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通气
  • 7篇阻塞性
  • 6篇睡眠
  • 6篇睡眠呼吸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6篇综合征
  • 6篇肺疾病
  • 5篇正压通气
  • 5篇衰竭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呼吸衰竭
  • 5篇疾病
  • 5篇肺功
  • 5篇肺功能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 3篇无创正压通气
  • 3篇呼吸暂停综合...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周建群
  • 14篇李晓辉
  • 10篇张虹霞
  • 9篇胥振扬
  • 9篇王金祥
  • 8篇张淑明
  • 6篇韩芳
  • 5篇胥振阳
  • 5篇林蕊艳
  • 3篇王艳平
  • 1篇张俊贤
  • 1篇董亚琼
  • 1篇张帅
  • 1篇张洪玉
  • 1篇邝土光
  • 1篇宋杰
  • 1篇马国贤
  • 1篇张新
  • 1篇何永福
  • 1篇何永福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第四次全国机...
  • 1篇亚太呼吸病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正压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2022年
目的分析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正压通气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的疗效及对血清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联素(APN)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SAHS患者62例,随机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张口呼吸以及夜间憋醒次数;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MP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APN和HGF,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PO、APN及HGF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夜间睡眠打鼾、白天嗜睡、张口呼吸及夜间憋醒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MOP和H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8%(3/32)低于对照组13.33%(4/30)(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正压通气对SAHS的疗效好,改善血清MPO、APN及HGF的水平,具有临床意义。
林蕊艳张新杨晶晶周建群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正压通气
D-二聚体阴性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对D-二聚体阴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病例与D-二聚体升高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的42例PT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气分析、下肢静脉及心脏超声、D-二聚体值测定、发病至就诊时间等。结果 D-二聚体值:D-二聚体阴性组(313.91±132.96)ng/L,D-二聚体升高组为(1 711±2 182.76)ng/L。发病至就诊时间:D-二聚体阴性组(9.73±3.80)d,D-二聚体升高组(5.10±2.90)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各种表现对比两组无明显差异,均以呼吸困难为最常见表现,达80%以上。危险因素对比:D-二聚体阴性组高龄增多。辅助检查结果对比:D-二聚体阴性组超声心动图阳性发现率高。结论 D-二聚体测定应该与临床表现等相结合,如高度怀疑肺栓塞,特别是超声心动图发现基础病难以解释的右心负荷加重,则应进一步做CTPA等相关检查,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周建群林蕊艳张淑明李晓辉胥振扬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D-二聚体肺动脉造影
BIPAP通气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26例给予BIPAP通气治疗,对照组26例仅予常规方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 h、24 h、72 h心率、呼吸频率、pH值、p(CO2)、p(O2)、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4 h、24 h、72 h后,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pH值、p(CO2)、p(O2)、Sa(O2)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鼻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满意,能显著改善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
宋杰胥振扬周建群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脉冲振荡肺功能的测定
2009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患,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4.63%。睡眠呼吸监测每台设备每晚只能测一个人,使许多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是否可以利用其他日常检查设备更简便地判断病情轻重,合理安排患者诊治,我们进行了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周建群张虹霞李晓辉张淑明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脉冲振荡
血清CA19-9水平升高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胶原血管病相关性肺纤维化中意义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CA19-9水平升高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胶原血管病相关性肺纤维化(PF-CVD)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五组不同类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血清CA19-9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IPF和P...
王金祥胥振扬韩芳张虹霞张淑明李晓辉周建群
关键词:肺纤维化胶原血管病血清肺癌
文献传递
脉冲振荡肺功能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呼吸机治疗压力的相关性
2010年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IOS)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所需压力(治疗压力,P)的相关性。方法:2点前先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睡眠呼吸暂停患者25例,2点后监测同时行CPAP治疗。并且在监测后的1周内进行IOS测定。结果:CPAP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明显改善。P与35Hz时黏性阻力(R35)存在密切相关关系。结论:黏性阻力R35反映了局部结构变化对气道阻力的影响,与P成正比。
周建群张虹霞李晓辉胥振扬
关键词:脉冲振荡肺功能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我院2003~2007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趋势及耐药性检测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3~2007年5年来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分布情况及耐药状况及感染趋势。结果分离出的45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源于痰、皮肤及软组织脓液;且对常用抗生素均有较高耐药,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同时检出菌株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二级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均有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
张虹霞周建群李晓辉林蕊艳王金祥胥振扬孟爱华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脉冲震荡肺功能在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而且长期并存低氧血症还会引起或加重心脑血管疾患、内分泌失调、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寿命。对于OSAS的治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被称为金钥匙。...
周建群胥振扬张淑明王艳平
关键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机治疗呼吸紊乱指数
文献传递
职业司机对睡眠呼吸暂停认识的调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调查职业司机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S)危害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情况。方法对北京东部郊区及附近河北省部分地区公交站点的司机及售票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职业司机对SAS危害、治疗方法的认识情况,以及司机人群合并SAS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同时对比售票员对SAS的认识与司机有无差别。结果共调查司机670名,售票员379名。职业司机中82.24%认为SAS应及时治疗,与售票员对比,其对SAS有更深刻的意识,但两者对SAS治疗方法了解均不足。被调查司机中52.99%正在吸烟、24.18%经常饮酒,33.28%体重指数>28,15.22%颈围≥40cm、13.28%口咽部有狭窄,17.91%有打鼾家族史,16.87%ESS≥9分,可见司机人群存在诸多罹患SAS的危险因素,但其中做过睡眠监测的仅3例。结论司机作为SAS的高危人群,对SAS了解与重视程度仍严重不足。
周建群马国贤李晓辉张淑明胥振阳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公交司机
脊柱侧弯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了解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青少年组16例,均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成人组15例,均为脊柱侧弯畸形。分析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异同。结果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肺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在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均下降,共振频率在两组均增加。青少年组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和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pred)均下降;成人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下降。与青少年组比,成人组FEV1/FVC较青少年组显著降低(P<0.05),共振频率较青少年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脊柱侧弯畸形导致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患者肺功能损害以肺容积下降为主,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通气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
王金祥胥振阳李晓辉周建群张淑明韩芳王艳平
关键词:脊柱侧弯畸形肺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