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直肠
  • 1篇低位肛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直肠前
  • 1篇直肠前突
  • 1篇直肠脱垂
  • 1篇脱垂
  • 1篇内痔
  • 1篇前突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 1篇切开术治疗
  • 1篇外科
  • 1篇外科学
  • 1篇疗效
  • 1篇临床和实验研...
  • 1篇内口
  • 1篇发病
  • 1篇发病机理

机构

  • 4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济宁市第三人...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市妇女儿...

作者

  • 4篇孙洪生
  • 4篇李殿伟
  • 4篇黄乃健
  • 3篇梁新成
  • 2篇史学文
  • 2篇王立柱
  • 1篇鞠应东
  • 1篇栾耀芳
  • 1篇贝绍生
  • 1篇姜春英
  • 1篇罗湛宾
  • 1篇鞠丽娟
  • 1篇张孝亭
  • 1篇贾小强

传媒

  • 3篇中国肛肠病杂...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为探讨直肠前突合理的治疗方法,对682例各种肛肠病的女性患者进行了相关的检查,发现大部分患者直肠前壁薄弱,占65.98%。为此,提出了直肠前突新的检查诊断标准。通过系统观察,认为便秘不是直肠前突的必有症状,故手术不是首选和最佳的治疗方法。对伴有便秘等症状的直肠前突,按照中医整体治疗的原则,辨证论治可收到较好疗效。
黄乃健孙洪生李殿伟梁新成丁秀真李金顺张红艳李金杰
关键词:直肠前突
新型痔钳的研制和临床应用——一种新的内痔缝合术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痔病病因肛垫下移学说,为探索内痔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研制了一种新型痔钳,此痔钳有A型和B型两种。A型用于较小内痔的治疗,B型用于较大内痔的治疗。其附件为特制的肛门拉钩,便于暴露手术视野。新的内痔缝合术的操作程序,不去除痔上正常直肠黏膜,仅用痔钳在内痔基部钳夹,用可吸收线将痔体连续缝合,即可使痔体在原位萎缩。近2年来以此法治疗内痔317例,近期治愈率100%;随访196例,随访期6~24个月,无1例复发。结果表明,此术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术中术后无大出血,痛苦小,无直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和后遗症,费用低廉,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疗法。
黄乃健李殿伟王立柱孙洪生史学文李金顺李金杰李金伟于红燕张红艳李婷朱林存鞠应东鞠丽娟梁新成丁秀真郭延昭刘俊青尹汾喜李洪臣张同庆罗湛宾
关键词:内痔缝合术疗效
内口切开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黄乃健胡林山晁民孙洪生李殿伟梁新成张德辉李继武李振平姜春英张孝亭
采用内口切开术治疗低位肛瘘150例,并与传统术式相比较,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损伤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等优点。实验研究显示;肛门外括约肌肌电图、肛肠动力学与肛门节制功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该术式是治疗低位肛...
关键词:
关键词:外科学肛瘘
直肠脱垂动物标本的采集和动物模型的建立——探索发病机理和最佳治疗方法被引量:23
2006年
为探索直肠脱垂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法,通过大量样本的调查,采集了动物直肠脱垂的自然标本和人工建立了兔、犬直肠脱垂的模型。动物自然标本的采集,获得了幼兔直肠脱垂标本1例;犬直肠脱垂标本21例,其中幼犬19例,成年犬2例;幼猪直肠脱垂标本1例1鸡直肠脱垂标本3例;鸭直肠脱垂标本10例;豚鼠1例。人工直肠脱垂模型的建立,兔25例,犬1例。通过深入研究,揭示了直肠脱垂的发病原因和机理,提出了最佳治疗方法。
黄乃健李殿伟王立柱史学文贝绍生孙洪生栾耀芳贾小强梁新成李金顺
关键词:直肠脱垂动物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