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
- 作品数:96 被引量:43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数字钼靶X线、动态增强MRI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价值中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数字钼靶X线与DCE-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31例,回顾性分析其数字钼靶X线及DCE-MRI影像学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31例病例中,数字钼靶X线阳性发现29例,诊断正确24例,准确率为77.4%(24/31);DCE-MRI阳性发现31例,诊断正确27例,准确率为87.1%(27/31),两者联合应用阳性发现31例,诊断正确29例,准确率为93.5%(29/31)。结论数字钼靶X线与DCE-MRI对乳腺癌的术前诊断价值各有优劣,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 杜恒峰姚薇薇夏军刘品霓雷益
- 关键词:乳腺动态增强MRI
- 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动脉造影与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动脉造影与超声诊断与栓塞治疗及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因外科手术或介入插管引起的血管损伤患者中19例接受了动脉造影,3例经彩超检查明确诊断。11例经导管进行了栓塞治疗,3例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动脉造影发现对比剂外溢8例,假性动脉瘤7例,动静脉瘘1例,动脉夹层闭塞3例;另外3例患者彩超发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1例栓塞治疗的患者中8例出血停止,随访期间(2周-1月)内无再出血;1例栓塞后40h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于栓塞后2d和9d出血复发,分别经再次栓塞和外科手术后痊愈。3例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后痊愈。结论动脉造影及超声介入对医源性血管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动脉栓塞治疗及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并压迫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邱喜雄周汝明夏军李征毅吴育民雷益
- 关键词:血管疾病医源性疾病血管造影术
-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CT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8例的MRI、CT表现。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双侧侧脑室透明隔或第三脑室Monro孔处,分别向一侧或两侧侧脑室内生长,肿瘤呈不规则形,边缘清楚。CT平扫呈略高密度,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MRI表现为略长T1WI、长T2WI信号,病灶内可见小的囊变灶,注射Gd-DTPA后,病变轻度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CT和MRI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MRI。
- 夏军王秋霞雷益伍晓六刘品霓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分析
- 多模态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指融合结构及功能信息成像的MRI检查新技术)对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及其诊断价值,为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预后评估提供先期指导。方法86例术前进行多模态MRI检查,具有完整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双盲法,依据FIGO2009分期标准,将多模态MRI影像学分期结果,与其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对照,采用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评价多模态MRI对子宫内膜癌准确分期的价值。结果本组86例中,子宫内膜样腺癌57例,占66.3%,浆液性腺癌8例,粘液性腺癌6例,透明细胞癌8例,混合型腺癌4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2例。其病理组织学分期结果分别为:67.4%(58/86)为Ⅰ期,其中Ⅰa期40.7%(35/86),Ⅰb期26.7%(23/86),Ⅱ期20.9%(18/86),Ⅲ期8.1%(7/86),Ⅳ期3.5%(3/86)。多模态MRI对Ⅰ~Ⅳ期的分期准确性分别为91.9%(79/86),91.9%(79/86),93%(80/86),97.7%(84/86),总的分期敏感性为92.2%(71/77)、准确性82.6%(71/86)。结论多模态MRI是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的重要影像学检查工具。FIGO新分期标准对指导临床实践更加简明、合理、实用。
- 李志刚杜立新王攀元建鹏夏军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多模态子宫内膜癌
- 临床和MRI特征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构建和验证
- 2024年
- 目的: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对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因产前检查疑有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而行MRI检查的236例孕晚期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8:2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入训练集(189例)或验证集(47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临床和MRI特征,分别构建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诊断效能。结果:剖宫产史(OR=2.835,P=0.022)、胎盘局部膨隆(OR=3.526,P=0.044)、胎盘-子宫界面不连续(OR=7.97,P=0.006)、胎盘床异常血管(OR=4.16,P=0.013)和胎盘陷窝流空信号(OR=6.229,P=0.006)是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征象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55(95%CI:0.928~0.983)和0.866(95%CI:0.752~0.980)。胎盘局部膨隆(OR=4.033,P=0.033)、胎盘床异常血管(OR=4.585,P=0.01)、胎盘内异常血管(OR=3.684,P=0.034)和胎盘陷窝流空信号(OR=8.154,P=0.002)是预测严重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征象构建严重产后出血预的测模型并绘制其列线图,其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945(95%CI:0.912~0.977)和0.899(95%CI:0.806~0.993)。结论:基于临床和MRI特征构建的预测侵袭性胎盘植入和严重产后出血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临床诊治能提供一定帮助。
