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莉萍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主义
  • 4篇马克思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大...
  • 3篇教育
  • 3篇高等教育
  • 2篇自信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化
  • 1篇大众化研究
  • 1篇大众利益
  • 1篇当代中国马克...
  • 1篇信念
  • 1篇信息人
  • 1篇信息网
  • 1篇信息网络
  • 1篇信息网络平台
  • 1篇以人为本
  • 1篇在职
  • 1篇哲学
  • 1篇哲学精神

机构

  • 6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黑龙江科技大...

作者

  • 7篇孙莉萍
  • 4篇郭凤志
  • 1篇米鸽
  • 1篇张伟
  • 1篇刘淑娟

传媒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延边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问题研究
理念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事物发展状况、规律及趋势的理性认识,它包含对事物发展应然状态的表述;科学的理念能够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对人的实践活动和事物的发展具有正确的指向和导引作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在...
孙莉萍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哲学精神
文献传递
优化“人与信息”关系 实现“理论向信念”的转化被引量:3
2017年
在信息时代,人与信息的关系空前密切,信息也会对人造成很多负面影响。高等教育应当积极建构"信息与人"的良性互动关系,借助网络平台,加强教育中的人际交往;经由信息网络技术,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活动等。通过"团队合作式小组研讨和演讲"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实互动的结合;在互动参与中接触和感悟理论,实现"理论向信念"的转化。
孙莉萍郭凤志
关键词:信息人信息网络平台高等教育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内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化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武装大众、内化于大众的精神生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使大众在现实生活层面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拥护的...
孙莉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大众利益大众化
文献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制度自觉的内在联动性被引量:1
2017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进程,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实现规律。本研究试图突破现有大众化注重文本教育宣传的传统局限,认为大众化绝非宣传的通俗化,而应以实效性为坐标,以大众通过制度自觉与制度自信达成的制度正义和制度优越性的认同为实现大众化的有效路径。从制度视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刻学理依据,在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同构关系,这为寻求通过"制度认同"达到"主义认同"提供了可能性。认同制度之"善"进而愿意认同制度之理念和主义"之真",对于大众而言更具切近性和可能性。
孙莉萍郭凤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被引量:2
2015年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理论向实践转化和理论实现自身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是确立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大众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定意义上是指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转化形式,对人民群众而言,以制度自信"化大众"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孙莉萍郭凤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论制度自觉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7年
制度自觉是人对自我在制度的性质、价值与发展方面的责任、能力和实践的反思;制度自觉更强调人面对当前制度所做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因此制度自觉是制度自信的认识基础;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培育大众的制度自觉入手。
孙莉萍郭凤志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等教育在职业地位获得中的功能——基于对黑龙江省三所高校学生的实证研究
2014年
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教育对社会结构起到了社会地位生产机制功能,从而自获性因素在地位获得中作用更为显著;冲突理论认为,教育对社会结构起到社会地位再生产机制的功能,而先赋性因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对于黑龙江省三所高校学生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的工作经历、担任学生干部经历等自获性因素以及父亲职业、父亲经济地位、父亲教育程度等先赋性因素对学生的职业地位获得都有重要的影响。
张伟米鸽刘淑娟孙莉萍
关键词: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