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丽丽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儿童
  • 10篇细胞
  • 7篇淋巴
  • 7篇急性
  • 7篇白血
  • 7篇白血病
  • 6篇淋巴细胞
  • 5篇淋巴细胞白血...
  • 5篇患儿
  • 4篇化疗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3篇肿瘤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化疗后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儿童恶性肿瘤

机构

  • 18篇郑州市儿童医...

作者

  • 18篇宋丽丽
  • 17篇毛彦娜
  • 17篇刘炜
  • 16篇李彦格
  • 11篇管玉洁
  • 7篇周建文
  • 5篇高海丽
  • 4篇田亮
  • 3篇包丰昌
  • 2篇李慧霞
  • 2篇张红梅
  • 2篇赵瑞
  • 1篇赵丽颖
  • 1篇邹旭凤
  • 1篇贾国存
  • 1篇刘俊闪
  • 1篇季彦格

传媒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药物评价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6
  • 6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10例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的临床分析阐明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0例JM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中发热7例,肝大8例,脾大9例,皮疹4例,白细胞中位值45.30×109/L,血红蛋白中位值83 g/L,血小板中位值25×109/L,外周血见原始幼稚者8例。8例JMML行HbF检查均增高。10例行JMML相关基因检测,3例阳性。结论:JMML临床以发热、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多有白细胞增高,HbF增高,基因有助于诊断,误诊率高,预后不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唯一可以治愈本病的方法。
高海丽毛彦娜李彦格刘炜赵丽颖赵瑞宋丽丽
关键词:幼年型
大剂量地塞米松间断冲击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儿童慢性ITP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大剂量地塞米松间断冲击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对儿童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慢性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地塞米松30 mg/(m2·d)口服,连用4 d为一疗程,连用4疗程,同时给予免疫球蛋白单次0.8~1 g/(kg·d)静点,连用2 d;对照组20例,免疫球蛋白0.8~1 g/(kg·d)静点,连用2 d。比较二组间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近期总有效率为65%,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为4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远期总有效率为45%,对照组远期总有效率为1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实验组仅有1例出现库欣综合征;感染率为1.5%,对照组感染率为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间断冲击联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疗法不是对所有的慢性ITP患儿均有效,但可作为慢性ITP患儿的二线治疗方案。
宋丽丽毛彦娜管玉洁李彦格刘炜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
21三体综合征并发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2013年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临床上罕见的疾病,国内诊断率较国外低,分析原因可能是对该病缺乏认识。而21三体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白血病的风险是普通患儿的20倍,尚有资料显示21三体综合征患儿一旦患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3者为AMKL。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实例来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儿并发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因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管玉洁宋丽丽刘炜李彦格
关键词:21三体综合征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度分层分析
: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第33天和12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提高儿童B-ALL的危险度分层认识.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院初治的121例B-ALL患儿,根据...
刘炜周建文董慧李彦格李慧霞毛彦娜宋丽丽包丰昌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危险度分层
1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检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分析重症手足口患儿病原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及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郑州市儿童医院170例重症手足口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0例中检测阳性142例(81.76%),其中EV71阳性117例(68.8%),CA16阳性4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1例,无EV71和CA16均呈阳性者;3岁以下者144例,占本组患儿的84.7%,EV71阳性者占3岁以下患儿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总数的83.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EV71为其优势毒株,也是本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病原。
宋丽丽管玉洁毛彦娜刘炜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原体
