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群力
- 作品数:25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综合疗法治疗胫前黏液性水肿1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报告1例甲亢并发大面积足及胫前黏液性水肿且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我们采用手术切除局部皮损等多种治疗方法,获得满意效果。
- 夏群力陈小英郑捷
- 关键词:黏液性水肿胫前
- 抗转录中介因子1-γ抗体是成人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血清学标志物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清抗转录中介因子1-γ(transcriptional intermediary factor 1-γ,TIF1-γ)抗体在诊断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clinically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合并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病房收治的223例DM和CADM患者[包括209例成人DM(107例)和CADM(102例),5例青少年DM(juvenile DM,JDM)和9例青少年JCADM(juvenile CADM,JCADM)]的临床资料。成人DM和成人CADM分别被分为恶性肿瘤组和无肿瘤组。初诊时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抗TIF1-γ抗体,分别比较成人DM和成人CADM患者中恶性肿瘤与无肿瘤患者之间抗TIF1-γ抗体的阳性率,进一步比较抗TIF1-γ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患者之间恶性肿瘤的发生率。结果:①成人DM和CADM中恶性肿瘤共42例(20.1%),占前3位的分别是鼻咽癌、乳腺癌和肺癌。JDM和JCADM患者中无一例发生恶性肿瘤。②成人DM和CADM中有74例(74/209,35.4%)血清抗TIF1-γ抗体阳性,其中DM患者抗TIF1-γ抗体阳性率33.6%(36/107),CADM患者抗TIF1-γ抗体阳性率37.3%(38/102)。5例JDM患者中,无一例抗TIF1-γ抗体阳性;9例JCADM患者中,3例抗TIF1-γ抗体阳性。③成人DM中,恶性肿瘤患者的抗TIF1-γ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肿瘤患者[26/35(74.3%)比10/72(13.9%),P<0.0001];抗TIF1-γ抗体阳性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26/36(72.2%)比9/71(12.7%),P<0.0001]。成人CADM中,恶性肿瘤患者与无肿瘤患者之间抗TIF1-γ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比34/95(35.8%),P=0.420];抗TIF1-γ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患者之间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10.5%)比3/64(4.7%),P=0.420]。结论:抗TIF1-γ抗体阳性与成人DM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而与成人CADM患者恶性肿瘤发生无关。抗TIF1-γ抗体可能是成人DM合并恶性肿瘤的血清标志物,对于抗TIF1-γ抗体阳性的成人DM患�
- 夏群力刁立诚吴海曦薛珂吴丹杜联军郑捷曹华黎皓
- 关键词:皮肌炎肿瘤
- 强功率UVA1对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UVA1对全层皮肤缺损诱导的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的影响情况,观察伤后同时进行UVA1照射是否可以阻止瘢痕模型的建立方法:一批新西兰白兔双耳腹面手术切除2cm×5cm全层皮肤至筋膜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后,...
- 张彤夏群力郑捷
- 文献传递
- 32例腋臭剥离搔刮术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对 32例腋臭行剥离搔刮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32例患者痊愈 2 5例 ,有效7例 ,无效 0例 ,取得了满意效果。作者认为剥离搔刮术是目前一种治疗腋臭疗效好。
- 夏群力郑捷
- 关键词:腋臭痊愈临床资料分析疗效
- ALA-PDT在面部巨大基底细胞癌治疗中的应用
- 陈磊夏群力
- 一种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建立一种兔耳瘢痕动物模型,观察兔耳腹侧创面在伤后不同时间瘢痕增生的情况。方法于38只新西兰兔的72只兔耳腹面手术切除2 cm×5 cm全层皮肤,创面用1%磺胺嘧啶银冷霜外敷包扎至愈合,换药隔日1次。未做手术的4只兔耳作对照。术后连续8个月观察兔耳创面自然愈合情况;用光镜观察兔耳创面瘢痕增生情况;分别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游标卡尺测量瘢痕胶原含量和瘢痕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兔耳创面上皮化后其色泽、厚度和质地均经历从瘢痕形成、成熟到退化的演变过程;1个月的瘢痕指数0.41±0.14,胶原含量30.69±12.39,分别较3-8个月为低(P<0.05),其变化与人体增生性瘢痕增生程度的消长趋势吻合。结论兔耳腹面全层皮肤缺损诱导的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与人体增生性瘢痕相似,该模型可作为研究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机制及评估其治疗方法的较好的动物模型。
- 张彤夏群力郑捷
- 关键词:瘢痕动物创面修复
- 皮肤原发性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4
- 2003年
- 报告1例原发于皮肤的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女,32岁。左面颊和右鼻旁分别有一肿块隆起7个月和4个月。 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临床无特异性。组织学检查可见特殊的组织细胞,这类细胞胞质内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 浆细胞等。免疫组化显示,该类组织细胞S-100、MAC-387和CD68阳性,而CD1a阴性。
- 肖家诚金晓龙夏群力
- 关键词:皮肤组织细胞免疫组化
- 皮肌炎中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
- 目的 探讨DM/CADM 患者血清抗MDA5 抗体与临床特征间的联系.方法 以重组黑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rMDA-5)为底物通过ELISA 检测64 例DM/CADM 患者血清中抗MDA5 抗体,比较该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
- 曹华郑捷夏群力亢延卿赵肖庆施若非娄江华周敏丁晓毅MASATAKA Kuwana
- 关键词:皮肌炎肺间质病变
- 苯丙胺类致幻剂引起药疹2例
- 2002年
- 苯丙胺类致幻剂(又称“摇头丸”)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服后使人产生欣快感,并随音乐节奏不停地摇头和扭摆躯体,“摇头丸”是一种精神毒品、麻痹人们的思想意识,除有欣快感外,还可引起许多严重副作用,如忧虑、抑郁、人格障碍、精神异常、甚至厌食、虚弱、记忆缺损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等。本期报导2篇共3例因服“摇头丸”引起的药疹,其中一例属严重型,应引起临床重视,作为医务人员除承担诊治任务,还应规劝患者“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 夏群力罗邦国
- 关键词:药疹摇头丸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
- 美罗华治疗寻常型天疱疮1例
- 美罗华是抗 B 细胞 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现已被用来治疗抗体介导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报道美罗华(Riruximab)治疗寻常型天疱疮1例。探讨该药治疗天疱疮的效果和可能机制。患者女性, 38岁。口腔疼痛性溃疡...
- 潘萌朱海琴夏群力李卫平郑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