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携带胰岛素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移植研究
- 目的 探讨携带重组人胰岛素(insulin)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与丝素蛋白复合后在Wistar大...
- 刘毅唐军徐斌
- 关键词:组织工程脂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丝素蛋白胰岛素慢病毒载体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基因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研究
- 本研究将携带重组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hUCMSCs接种于丝素蛋白支架,探求体外有效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的方法。
- 唐军刘毅徐斌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转染
- 文献传递
- IGF-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关系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取第2代hUCMSCs接种于96孔板,分为7组(G1,G2…,G7)。前5组分别加入含不同剂量IGF-Ⅰ(40,6...
- 徐斌唐军刘毅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量效关系IGF-I
- 文献传递
- 胰岛素基因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支架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携带重组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细(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与丝素蛋白支架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tissue en—gineering adipose)的可行性。方法以最适感染复数(MOI)为10重组慢病毒pLenti6.3-insulin-IRES-EGFP转染hUCMSCs组为实验组(A组),EGFP基因转染组为对照组(B组);将两组细胞接种于丝素蛋白支架.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及黏附情况;尔后行细胞一支架复合物成脂诱导。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蓖组慢病毒转染对hUCMSCs生长增殖的影响以及基因转染后的hUCMSCs在丝素蛋白支架上的活性。结果细胞支架复合物成脂诱导5~7d后,见A组支架内脂肪样细胞数量明显多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7,P〈0.01);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显示,A组hUCMSCs表达的成脂特异性基因PPARγ-2明显高于B组。MTT法检测结果显示,转染重组慢病毒的hUCMSCs与末转染组各刚‘问点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P〉0.05)。细胞组与细胞支架组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6。P〉0.05)。结论转染胰岛素基因的hUCMSCs成脂分化能力明显提高,且能有效地与丝素蛋白支架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
- 唐军刘毅徐斌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丝素蛋白胰岛素基因转染
- 低氧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低氧(2%O2)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成脂肪分化的影响,为脂肪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条件有低氧(2%O2)、常氧(20%O2)、10%FBS完全培养基(GM)、10%FBS成脂培养基(DM);将第3代hUCMSCs根据培养条件分为3组,对照组(常氧+GM5天,常氧+DM2周)、实验组1(低氧+GM5天,低氧+DM2周)、实验组2(低氧+GM5天,常氧+DM2周);在诱导后2周分别进行油红O染色并观察其成脂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脂肪样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实验组2脂肪样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结论:将hUCMSCs预先进行低氧处理再转换为常氧培养可显著提高其成脂分化能力。
- 唐军徐斌刘毅
- 关键词:低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 基因转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构建组织工程脂肪被引量:4
- 2013年
- 背景:目前国内外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方法并不完善,虽然构建出了脂肪,但效果不理想。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方法,观察携带重组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复合后在Wistar大鼠体内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的能力。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携带重组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载体以最适MOI=10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将转染组与未转染组(对照组)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丝素蛋白支架,移植于Wistar大鼠背部皮下。移植后12周取材,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定、组织形态学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①油红O染色显示,两组移植物均呈阳性,证明移植物已在体内合成为脂肪组织,转染组脂肪样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两组移植物组织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可见明显新生血管。转染组支架材料降解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血管数量也多于对照组。③扫描电镜观察提示,转染组移植物内脂肪样细胞聚集成团,其结构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对照组脂肪样细胞散在分布于支架孔隙内。④提示胰岛素基因能明显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化,携带重组人胰岛素基因慢病毒载体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丝素蛋白支架复合后,在Wistar大鼠体内能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其结构类似正常脂肪组织。
- 刘毅唐军李世龙
- 关键词:干细胞组织工程脂肪基因转染WISTAR大鼠
- 不同移植部位对组织工程化脂肪存活的影响
- 目的: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与蚕丝蛋白生物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研究不同移植部位对组织工程化脂肪存活的影响。方...
- 唐军徐斌刘毅
-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复合物生物支架移植物
- 文献传递
- 不同移植部位对组织工程化脂肪存活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与蚕丝蛋白生物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研究不同移植部位对组织工程化脂肪存活的影响。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蚕丝蛋白支架上,体外成脂诱导培养1~2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及黏附情况;同时,将细胞-支架复合物分别移植于6只Wistar雌性大鼠背部皮下和股二头肌内,观察其成脂及存活情况。结果:移植8周、12周后,组织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HE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移植复合物内有脂肪细胞生成,背部移植复合物表面皮肤结合紧密,与底部肌肉组织结合疏松,体积较移植前增大,支架材料随移植时间延长逐渐降解;股二头肌内移植复合物移植8周后,与肌肉组织结合紧密,但体积较移植前明显减小,支架材料降解明显,到移植12周后移植处不见移植物存在。空白对照组移植物内无脂肪细胞生成,移植物体积较植入前减小,股二头肌内移植物减小更明显;股二头肌内移植物移植12周后,移植处不见移植物存在。结论:蚕丝蛋白生物支架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生物降解性,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蚕丝蛋白生物支架可用于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的研究;不同移植部位对该组织工程化脂肪存活有一定的影响,而背部皮下为良好的移植位点。
- 唐军徐斌刘毅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蚕丝蛋白组织工程脂肪脂肪移植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关系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增殖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取第2代hUCMSCs接种于96孔板,分为7组(G1,G2…,G7)。前5组分别加入含不同剂量IGF-I(40,60,80,100,120μg/L)的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第6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5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阳性对照,第7组加入体积分数为0.02的胎牛血清培养液做为阴性对照,采用MTT法观察不同剂量的IGF-I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第3天、第6天,G1组、G2组和G7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3组、G4组和G5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第3天,G6组增殖高于G1组与G2组,低于G3组、G4组和G5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0.006);第4天,G6组增殖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或<0.006)。③第3天、第6天,G1组、G2组和G6组低于G3组,G4组,G5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G6组增殖高于G7组,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00)。结论:外源性IGF-I对hUCMSCs增殖的促进作用,随IGF-I浓度增高而有增强趋势,100μg/L为其较适合浓度,为实现hUCMSCs体外快速扩增提供适宜的条件。
- 徐斌唐军刘毅
- 关键词:IGF-I
- 不同分离方法及培养条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 目的:观察不同分离方法及培养条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组织块贴壁法、酶消化法获取hUCMSCs,进行原代培养,记录各组首次传代时间,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其CD...
- 徐斌唐军刘毅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原表达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