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挺志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导电
  • 5篇电流引线
  • 5篇高温超导
  • 5篇高温超导电流...
  • 5篇超导
  • 5篇超导电流
  • 4篇ITER
  • 3篇漏热
  • 2篇BI-222...
  • 1篇液氮
  • 1篇托卡马克
  • 1篇屈曲
  • 1篇聚变
  • 1篇馈线
  • 1篇冷槽
  • 1篇安全性
  • 1篇ANSYS
  • 1篇测试装置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等...

作者

  • 6篇周挺志
  • 6篇宋云涛
  • 5篇刘承连
  • 5篇丁开忠
  • 5篇冯汉升
  • 3篇陆坤
  • 3篇沈光
  • 3篇黄雄一
  • 3篇倪清
  • 3篇毕延芳
  • 1篇倪小军
  • 1篇付志超
  • 1篇刘翔

传媒

  • 3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低温工程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线圈终端盒的改进设计与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满足美国GA公司中心螺线管线圈模型CSM低温电性能测试的需要,基于ITER馈线系统的设计,对线圈终端盒壳体进行了修改设计。采用直立圆筒结构代替横卧立方体结构,优化了壳体安装工艺,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对线圈终端盒内部其他部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设计,最终实现了线圈终端盒的功能。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线圈终端盒壳体作弹性应力分析、屈曲分析及地震分析,并将屈曲分析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直立圆筒结构形式的线圈终端盒设计合理可靠。
付志超宋云涛陆坤周挺志倪小军余四葵
关键词:馈线ITER屈曲ANSYS
ITER 1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测试装置低温系统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为ITER CC 10 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服务的低温性能测试装置已研制完成,并成功运行。其低温系统主要由500W/4.5 K氦制冷机,真空杜瓦,低温组件(低温阀门,过冷槽,管道加热器,热防护层),汽化器及低温传输管线等部分组成。本文对真空杜瓦和过冷槽进行设计,并讨论该低温系统的冷却流程方案,最后通过电流引线10 kA稳态实验结果对低温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低温系统运行稳定,能满足ITER CC电流引线的测试需要。
倪清毕延芳丁开忠冯汉升周挺志沈光刘承连黄雄一宋云涛
关键词:高温超导电流引线
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被引量:3
2016年
80 A和200 A液氮传导冷却型高温超导(HTS)电流引线由铜引线段、中间过渡段和高温超导段组成,HTS热端采用液氮传导冷却,HTS冷端采用液氦传导冷却。铜引线段工作在室温到中间温度(~80 K),高温超导段工作温区6—80 K。介绍该传导冷却型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和低温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中间过渡段温度~78 K,高温超导热端温度77 K;80 A、200 A电流引线液氦下稳态测试电流分别为100 A和250 A。
刘承连丁开忠周挺志冯汉升陆坤宋云涛
关键词:BI-2223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漏热
ITER 1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试验件设计与测试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介绍了10kA电流引线试验件的设计优化,主要描述了针对ITER所用与要求而设计的10kA电流引线的设计结构与加工,电子束焊接首次应用于电流引线的焊接工艺。说明了此电流引线试验件的测试性能;对目前的工艺与测试结果提出并讨论了可能的改进方案。
周挺志毕延芳丁开忠冯汉升黄雄一刘承连倪清沈光宋云涛
关键词:ITER电流引线高温超导
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段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HTS CL)的特点是不仅电流容量大,且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高温超导段是HTS CL的关键部件。本文论述了ITER 10kA电流引线高温超导叠和超导组件的真空钎焊工艺,分析了高温超导段漏热,并对高温超导段漏热和电流引线在10kA下的安全性参数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引线不仅漏热小,且安全裕度大,满足ITER设计要求。
刘承连毕延芳丁开忠冯汉升周挺志沈光倪清黄雄一宋云涛
关键词:ITE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漏热安全性
6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研制被引量:4
2015年
6 k A电流引线的运行电流为6 k A,最大电流为8 k A,其换热器段采用液氮冷却设计,运行温区为77 K—室温,高温超导段为传导冷却,运行温区为5—77 K。介绍6 k A电流引线的结构设计、性能分析,以及相关低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 k A电流引线的零电流下液氮需求低于0.46 g/s,5 K冷端漏热小于2.5 W,过流能力8 k A。
刘承连丁开忠周挺志冯汉升刘翔许昌军经凯明陆坤宋云涛
关键词:BI-2223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漏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