原因。日志由医生自主填报,由专人定期统计结果,在科室例会上汇总、分析用药情况,提出整改建议。使用日志后,某院首次获得了儿科门诊不同原因的不合理用药数据,明确了改进方向;医生合理用药意识提升、自律性增强;用药管理效能提升。某院未来将继续推行用药日志,并推广至其他科室门诊,加快电子病案建设,将电子日志嵌入医生工作站,优化用药考核。
陈虹赵诸慧沈国妹周利军翟晓文
关键词:儿科门诊抗菌药物
终末期肾病患儿113例的病因构成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儿的病因构成。方法通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信息科病史查询系统检索2001年1月-2012年12月(2001--2012年)ESRD住院患儿的性别、首次诊断时的年龄、原发疾病和肾脏替代治疗(RRT)信息。ESRD患儿纳入标准参照2002年美国肾脏基金会制定的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NKF-K/DOQI)慢性肾脏病(CKD)5期诊断标准。结果2001--2012年共诊断ESRD患儿113例,明确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9.5士4.2)岁,男女比例为1.31:1。导致儿童ESRD的病因依次为先天性肾脏与尿路畸形(CAKUT)和肾脏囊性疾病(26.5%)、肾小球疾病(23.0%)、遗传性肾病(7.1%)、其他诊断(5.3%),另有病因不明患儿占38.1%。CAKUT是引起O~6岁息儿ESRD最主要的病因(36.0%,9/25),学龄期(7~10岁)和青春期(10~18岁)ESRD患儿的原发病因以肾小球疾病为主,分别占34.6%(9/26)和22.6%(14/62)。青春期ESRD患儿中病因不明者的构成比(53.2%,33/62)最高。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3.1%)。与2001年1月--2006年12月比较,2007年1月--2012年12月ESRD患儿接受RRT的构成比有升高的趋势。结论CAKUT在ESRD患儿的原发病因中占重要地位,是婴幼儿和学龄前患儿的主要病因;而学龄期和青春期起病患儿中肾小球疾病占多数。
汤小山徐虹沈茜孙利缪千帆周利军曹琦刘海梅陈径饶佳翟亦晖方晓燕
关键词:儿童病因
小儿返流性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返流性肾病是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此病易于漏诊,但早期诊断和有效的防治可使这一疾病的预后大为改观。本文通过对我院39例返流性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进一步认识。病例和方法1996年...
沈茜徐虹刘海梅方晓燕阮双岁毕允力周利军曹琦孙利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