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存在问题不容忽视被引量:1
- 2009年
- 目前,我国设市城市有655个,在10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设市城市90个,其余19个是县城,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约占全国设市城市数量的14%。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虽然相对多些,但在全国所有镇、村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目前,全国19000多个镇中,只有143个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62万个行政村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只有108个。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在我国广大的村镇里,还蕴含着非常丰富和深厚的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
- 孙安军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城市设市行政村
- 控规控什么被引量:9
- 2010年
- 《城乡规划法》通过制度设计确立了控规在规划实施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然而基于目前的技术和认识水平,控规规定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在法定程序要求下暴露出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各地对控规的编制管理认识更是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 孙安军潘斌
- 关键词:法定程序编制管理规划法
- 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自由论坛的发言
- 2015年
- 中共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新的要求,城乡规划需要以人为本,适应发展方式转型、市场经济改革等多方面的要求。自20lO年起,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围绕新形势下人居环境科学的实践召开了一系列研讨会,名为“榕荫论坛”,主要研讨人居环境科学的学术思想以及具体的工作实践。利用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的机会,吴良镛先生在北京邀请嘉宾,在青岛以网络视频论坛的形式,举行了以“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为题的榕荫论坛。论坛邀请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广东、福建、江苏、浙江、黑龙江等地领导、专家、教授,就人居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以及它们对城乡规划变革的影响等进行讨论。本辑利用规划变革的主题,发表这次论坛上所有邀请嘉宾的主要发言,以了解美好人居的主要实践以及嘉宾们对这类实践将会如何影响城市规划变革的一些看法。
- 吴唯佳唐凯李郇张勤张京祥周庆华赵景海武廷海赵燕菁孙安军吴良镛
-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城乡规划
- “上海郊区特色风貌”规划沙龙专家发言精粹
- 2006年
- 新农村建设不设时间表、不搞一刀切,要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做到规划不落地不急于建设,标准达不到要求不急于建设.
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客观规律,稳步推进上海新农村建设,关于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我谈四点意见.
……
- 毛佳樑孙安军石楠郑时龄夏丽卿刘海生庄木弟董鉴泓朱锡金熊鲁霞唐子来夏南凯陶康华郑祖安
- 关键词:城市规划工作城乡规划体系历史风貌历史文化保护区村镇建设
-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后将近两周年工作的回顾,简要分析了目前的名城保护工作形势、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对策,确保认真贯彻执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 孙安军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存
- 优秀城市规划设计项目点评
- 2008年
- 从1990年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法》到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许多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12号文)、
- 孙安军杨保军
- 关键词:《城市规划法》监督管理城乡规划国务院
- 在乡土建筑保护会议上的发言
- 孙安军
- 规划改革与城市设计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推进了城乡规划建设的依法行政,优化配置了城乡空间资源,初步形成了能够满足国家治理要求的中国特色城乡规划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壮大了行业和队伍.然而,在37年城市发展的过...
- 孙安军
- 新形势与新任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工作改革的思考被引量:1
- 2014年
-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这两件大事构成了城乡规划工作未来的主思路、主纲领.
- 孙安军
- 关键词:城镇化道路城乡规划政治体制社会体制
- 认清形势 深入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研究与试点工作
- 2014年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改革为主线,突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提出了改革任务,其中在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明确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的要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和管理研究与试点单位要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人防办的要求,推动城市地下空间因地制宜、合理有序开发,优化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实现地上地下有机结合,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良好健康发展和人防安全。
- 孙安军
-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管理研究城市地下空间承载能力中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