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锁髓内钉治疗48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我科48例股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患者的临床病历,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48例股骨干骨折患肢术后随访6—19个月,骨折对位理想;骨折平均愈合18.6±4.3周;骨性愈合45例,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1例锁钉断裂,1例主钉断裂合并感染;Hohl膝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89.58%。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确切,具有内固定稳定、固定牢固、小切口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若术中注重远端锁钉的固定,能够成为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术式。
- 宋善新牛东田周果
-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股骨干骨折
- 对比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对比观察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跨伤椎固定,实验组行经伤椎固定。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JOA为(23.4±1.8)分,VAS为(2.6±0.8)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后与手术前伤椎前后缘之差,以及半年后测量值与术后前后缘之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跨伤椎固定相比,采用经伤椎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宋善新
-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
- 组合式骨外固定架在骨科临床的应用被引量:2
- 2003年
- 骨外固定架是将上、下骨折段穿针,在皮外将所穿针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从而达到骨折两端良好的对位和固定目的.
- 石光越李志挺袁旭有宋善新牛东田
- 关键词:四肢骨折组合式外固定架骨折复位
- 后路短节段固定加经椎弓根通道植骨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被引量:2
- 2014年
- 对38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通道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分析手术前、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伤椎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提高2级者12例,提高1级者20例,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84.21%(32/38);术后1周末和1年末与术前比较,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均明显提高,脊柱后凸Cobb角明显降低,术后1周末与1年末比较,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伤椎后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未见明显变化。
- 宋善新肖飞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植骨术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
- 2008年
- 目的介绍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1999年4月至2008年4月,对踝部、后足部软组织缺损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1~72岁,平均38岁。软组织缺损部位:踝部6例;后足8例。缺损原因:外伤,12例;慢性溃疡2例,合并骨质及肌腱外露者11例,合并感染者3例。均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切取皮瓣范围5cm×6cm~1cm×18cm。结果术后1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及植皮后创面二期愈合。术后14例皮瓣经2~21个月随访,均有一定程度的感觉恢复,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质地良好,手术切取操作简便,成活率高,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宋善新石光越袁旭有林华波牛东田
- 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
- 局部双蒂指动脉皮瓣
- 2003年
- 目的:探讨一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局部双蒂指动脉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26例52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二点辨别觉5~8mm,感觉>S_4,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运丰富,切取 简单且成活率高,不损伤手指主要动脉,能有效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恢复指端皮肤精细感觉。
- 石光越宋善新娄宏亮
- 关键词:指端软组织缺损修复术
-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应用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方法根据拇指尺背侧动脉的解剖特点,于拇指尺背侧和掌指关节处设计皮瓣,拇指尺背侧距指背正中线1.0 cm的纵行线为皮瓣轴心线。旋转点距甲上皮约2.5 cm处。切取的皮瓣内含拇指尺背侧神经,以便重建感觉。应用该术式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共12例。皮瓣面积3.0 cm×1.5 cm^4.0 cm×2.5 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12例均得到随访。修复后的指端外观良好,质地柔软、耐磨,无明显触痛,静止两点辨别觉达3.0~5.5 mm。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术式不损伤手指主要血管、神经,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重建的指腹感觉恢复满意。
- 宋善新石光越袁旭有林华波李仁峰
- 关键词:拇指外科皮瓣
- GSH加筋膜瓣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并膝关节僵直
- 2005年
- 目的:推荐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并膝关节僵直的手术方法。方法:取膝关节前外侧切口,于膑上8cm设计深筋膜瓣,打开关节腔,充分松解关节屈曲达90度以上,去除原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钻通髓腔,骨折复位,髁间窝开孔,打入GSH,断端植入自体松质骨,屈膝90度位,旋转筋膜瓣,覆盖股骨外侧踝,闭合深筋膜层。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8月内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屈曲达100度以上。结论:GSH加筋膜瓣技术是一种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并膝关节僵直的有效方法。
- 宋善新石光越李志挺袁旭有牛东田
- 关键词:股骨髁上骨不连膝关节僵直手术方法
- 应用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高龄(7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体会
- 采用小切口应用拉力螺钉治疗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12例的体会。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最小75岁,最大93岁,平均年龄84岁。骨折部位左侧8例,右侧4例。头下型1例,头颈型3例,颈中型5例,基底型3例。本组12例高...
- 石光越宋善新李志挺
- 探讨微创脊柱创伤手术的效果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脊柱创伤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放手术,研究组给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等,评价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低于后者(P<0.01),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疼痛低,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脊柱创伤症的理想方法。
- 宋善新
- 关键词:微创脊柱创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