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云

作品数:156 被引量:1,182H指数:20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农业科学
  • 8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8篇乌龙茶
  • 30篇茶树
  • 19篇茶叶
  • 17篇香气
  • 15篇白茶
  • 13篇茶文化
  • 12篇铁观音
  • 12篇萎凋
  • 12篇基因
  • 11篇胁迫
  • 10篇做青
  • 10篇茶品
  • 8篇生化成分
  • 8篇感官
  • 8篇茶品质
  • 7篇岩茶
  • 7篇武夷岩茶
  • 6篇摇青
  • 6篇风味
  • 5篇叶片

机构

  • 15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6篇福建教育学院
  • 11篇福建省农业科...
  • 6篇宁德师范学院
  • 4篇福建中医学院
  • 4篇大闽食品(漳...
  • 4篇福建品品香茶...
  • 2篇闽江师范高等...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商业技师...
  • 1篇福建省农业厅
  • 1篇厦门海洋职业...
  • 1篇福建艺术职业...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 1篇天水市气象局
  • 1篇福建政和瑞茗...
  • 1篇泉州职业技术...

作者

  • 156篇孙云
  • 23篇金心怡
  • 21篇林宏政
  • 19篇赖钟雄
  • 19篇郭春芳
  • 17篇郝志龙
  • 12篇杨云
  • 9篇叶乃兴
  • 9篇张木清
  • 8篇吉克温
  • 7篇杨江帆
  • 7篇邓婷婷
  • 7篇陈寿松
  • 7篇李磊磊
  • 6篇何水平
  • 6篇张娴静
  • 5篇江春柳
  • 5篇郭玉琼
  • 5篇吴亮宇
  • 5篇陈常颂