儿童恶性肿瘤化疗后相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总结与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儿童恶性肿瘤化疗后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11年5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期间82例肿瘤死亡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对其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中感染相关死亡58例,原发病死亡16例,出血相关4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例,肿瘤崩解综合征2例。死亡病人中白血病54例,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25例,淋巴瘤3例。本组资料中感染相关死亡占所有死亡原因的首位,患儿化疗后白细胞<1.0×109/L时,感染发生机率明显增高,与白细胞>1.0×109/L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26,P=0.000)。在明确的病原学中革兰氏阴性菌占13例,真菌感染10例,革兰氏阳性菌3例。结论:感染是导致患儿化疗后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原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为主,早期积极、合理、有效的应用抗生素,及时联合抗真菌治疗对于降低患儿化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毛彦娜刘炜李彦格宋丽丽周建文管玉洁
关键词:肿瘤儿童化疗
重症、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的检测,分析病情不同严重程度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男性正常、重症组、危重症组三组的总T细胞百分比、Th细胞百分比、Ts细胞百分比、NK细胞百分比、Th/Ts比值、B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正常、重症组、危重症组三组的总T细胞百分比、Th细胞百分比、Ts细胞百分比、Th/Ts比值、B细胞百分比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重症组与危重症组总T细胞、Th细胞及B细胞比较,女性正常儿童组与重症组Th/Ts比较,男性正常儿童与为重症组Ts细胞比较,女性正常儿童组与危重症组Ts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的正常组与重症组、正常组与危重症、重症组与危重症组其余各项征指标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MD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且随着疾病进展,CD4+/CD8+T细胞比值呈进行性下降趋势,甚至倒置。
宋丽丽管玉洁毛彦娜李彦格
关键词:手足口病淋巴细胞亚群
格列卫治疗儿童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9例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评价格列卫治疗儿童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cute lymphoblastic leukaemia,Ph^+ALL)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我院血液肿瘤科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确诊的9例Ph^+ALL患儿,于诱导治疗后开始口服格列卫340 mg/m^2·d,30 d为1疗程,每次于饭后0.5 h口服,观察格列卫治疗后Ph^+ALL患者遗传学缓解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9例患儿口服格列卫后均达到遗传学缓解,缓解率100%(9/9),随访2~4年,中位数时间18个月时的总生存率67%。其中2例于治疗后13个月复发放弃治疗,1例于治疗后6个月复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在服药后16周(中位时间约3~4周)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其中7例(78%)出现贫血,5例(56%)出现血小板减少,6例(67%)出现白细胞减少,3例(33%)为全血细胞减少,4例(44%)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2例(22%)有肌肉疼痛,予以减量或停药后均可恢复正常。结论:格列卫治疗儿童Ph+ALL不仅有效而且安全。
毛彦娜刘炜李彦格田亮宋丽丽
关键词:格列卫儿童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对6-巯基嘌呤耐受性的差异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在维持化疗期间对6-巯基嘌呤(6-MP)的耐受性,为进一步研究6-MP耐受性差异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规范应用2006年全国ALL统一化疗方案的标准危险ALL患儿30例,均处于骨髓缓解期,维持化疗时间≥3个月,记录患儿服用6-MP后的外周血变化,并及时记录其调整用量的时间。结果 30例患儿6-MP维持化疗时间3~16个月,其中10例(33.3%)完成标准剂量全疗程,无骨髓抑制发生,未继续增加或减少6-MP的剂量;8例(26.6%)患儿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对6-MP重度不耐受,平均停药5d,减为标准剂量的2/3后维持治疗;12例(40.0%)患儿出现轻度不耐受,减为标准剂量的1/3~1/4维持治疗。30例患儿随访至2010年1月1日,均处于无病生存状态,无因感染死亡病例,目前无复发病例。结论 ALL患儿不同个体间6-MP的耐受性差异较大,临床需要根据血常规调整6-MP剂量,确保安全用药,分析ALL患儿6-MP个体耐受差异的原因,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毛彦娜李彦格刘炜管玉洁宋丽丽高海丽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巯基嘌呤儿童耐受性
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IPA患儿96例,根据应用抗真菌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伏立康唑组40例、两性霉素B组30例和卡泊芬净组26例。回顾性分析96例患儿影像学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并比较3组患儿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96例IPA患儿中,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节段性肺实变45例(46.9%),多发或单发结节阴影38例(39.6%);血清半乳糖(GM)连续2次阳性72例(75.0%)。与卡泊芬净组(69.2%,18/26)比较,伏立康唑组(95.0%,38/40)与两性霉素B组(86.7%,26/30)治疗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伏立康唑组治疗有效率虽然高于两性霉素B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性霉素B组比较,伏立康唑组、卡泊芬净组患者高热、寒战、低钾血症、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伏立康唑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1.5±1.0)d]显著短于卡泊芬净组[(7.0±1.5)d](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IPA患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退热快。
毛彦娜田亮刘炜李彦格刘俊闪宋丽丽包丰昌周建文张红梅
关键词:儿童侵袭性曲霉菌病伏立康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