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丽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75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姬鼠
  • 5篇高山姬鼠
  • 4篇产热
  • 3篇代谢
  • 3篇树鼩
  • 3篇能量代谢
  • 3篇中缅树鼩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瘦素
  • 2篇蒸发失水
  • 2篇植物
  • 2篇失水
  • 2篇瘦素
  • 2篇能量平衡
  • 2篇高脂
  • 2篇高脂食物
  • 2篇光周期
  • 2篇雌性
  • 1篇动物
  • 1篇对称性

机构

  • 17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昆明市海口林...
  • 1篇昆明动物园
  • 1篇安徽省潜山中...

作者

  • 17篇孟丽华
  • 14篇王政昆
  • 13篇朱万龙
  • 6篇刘春燕
  • 5篇蔡金红
  • 4篇王睿
  • 4篇张浩
  • 3篇柳鹏飞
  • 3篇曹能
  • 3篇高文荣
  • 3篇余婷婷
  • 2篇贾婷
  • 2篇肖彩虹
  • 1篇李晓婷
  • 1篇王蓓
  • 1篇练硝
  • 1篇钮建然
  • 1篇张麟
  • 1篇沐远
  • 1篇孙舒然

传媒

  • 6篇兽类学报
  • 4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绿色科技
  • 1篇中国生态学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雌性高山姬鼠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
为了研究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将成年雌性高山姬鼠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条件下,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身体组成、血清瘦素浓度以及体脂含量等参数。结...
高文荣朱万龙孟丽华曹能余婷婷王政昆
关键词:高山姬鼠光周期高脂食物能量平衡产热
高山植物圆穗蓼的繁殖资源分配被引量:27
2011年
于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附近的一个西向山坡上,以高寒灌丛草甸中海拔不同的4个地点的圆穗蓼为研究对象,分析圆穗蓼的繁殖特征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以探讨高山植物在极端环境下的资源分配策略。结果发现:(1)随海拔升高,圆穗蓼的植株高度先增大后变小,营养器官生物量和繁殖器官生物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但三者与海拔梯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且繁殖分配在4个不同海拔取样地点间差异不显著;(2)个体越大,圆穗蓼分配到繁殖器官的绝对资源比例也显著增加,但在海拔较低的3个取样地点内,繁殖分配随海拔升高呈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高寒灌丛草甸土壤的潜在肥力较高而导致圆穗蓼不存在资源限制有关;(3)圆穗蓼在4个取样地点均存在繁殖阈值,繁殖阈值与海拔的相关性不显著,但仍然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略有降低的趋势,表明海拔较高居群的植株达到开花繁殖需要的营养积累较小。研究表明,由于海北站的土壤肥力较高,4个取样地点的圆穗蓼不存在个体大小依赖性的繁殖分配和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繁殖分配;而高海拔取样地点较低的繁殖阈值表明高山植物的有性繁殖比营养生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强调了有性繁殖对高山植物的重要性。
孟丽华王政昆刘春燕朱万龙
关键词:资源分配海拔梯度青藏高原
云南剑川石龙地区小型哺乳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主要对云南省剑川石龙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石龙地区共分布小型哺乳动物23种,分属4目、7科。调查于2002年—2014年的13年间共布鼠笼171 482个,共捕小型哺乳动物15 338只,捕鼠率为8.94%。其中高山姬鼠7009只,大绒鼠6471只,两者占捕获动物的87.89%,其余21种动物仅占12.11%。大绒鼠和高山姬鼠数量的年间变化差异不显著,但是月份间差异极显著,其中两种鼠类的捕获率较高的月份集中在夏季。4种生境小型哺乳动物的数量差异极显著,其中在室内住家附近区域最少,而在灌丛中分布数量最多。以上结果表明石龙地区的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较丰富,啮齿动物的数量是和其繁殖季节密切相关。
朱万龙张浩孟丽华蔡金红王政昆
关键词:小型哺乳动物种群动态群落多样性
云南不同地区中缅树鼩头骨形态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1
2009年
中缅树鼩为东洋界热带亚热带特有类群。本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分布于滇中高原(禄劝县)和横断山地区(剑川县、丽江市和云龙县)的中缅树鼩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显示头骨侧面和下颌侧面更适宜于区分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经过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形变多集中在鼻骨和臼齿,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头骨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活环境的经度和纬度有关。因此,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从头骨形态上可以区分开来,并且差异仅仅发生在种群水平,这可能反映了其对特定生态环境的形态适应。