传媒

  • 19篇福建茶叶
  • 1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1篇中国茶叶
  • 10篇食品科学
  • 8篇亚热带农业研...
  • 7篇茶叶科学技术
  • 6篇福建教育学院...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中国茶叶加工
  • 3篇福建农业学报
  • 3篇茶叶科学
  • 3篇热带作物学报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茶叶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茶叶通讯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11篇2022
  • 13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 15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储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3
2010年
对不同水质调配的绿茶饮料储藏期间汤色、主要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绿茶饮料汤色亮度下降、汤色加深,儿茶素总量下降,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稳定。不同水质对绿茶饮料耐储藏特性的影响差异明显,蒸馏水、纯净水对绿茶饮料汤色、儿茶素、感官品质的影响较软化水、矿泉水与自来水的小。蒸馏水调配的绿茶饮料汤色偏浅,滋味苦涩欠鲜爽,纯净水与软化水比较适合用于茶饮料的生产加工。
江春柳孙云岳鹏翔张南飞
关键词:水质绿茶饮料生化成分感官品质
不同茶类抗烟毒诱发细胞微核率的效果被引量:5
1999年
采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分析测定不同茶类抗香烟烟雾水溶物诱变的效果.结果表明,各茶类茶叶都具有明显降低香烟烟雾水溶物诱发细胞微核率的作用,抗诱变效果为绿茶、乌龙茶明显优于白茶、红茶,而绿茶与乌龙茶及白茶与红茶之间差异不大;各茶类1∶50 茶水比抗诱变能力强于1∶100 茶水比;抗诱变效果与茶叶中儿茶素含量高低呈正相关.由此提示饮茶可能是吸烟与被动吸烟者抗烟毒的有效途径之一.
孙云郭春芳
关键词:茶类香烟烟雾水溶物微核率儿茶素
《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2
2019年
《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开设的茶学专业必修课。该门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素质、教学平台等方面有很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茶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的开设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转变,为茶学专业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做出初步的探索。本文从《茶叶市场与贸易》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出发,重点阐述了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别从师资队伍培养、课堂讲授过程、课外实践培训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和措施,进而提高茶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适应茶叶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营销人才。
曹红利吴扬孙云吴亮宇
关键词:教学改革
代谢组学在乌龙茶品质形成过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代谢组学是一门新兴的系统研究生命体内所有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的学科,旨在研究生物体系内源性的代谢物及其代谢水平差异,目前已经被运用到多个领域。茶作为世界性的饮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成为仅次于纯水的第二大消费饮料。基于代谢组学的理论与技术手段,近年来在茶树代谢领域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广泛涉及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加工、成品茶精制等方面,有关乌龙茶品质与影响因素的代谢组学研究更是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概括了近年来国内外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基于乌龙茶鲜叶原料、加工工艺及成品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乌龙茶加工工艺的改良和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也对代谢组学在未来茶树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出展望,为其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吴晴阳周子维倪子鑫杨云胡清财黄慧清赖钟雄孙云
关键词:代谢组学乌龙茶
不同工艺不同品种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比较被引量:17
2018年
选用坦洋菜茶、福安大白、金牡丹、金观音、梅占、白芽奇兰6种茶树鲜叶,以传统型工艺和花香型工艺分别制成不同风格的坦洋工夫红茶,以此为实验材料,通过生化成分分析、茶汤色差值及感官审评,探讨不同工艺不同品种坦洋工夫红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工艺方面,传统型坦洋工夫滋味浓醇,茶汤橙红明亮,对应的理化特征表现为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茶红素含量均高于花香型,且差异显著,其中水浸出物相差0.84%,茶多酚相差0.71%,茶红素差值达1.24%;花香型坦洋工夫滋味醇爽,汤色橙黄明亮,香气馥郁持久,茶黄素和茶褐素含量均高于传统型,差值分别为0.03%与0.29%。在品种方面,福安大白茶与坦洋菜茶为坦洋地区传统品种,两种工艺制成的坦洋工夫均表现出茶汤滋味较醇厚,甜香持久的品质特征,而高香品种(金牡丹、金观音等)加工成的坦洋工夫花果香馥郁悠长,滋味甜醇但茶汤浓度略低。实验结果证明工艺与品种对坦洋工夫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李晓静游芳宁李磊磊徐邢燕刘彬彬林宏政孙云
关键词:红茶生化成分
氢氧化钠-盐酸改性处理后的余甘果粉末对EGCG的吸附作用研究
2018年
本研究以氢氧化钠-盐酸改性处理后的余甘果粉末为吸附剂,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批量吸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处理的余甘果粉末对EGCG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当EGCG溶液初始浓度为25~800 mg/L、吸附温度25~55℃时,改性余甘果粉末对EGCG的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进行描述;在该条件下,吸附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为-21. 20~-24. 11 k J/mol,表明吸附反应可自发进行,并以物理吸附为主导。可见,余甘果可以作为EGCG类功能性食品的候选载体。
杜之正黄旭建孙云吴亮宇
关键词:EGCG
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4年
近年来,以乌龙茶栽培品种为原料,传统红茶工艺结合乌龙茶晒青、做青技术生产的花果香型工夫红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品质突破传统红茶甜香甜醇,带馥郁花果香,滋味鲜爽。本文就栽培品种、加工原料、加工技术和季节性等方面对花果香型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生产香型独特的红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潘一斌孙云
关键词:工夫红茶晒青做青乌龙茶品种
乌龙调饮茶风味的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孙云黄丽玲董明花
关键词:风味花草茶
茶树品种及萎凋过程中叶片APX基因表达的qPCR分析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的方法对不同茶树品种及萎凋过程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茶树不同品种APX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相对表达量变化范围为0.65-5.69,6...
孙云林玉玲赖钟雄江春柳
关键词:茶叶萎凋
茶树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茶树光敏色素(PHY)基因(CsPHY)的生物学信息及不同采摘时间点茶叶中光敏色素基因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茶叶适时采摘及品质调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CSA)中筛选出CsPHY基因家族成员,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以一天中不同时间点0:00(R0)、6:00(R6)、12:00(R12)和18:00(R18)采摘的乌龙茶品种肉桂鲜叶为试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sPHY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量,并采用三氯化铝比色法检测茶叶中黄酮含量的日变化,以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CsPHY基因相对表达量与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共筛选获得6个CsPHY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数量674~1142个,分子量为76126.75~126714.53Da,等电点(pI)为5.74~5.96,脂溶性系数为91.11~95.27,其中,CsPHY1基因属于PHYC亚族,CsPHY2和CsPHY4基因属于PHYA亚族,CsPHY3和CsPHY5基因属于PHYB亚族,CsPHY6基因属于PHYE亚族,说明CsPHY2和CsPHY4蛋白属于PhyI型光敏色素,CsPHY1、CsPHY3、CsPHY5和CsPHY6蛋白属于PhyII型光敏色素。6个CsPHY蛋白均与双子叶植物PHY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CsPHY2蛋白与水晶兰PHYA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4蛋白与美味猕猴桃PHYA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3和CsPHY5蛋白均与美味猕猴桃PHYB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且CsPHY5蛋白与葡萄PHYB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相近;CsPHY1蛋白与河岸葡萄PHYC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6蛋白与中华猕猴桃和河岸葡萄PHYE亚族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CsPHY1、CsPHY3、CsPHY4和CsPHY5基因在R6时的表达量最高,其中,CsPHY4和CsPHY5基因在R6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的表达量(P<0.05,下同),而CsPHY2和CsPHY6基因分别在R12和R18时的表达量达最高,其中CsPHY6基因在R18时的表达量显著高于R12时的表达量。在R0~R18时段内茶树鲜叶中�
莫晓丽周子维把熠晨武清扬赖钟雄孙云
关键词:茶鲜叶采摘时间QRT-PCR黄酮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