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
- 作品数:72 被引量:45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肠透明细胞肉瘤肾上腺转移瘤出血1例
- 2024年
- 患者男,47岁,因“持续性腹痛14 h”入院。血压84/54 mmHg,心率10^(4)次/min。查体: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脐周压痛(+)。血常规检查示:WBC 10.87×10^(9)/L,Hb 81 g/L。血清D-二聚体19.01 mg/L。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全腹CT检查示:左中腹局部小肠壁厚,呈同心圆样改变;左侧肾上腺增粗,密度欠均匀,可见稍高密度影及局限性低密度区(图1)。术前诊断:肠套叠,腹腔出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失血性休克。
- 罗岩刘宇刘蔚于晓成时嘉晨胡继盛孙备孔瑞
- 关键词:持续性腹痛腹肌紧张小肠壁
- 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诊治的5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2~112岁,中位年龄为35.5岁。根据美国创伤外科学会(AAST)胰腺损伤分级:Ⅰ级15例(28.8%),Ⅱ级20例(38.5%),Ⅲ级10例(19.2%),Ⅳ级5例(9.6%),Ⅴ级2例(3.8%)。孤立性闭合性胰腺损伤11例(21.2%)(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例),存在合并伤41例(78.8%)。结果52例患者中,外院转诊36例(69.2%),急诊入院16例(30.8%)。其中49例(94.2%)获得治愈,3例(5.8%)死亡。Ⅰ级胰腺损伤的15例患者中,9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5例因合并其他腹腔器官损伤行确切手术治疗后冲洗腹腔并放置外引流管,1例通过非手术治疗联合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愈。Ⅱ级胰腺损伤的20例患者中,4例经单纯非手术治疗,2例联合PCD治愈,2例因受伤约25 d后分别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引流和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5例行胰腺缝合修补联合外引流术,7例仅行外引流术。Ⅲ级胰腺损伤的10例患者中,6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联合外引流术,2例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下的胰管支架置入,2例仅行胰腺周围坏死组织清除联合外引流术。Ⅳ级胰腺损伤的5例患者中,2例行腹腔引流术联合空肠营养造口,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腹腔引流术,1例胰腺修补、胰腺空肠吻合,1例行胰头修补联合外引流术。Ⅴ级胰腺损伤的2例患者中,1例行剖腹探查、纱布填塞止血,1例行胰头十二指肠修补、胃肠吻合、十二指肠旷置联合腹腔外引流。结论根据AAST分级、合并伤情况、生理状态及术中情况综合判断,应对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早期诊断并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提高整体救治效果。
- 杨文博李乐陈华孔瑞王刚谭宏涛王拥卫刘杰武林枫姜洪池孙备
- 关键词:腹部损伤外科手术闭合性胰腺损伤损伤控制外科腹腔引流术
- 创伤递升式分阶段处理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创伤递升式分阶段处理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直接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及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阶段处理的SA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直接开腹组58例,男性37例,女性21例,年龄20~72岁,平均47.6岁;分阶段组63例,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19~78岁,平均46.2岁。分阶段处理首先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根据病情进展进一步选择沿穿刺管小切口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分阶段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器官功能不全、消化道漏及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直接开腹组(31.7%比62.1%,14.3%比37.5%.6.3%比19.0%,9.5%比29.3%;χ^2=4.43~11.17,P=0.001~0.035)。其他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阶段组输血率更低(44.4%比70.7%,χ^2=8.488,P=0.004),输血费用及住院费用减少[(2525±4573)元比(4770±6867)元,t=2.131,P=0.035;(171213±50917)元比(237874±67832)元,t=2.496,P=0.014]。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递升式分阶段处理SAP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输血及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 孙备宋增福姜洪池白雪巍王刚李军谭宏涛孔瑞刘杰武林枫李泮泉
- 关键词:穿刺抽液术
- 重症急性胰腺炎伴严重腹腔感染、胆道狭窄多学科诊治1例报告
- 2024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普通外科急危重症,病死率高,预后不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于2024年2月28日收治1例36岁男性患者,患者因“上腹痛伴发热3个月,皮肤巩膜黄染1周”入院,体查:患者共携带11枚穿刺管路,上腹部可触及3 cm×5 cm大小肿块。增强CT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诊断为“SAP,感染性胰腺坏死,胆道狭窄”,其腹腔感染严重,术后并发症复杂,救治过程艰难。遂启动多学科协作团队(MDT)诊疗会诊程序,经3次MDT诊疗处理后,患者最终顺利康复出院。本文通过回顾该患者MDT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 吴嘉文孔瑞胡继盛罗岩时嘉晨韩云程孙备
- 关键词:胰腺炎腹腔内感染肠瘘胆管炎
-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28例分析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28例施行LD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9例,年龄17~69岁.
