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即霖

作品数:104 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物理海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热带
  • 16篇降水
  • 15篇夏季
  • 14篇环流
  • 12篇海气
  • 11篇热通量
  • 9篇急流
  • 8篇混合层
  • 8篇海温
  • 8篇大气环流
  • 7篇西太平洋
  • 7篇旱涝
  • 6篇气候
  • 6篇潜热
  • 6篇西风
  • 6篇副热带
  • 5篇中国近海
  • 5篇气温
  • 5篇近海
  • 5篇冷空气

机构

  • 84篇中国海洋大学
  • 14篇青岛海洋大学
  • 6篇山东省气象局
  • 4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上海市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航空综合...
  • 1篇南海舰队海洋...

作者

  • 98篇孙即霖
  • 11篇吴德星
  • 9篇刘秦玉
  • 6篇丛明
  • 6篇高山红
  • 6篇时晓曚
  • 5篇孙雅文
  • 4篇贾旭晶
  • 4篇王凤
  • 3篇王庆
  • 3篇傅刚
  • 3篇史得道
  • 3篇梅笑冬
  • 3篇盛立芳
  • 3篇张秀芝
  • 2篇刘诗军
  • 2篇杨成芳
  • 2篇朱抱真
  • 2篇朱小洁
  • 2篇杨超

传媒

  • 23篇中国海洋大学...
  • 9篇海洋湖沼通报
  • 7篇山东气象
  • 5篇现代农业科技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青岛海洋大学...
  • 3篇高等理科教育
  • 3篇中国气象学会...
  • 3篇第三届区域气...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海洋学报
  • 2篇热带海洋学报
  • 2篇海洋气象学报
  • 2篇2012年全...
  • 2篇第四届大学地...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时间尺度系统对热带太平洋海-气潜热通量贡献的估计
对热带太平洋不同尺度系统对海洋大气之间潜热通量的贡献进行了计算分析.分析使用了Launianen和 Vihma(1990)依据相似理论编写的计算软件和TOGA-TAO观测资料.通过分析发现,小尺度系统对热量通量没有太多的...
孙即霖杨绪君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海洋大气
文献传递
冬季北太平洋中高纬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分析
本文采用NCEP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对冬季中高纬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分析。针对阿留申低压、500hPa西风急流、黑潮和亲潮,分别选择了研究的关键区。以1000hPa冬季区域(40°N-60°N,15 0°E-140°W)...
朱小洁孙即霖
关键词:阿留申低压西风指数黑潮亲潮
文献传递
边缘海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及机制
利用诊断分析、模式数值实验等方法分析了边缘海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边缘海对中国区域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北半球冬季,巴伦支海和北大西洋的水温异常通过阶段性海气相互作用机制造成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影响东亚...
孙即霖吴德星時晓噱王凤李娜丛明王乔乔
关键词:边缘海热力异常
南极极涡位置变化与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的关系
2022年
利用1979~2019年NOAA月平均向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资料,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统计学和动力机制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南极极涡位置变化与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异常的关系。研究发现: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120˚E~140˚E,10˚S~0˚ (3~5月)和120˚E~140˚E,5˚S~5˚N (6~8月)内对流活动增强,会激发从澳大利亚东部经南太平洋向大西洋西南部传播的类太平洋–南美(Pacific-South American, PSA)遥相关波列,进而导致南极极涡偏向西半球。年代际尺度上,1999~2019年,3~5月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和6~8月南太平洋辐合带(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one, SPCZ)附近对流活动增强,激发的类PSA遥相关波列,是导致南极极涡偏向西半球的重要原因。
陈君杰孙即霖
青岛一次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多普勒雷达、地面自动站、垂直风廓线及GPS水汽分布等多种新型探测资料,对2008年8月14日下午,奥帆赛期间发生在青岛地区的局地大暴雨天气的影响系统和中尺度强降雨形成的动力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0.5 kmWRF模式的数值模拟给出了有地形阻挡情况下海风环流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副高减弱东撤和弱冷空气南下在中低空形成闭合低涡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海风中尺度辐合带上有风向切变辐合、大暴雨中心有明显的雷暴高压等中尺度天气系统。海风锋区辐合扰动向上传播,引发边界层扰动,是青岛局地大暴雨形成的主要抬升因素,而来自东南海洋上的暖湿平流为大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海风锋区辐合带上触发的强对流是大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来自于海上的低空急流带来的大量水汽对强降雨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海风在深入陆地后所发生的辐合和上升运动,对造成海风所触发的局地大暴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李斌孙即霖杨晓霞杨凡孙桂平
关键词:低空急流局地大暴雨
潜热在2013年5月26日青岛地区降水过程中的反馈作用
2014年
对2013年5月26—27日的青岛地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WRF中尺度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此次暴雨天气,在暴雨过程中,受温带气旋缓慢移动的影响,造成了长时间的降水。其次,高低空急流的作用对暴雨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去除潜热"干"敏感试验验证了暴雨过程的正反馈作用。
孙露文孙即霖
关键词:暴雨潜热WRF模式
山东夏季降水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及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对1961-1999年山东省夏季降水量与上年6月到当年6月各月平均SST作相关分析,得知山东夏季降水量与当年5月西北太平洋亲潮区SST关系密切;SVD分析表明,北太平洋160°E^175°W,36°N以北SST是影响山东夏季降水量的“关键区”,该海域5月SST与青岛、日照、临沂及鲁南地区夏季降水量正相关;东亚大槽区4-5月份大气环流异常引起5月亲潮区SST异常,这可能与该纬度带上的冷暖空气交换有关。
费艳琴孙即霖郑美琴王建波
关键词:夏季降水SVD分析海温异常大气环流
大气-海洋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
针对近年来国家对大气-海洋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培养创建大气科学与海洋科学交叉创新型人才的理念。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大气科学专业课课程设置的调整,开设新的课程,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通过创建大气、海洋...
刘秦玉黄菲傅刚孙即霖王启盛立芳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
西风急流对鲁西北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和FNL再分析资料,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对2015年08月03日发生在鲁西北地区的暴雨过程其进行了诊断计算、数值模拟和机制分析。研究表明,急流对上游强降水释放潜热向下游的输送和沿急流南侧传播的重力波共同影响是此次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1)上游地区降水过程的潜热释放通过西风急流输送到下游,使滨州地区对流层上层暖平流显著增强,引起强烈的上升运动;(2)高空急流南侧激发的中尺度重力波沿西风急流自西向东传播,波峰促使不稳定能量释放而触发强对流天气。
贾文韬孙即霖高山红
关键词:暴雨高空急流WRF中尺度重力波
TOGA—COARE IOP海—气通量和SST季节内变化的分析被引量:4
1993年
利用TOGA—COARE计划的强化观测资料,对《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第一和第二两个航次期间暖池区内感热、潜热和海面净热通量、动量通量和混合层深度、SST变化进行计算和初步分析。指出:上述各量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内时间尺度变化。从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SST的变化与垂直混合、潜热输送和云对短波辐射的调节作用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可以认为,海洋SST季节内时间尺度的变化可能与大气的动力和热力强迫有直接的关系。
孙即霖吴德星徐天真
关键词:海气通量季节内变化SST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