贾婷林爱青王睿朱万龙肖彩虹刘春燕孟丽华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中缅树鼩头骨
高山姬鼠幼仔的生长发育和产热特征被引量:4
2010年
根据高山姬鼠幼仔56d的生长资料初步分析了其生长发育规律;用电子天平测量了体重的增长过程;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NST)以及肺皮蒸发失水(Evaporative waterloss,EWL)。依据逻辑斯蒂曲线的拐点,高山姬鼠的体重生长可划分为加速生长相和减速生长相。幼仔的体温在17日龄前逐渐升高,35日龄时接近成体水平;静止代谢率和非颤抖性产热在17日龄前随日龄逐渐增大,17日龄后与体重成异速增长关系,RMR在49日龄时接近成体水平,NST在6日龄内即被激活;蒸发失水在断乳前较断乳后为高。高山姬鼠为典型的晚成性发育动物。高山姬鼠较短的妊娠期、较大的胎仔数、较长的哺乳期与其食物资源较丰富有关。
柳鹏飞张麟王睿朱万龙刘春燕孟丽华王政昆
关键词:高山姬鼠产热
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雌性高山姬鼠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研究光周期和高脂食物对小型哺乳动物能量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将成年雌性高山姬鼠分别驯化于长光照低脂、高脂食物和短光照低脂、高脂食物条件下,7周后测定动物的体重、能量摄入、产热、身体组成、血清瘦素浓度以及体脂含量等参数。结果发现:1)短光照抑制体重增长,降低血清瘦素浓度,增加非颤抖性产热;2)高脂食物使摄入能减少,消化率和体脂含量提高,但未显著影响体重、基础代谢率、非颤抖性产热和血清瘦素浓度;3)血清瘦素浓度与摄入能不相关,但与体脂重量正相关。结果暗示:短光照下瘦素作用敏感性增加和产热能力增强,可能介导了抵抗高脂食物诱导的肥胖。在野外条件下,高山姬鼠能通过能量代谢和产热的适应性调节避免体重的过度增长,有利于降低捕食风险,增强生存能力。
高文荣朱万龙孟丽华曹能余婷婷王政昆
关键词:高山姬鼠光周期高脂食物能量平衡产热
禁食和重喂食对大绒鼠体重、产热和血清瘦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动物行为和生理活动的适应性调节是应对食物资源变化的主要策略。为探讨禁食和重喂食对大绒鼠体重、产热和血清瘦素的影响,测定了禁食和重喂食条件下大绒鼠的体重、体脂重量、静止代谢率、身体组成、血清瘦素含量以及禁食后重喂食期间的摄食量。结果显示:禁食导致大绒鼠体重、体脂重量和静止代谢率显著下降,重喂食后体重和静止代谢率能够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而体脂重量却不能恢复。禁食12h后血清瘦素含量快速下降,重喂食后未能恢复到对照水平。此外,大绒鼠在禁食后重喂食期间摄食量没有补偿性增加,血清瘦素含量与体脂重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些结果很可能反映出大绒鼠能调节自身生理状况以适应短期的能量缺乏,主要通过降低体重、血清瘦素含量和代谢活性器官重量以减少能量消耗。禁食后重喂食时大绒鼠没有摄食过量。血清瘦素的下降早于体重和体脂的下降。
高文荣朱万龙曹能孟丽华王政昆余婷婷沐远郑佳章迪
关键词:大绒鼠禁食体重产热血清瘦素
不同性别中华山蓼的光合特性比较
植物的雄性功能和雌性功能几乎可以在空间任意组合,而雌性和雄性在不同植株(雌雄异株dioecy)的表达方式在被子植物中约占6%。通常情况下,雌株由于需要同化更多的能量差生种子而具有更高的光合能力,但两性植株和单性植株的光合...
杨杰缪应顺孟丽华
关键词:性别光合特性
高山姬鼠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季节性差异被引量:3
2016年
主要研究了不同季节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和蒸发失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季高山姬鼠的热中性区为20~27.5℃,夏季为22.5~27.5℃,高山姬鼠夏季的体重、体温、蒸发失水、蒸发失水与代谢率的比率、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显著高于冬季。冬季的基础代谢率、代谢水产生和蒸发失水比率显著高于夏季。以上结果说明高山姬鼠在冬季热中性区下临界点的转移和代谢率、温度有关,而热中性区上临界点和环境温度无关,说明冬季热中性区下临界点的转移是其适应环境温度变化的一种重要策略;同时在冬季通过降低肺皮蒸发失水量、降低蒸发热散失占总产热的比率等来适应冬季低温干燥的环境。
朱万龙孙舒然陈金龙蔡金红张浩孟丽华王政昆
关键词:高山姬鼠蒸发失水
横断山区中华姬鼠的体温调节和蒸发失水被引量:9
2009年
为探讨中华姬鼠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对该鼠的代谢率、热传导、体温和蒸发失水等生理生态指标随环境温度从-5℃~35℃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华姬鼠的热中性区(TNZ)为20℃~30℃,平均体温为37.2±0.3℃,体温在20℃~30℃范围内维持恒定;基础代谢率为3.17±0.08mlO2/g·h,最大非颤抖性产热为5.99±0.58mlO2/g·h,非颤抖性产热范围(最大非颤抖性产热与基础代谢率的比率)为1.90,平均最小热传导(C。)为0.16±0.02mlO2/g·h℃,热中性区内,中华姬鼠的F值(RMR/Kleiber期望RMR)/(C/Bradley期望C)为1.58±0.10,中华姬鼠的蒸发失水随着温度增高而增加,蒸发失水在35℃达到峰值,为0.10±0.02mgH2O/g·h。这些结果表明中华姬鼠对林地的适应特征是: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相对较低,最小热传导率与期望值相当,热中性区较宽,下临界温度较低;较高的最大非颤抖性产热和非颤抖性产热范围;蒸发失水在体温调节中占一定地位;这些特征与该物种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生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是该物种对横断山区的适应对策。
李晓婷王睿王蓓孟丽华刘春燕王政昆
关键词:中华姬鼠能量代谢体温调节基础代谢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