结果:...
- 陈华孔瑞张智佳李中辉吕新建许军孙备
- 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适用症安全性评估
- 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诊断与治疗(附20例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20例胰腺囊性疾病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腺假性囊肿15例,胰腺囊性肿瘤5例。结果 5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行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2例;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2例;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联合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2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假性囊肿外引流1例,假性囊肿内引流8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5例,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3例)。术后发生胰瘘3例(A级2例,B级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积液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25.6个月,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术后假性囊肿复发,还有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后复发,2例复发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痊愈出院。结论正确地鉴别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囊性疾病破裂治疗方式选择的前提。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治疗较常规胰腺囊性疾病的治疗急迫,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 陈宏泽孙备陈华白雪巍孔瑞李乐
-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个体化治疗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06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其中并发症肝损伤的发生率高达88.9%。肝损伤后可通过影响毒素代谢、释放大量炎症介质等途径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增加死亡率。文中就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质、氧自由基、核因子-κB、细胞凋亡、胰酶的作用机制,以及其诊断、防治作一综述。
- 孔瑞孙备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发病机制
- 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被引量:24
- 2006年
- 孙备孔瑞
- 关键词:胰腺炎症
-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和保护被引量:2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并总结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和保护方法。方法:对2003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 425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男489例,女2 936例,年龄9~72岁。结节性甲状腺肿2 261例,甲状腺癌68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9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57例,甲状腺腺瘤41例,肉芽肿性甲状腺炎31例,桥本氏病259例。行甲状腺单侧叶全切除术364例,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3 061例,颈部淋巴结廓清术186例,甲状旁腺异位自体移植术834例。住院时间5~8 d,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出现,疗效满意。结论:甲状旁腺解剖位置特殊、形态复杂多样。甲状腺全切除术中,术者应精细操作、仔细分离、沿预留组织解剖、保持术野干燥,准确辨识并保护甲状旁腺,从而有效降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发生率。
- 王大卫王刚武林枫孙备孔瑞姜洪池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 小切口微创入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64例因感染性胰腺坏死实施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的患者资料,男性102例,女性62例;中位年龄46岁(范围:19-79岁)。重症急性胰腺炎101例(61.6%),中重症急性胰腺炎63例(38.4%),遵循step-upapproach原则首先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后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者131例(79.9%),未行PCD而直接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者33例(20.1%)。依据术前cT影像确定病灶位置,于PCD穿刺点或脓腔距离体表最近处逐层切开进人脓腔,行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结果所有患者从发病至首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32d(范围:23-45d),住院时间46d(范围:29-103d),术中平均放置引流管中位数为4枚(范围:2-8枚)。微创腹膜后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92例(56.0%),微创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例(22.0%),微创腹膜后入路联合微创小网膜囊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者36例(22.0%)。微创手术治愈者148例(90.2%),转为常规开放手术治愈者8例(4.9%),治愈率为95.1%(156/164)。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胰瘘(25例)、腹腔内出血(10例)、胃瘘(2例)、十二指肠瘘(4例)、结肠瘘(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8%(44/164)。院内死亡8例,病死率为4.9%(8/164)。结论针对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小切口微创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是清除坏死组织、通畅引流、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 吕新建孙备李乐陈华孔瑞
- 关键词:急性坏死性感染性胰腺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