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亮 作品数:7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艺术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面向城市智能化浪潮的公共艺术专业课程设计 2021年 在智能化城市背景下,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大步向前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惑问题。本文从公共艺术的专业功能特点出发,从专业发展的问题和局限中思考,提出在智能化潮流的形势下,促成诸多时代课题带入课堂、引导师生开展教研课程设计,从而探索跨界存在方式,融入网络公共空间,探索公共艺术专业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爽 孙晓亮关键词:公共艺术 智能化 课程设计 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民族性 被引量:1 2013年 民族性是指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正逐渐丢失民族个性,日趋平面化和雷同化。文章试图阐释环境艺术设计中民族性的重要作用,并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孙晓亮关键词:环境艺术 民族性 文化 地铁空间色彩设计解析研究 2023年 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地铁以其快捷环保的特点成为最受世人欢迎的现代交通方式并逐渐发展更新。人们对地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功能与速度,转而更为关注心理作用层面,在兼顾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更高的审美追求自然成为了地铁空间改造的主体思路。基于此,文章着眼于地铁空间色彩设计,从实际出发,分析地铁空间内的色彩构成、作用,研究色彩设计各影响因素、原则与实现方法。 杨文荟 孙晓亮关键词:地铁空间 辽宁师范大学西山分校大门设计方案 2016年 孙晓亮贝聿铭博物馆建筑设计手法探究——以苏州博物馆与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为例 2023年 作为一位以工程学为根基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认为艺术和历史是建筑的精髓,艺术、历史和建筑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本文通过对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展开分析,总结贝聿铭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时,如何既体现现代风格又保留民族文化特色,避免城市建筑形式的趋同。 杜珈乐 孙晓亮关键词:贝聿铭 民族语言 公共艺术在智能化城市背景下的发展探讨 2021年 1.公共艺术所指与边界在艺术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公共艺术(PublicArt)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依托公共空间的艺术。这里所指的公共艺术是源于20世纪欧美国家兴起的艺术创作活动。受墨西哥政府资助壁画运动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把艺术活动作为一项缓解经济危机的手段,助艺术家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创作大量壁画和雕塑111;60年代前后费城的"百分比艺术项目"(Percent for ArtProgram)与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和美国公共服务管理局发起的"公共空间艺术项目"(Artsin Public Place Program,国内多译为"公共艺术计划")延续并强化了公共艺术的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我国艺术创作者逐渐将城市雕塑、大型壁画等艺术形式称为"公共艺术"。 张爽 孙晓亮关键词:公共艺术 城市雕塑 城市公共空间 经济危机 艺术创作者 博物馆空间设计中装饰符号运用的探究 被引量:4 2015年 博物馆空间设计在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属性,同时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跨学科的设计专业,从空间功能划分上来看,其属于展示空间设计艺术范畴。展示空间艺术设计应包括展出、陈列、示范、体现等层面的含义,展示目的是达到与观众有效的沟通,对展示品进行有效告知,通过展示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目标。因此,从广义来讲,凡是人类视觉感官能够接受的一切行为和形态都是展示的内容,展示是一种立体和复合形式的视觉信息传达。 孙晓亮关键词: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