- 吴逸冲曹满瑞陆玮夏军刘阳孔艳青
- 关键词:胎盘植入产前诊断产后出血列线图
- 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的T1WI定量灌注参数伪彩图在导管源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动态增强的MR T1WI定量灌注参数伪彩图对导管源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6例女性手术前行双侧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基于乳腺动态增强磁共振的数据资料,通过灌注软件获得五种灌注伪彩图,分别为Wash-in、Wash-out、TTP、MIPt及PEI。选取病变的中央(1个)边缘(2个)及对侧相应部位正常乳腺组织(1个)为感兴趣区域,测得其各种灌注参数值,并研究探讨导管源性乳腺癌的灌注特点。结果:16例女性患者经病理学证实为13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导管内癌。16个病灶中13例呈非肿块样强化,其中线状/导管样强化7例,斑片样强化5例,斑点状强化1例,另有3例为肿块样强化。16例患者TIC曲线均显示为Ⅱ型。Wash-in、Wash-out、TTP、MIPt及PEI五种灌注参数图的阳性发现分别为13个、10个、9个、15个、16个病灶,检出率分别为81.25%、62.50%、56.25%、93.75%、100%。对各组灌注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导管源性乳腺癌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乳腺组织之间各参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除TTP图参数外,病灶周边及病变中心各组参数值对比在统计学上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13例浸润性导管癌及3例导管内癌两种疾病的各种灌注参数值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乳腺动态高分辨对比增强的T1WI定量灌注参数图对导管源性乳腺癌的检出率高,可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 姚薇薇夏军杜恒峰刘品霓罗晓雷益林帆吴恢升
- 关键词:乳腺癌灌注成像
- 俯卧位延时扫描在梗阻性肾积水增强CTU检查中的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俯卧位延时扫描在结石所致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增强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B超诊断肾积水,腹部平片明确有输尿管结石的患者28例,行增强CTU检查,在3分钟肾盂仍不显影时随机均分两组进行对照扫描,一组仰卧位延时扫描,一组俯卧位延时扫描。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情况和有效剂量。结果仰卧位延时组的有效剂量(35.857±5.790)mSV,要大于俯卧位延时组的有效剂量(26.801±2.37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6/14例,低于俯卧位组肾盂输尿管同时显影13/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延时扫描的扫描次数少、检查时间短,减少患者的有效剂量并且图像质量好。在梗阻性肾积水患者的增强CT检查中值得推广。
- 刘晓蕾夏军林帆伍晓六
- 关键词:俯卧位梗阻
- True-FISPT2^*WI序列在肾脏小错构瘤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真实稳态快速成像(True FISP)序列在肾脏小错构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5例磁共振诊断为肾脏错构瘤的病人进行追踪,对其中至少半年以上定期B超或MR复查且病变无明显变化的25例(30个病灶)符合条件的病人进行评价,主要比较True FISP、T2SE、T1FLASH(Fastlowangleshot,FLASH)fs序列对肾脏小错构瘤的检出率,对比信噪比。结果:平扫情况下TrueFISP对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T SE和TFLASH),TSE序列又优于212T1FLASH序列;增强后动脉期T1FLASH序列对病灶的检出率低于延迟(2 ̄5min)后的TFLASH序列;对解剖结构的显示,1True FISP优于TSE和TFLASH序列。结论:TrueFISP用于检出肾脏小错构瘤的优点:①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21②检出率高于其他序列;③解剖结构显示清楚。
- 冯伟雷益夏军刘晓蕾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肾脏错构瘤检出率
- Wernicke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Wernicke脑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5例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MR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Wernicke脑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其中表现为精神症状12例(80.0%),视力障碍或眼外肌麻痹8例(53.3%),共济失调9例(60.0%)。头颅MR检查,13例(86.7%)出现第三、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周围、乳头体T1加权低信号,T2加权FLAIR相高信号;治疗后复查明显好转。结论 Wernicke脑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有发生精神症状、视力障碍或眼球活动异常、共济失调的患者应想到Wernicke脑病的可能性。MR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 邵玉凤韩漫夫陈婷夏军
- 关键词:WERNICKE脑病磁共振成像
- 三七总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PN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的临床效果,为治疗AD提供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深圳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就治的AD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PNS)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精神心理测试量表(MMSE)评分,AD 协作研究日常能力量表(ADCS-ADL)评分,以及双侧额叶、颞叶、枕叶和顶叶的脑灌注血流量(CBF)值的变化。结果2 组采用的基线抗AD 药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和ADCS-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6 和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左右额叶、颞叶和顶叶CBF 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2 组治疗后枕叶CBF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S 治疗可改善AD的脑部灌注血流量,降低AD患者的炎症水平,改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爱东陈建良夏军陈蕊森蔡思敏刘翠怡陈川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三七总皂苷血流灌注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