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艳
-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川崎病患儿经颅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
-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脑血流变化特点.方法: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将川崎病患儿分为两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方法观察脑血流异常率及脑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组患儿脑血流异常率明显升高(P=0.001)。合并冠...
- 宋红艳贺建新张锡沛钱素云张成晔伊河华
- 关键词:川崎病超声检测脑血流儿童患者
- 文献传递
- 婴儿静脉输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依从性与护理干预治疗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婴儿静脉输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特点,探讨实施预防和干预治疗,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方法 2014年2月1日-2014年5月31日,在门诊输注阿奇霉素治疗的69例婴儿,观察记录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技术干预治疗,总结依从性变化和干预治疗效果。结果 50例(73%)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其中临床表现哭闹33例(66%),呕吐24例(48%),面色不好11例(22%),嗜睡8例(16%)穿刺局部出现红斑和或红疹5例(10%),非穿刺部位皮肤出现少许红疹3例(6%);其中20例(40%)患儿出现1种表现,14例(28%)患儿同时出现2至3种表现。其中49例从全部依从性下降为部分依从性,采取护理干预治疗后,49例恢复完全依从性,顺利完成输注治疗,1例完全不依从而放弃治疗。结论婴儿输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及时护理技术干预,可提高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和输注治疗成功率。
- 张英宋红艳史强
- 关键词:婴儿静脉输注阿奇霉素依从性
- 川崎病患儿脑血流变化特点
- 宋红艳钱素云张锡沛张成晔尹和华
- 儿科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
- 我院门急诊输液室承担门急诊各科病人的输液工作,从2006全年至2009年6月平均每日的输液量为1200~2900人次。而承担这些护理工作的护士只有60人,因此,在病人多流动性大和环境嘈杂、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如何防范门...
- 李清华耿荣宋红艳
- 文献传递
- 低钙血症与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与低钙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致颅内出血90例(Ⅰ组),同期住院的晚发型VKDB无颅内出血23例(Ⅱ组)。入院时,查头颅CT,检测血钙水平、血电解质、血小板。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发型VKDB致颅内出血患儿中低钙血症发生率高,预防低钙血症有利于减低此病的发病率。
- 宋红艳贺建新张锡沛张成晔付利民
- 关键词:颅内出血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低钙血症
-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8年
- 晚发型Vit K缺乏症(VKD)是1~6个月婴儿颅内出血的主要原因,亚洲地区发病率较欧美地区高,我国是高发病率国家之一。92%患儿出现晚发型VKD并发颅内出血,多为多部位出血,病死率为22%。因该病发病过程具有隐蔽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存活者常留有智力障碍、肢体瘫痪、脑性瘫痪、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预防晚发型VKD是儿科临床工作重点之一。欧美国家、印度、日本等国家的学者对晚发型VKD进行了广泛研究。现从其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高危因素、临床及实验室特点、预后及国内外预防原则、预防用药、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晚发型VKD并颅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 宋红艳钱素云
- 关键词:颅内出血婴儿
-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发病的高危因素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以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及神经内科收治的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致颅内出血90例(Ⅰ组),同期住院的晚发型VKDB无颅内出血23例(Ⅱ组)。入院12h内,查头颅CT,检测血钙水平、肝功能、血钠、血糖、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出生情况、喂养方式、近期腹泻、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低钙血症、血糖异常、低钠血症、肝功能异常10项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Ⅰ组与Ⅱ组比较,低钙血症、近期腹泻、肝功能异常有显著性差异(Pa<0.01),OR值分别为6.662、8.092、12.895;晚发型VKDB伴低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近期腹泻的的患儿颅内出血的风险高,分别是血钙正常、肝功能正常、无腹泻的晚发型VKDB患儿的6.662、8.092、12.895倍。结论低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近期腹泻是晚发型VKDB致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防止低钙血症有利于预防晚发型VKDB致颅内出血。
- 宋红艳钱素云张锡沛
- 关键词:颅内出血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低钙血症肝功能异常腹泻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回顾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 回顾性研究单中心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中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PICU中PID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明确1例,高度怀疑4例;起病年龄1~132个月,平均36.4个月;入院主诉为发热伴上呼吸道症状为主;感染性疾病为脓毒血症4例(1例铜绿假单胞菌),肺炎4例(非主要表现),双侧化脓性中耳炎1例(铜绿假单胞菌),慢性腹泻病伴重度营养不良1例.高IgM综合征明确4例,其中1例为基因诊断,高度怀疑2例;起病年龄4~60个月,平均18.4个月;诊断年龄4~186个月,平均62个月;入院主诉主要为咳嗽伴发热和腹泻;感染性疾病肺炎6例,1例重症肺炎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间质性肺炎伴呼吸衰竭.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明确9例,1例明确基因诊断为X-SCID;起病年龄2~7个月,平均4.1个月;入院主诉主要为咳嗽伴发热,其他为腹泻、肝脾大、面色黄;感染性疾病脓毒症6例(1例肝脓肿,1例怀疑肝脓肿),肺炎6例(1例伴ARDS,1例伴呼吸衰竭),腹泻2例(1例伴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1例.慢性肉芽肿病高度怀疑2例;平均起病年龄1个月;入院主诉发热、咳嗽、腹泻;感染性疾病为败血症2例,肺炎2例,感染性休克1例,多脏器衰竭1例.最近5年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既往7年的检出率(20/2).结论 随着认识水平提高,PICU中PID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对重症感染患儿,需注意基础疾病PID的可能,针对原发病进行合理治疗可能会提高治愈率.
- 廖琨宋红艳
-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高IGM综合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
- 11例儿童肺胞子菌肺炎的临床分析
- 廖琨钱素云高恒淼将迎佳宋红艳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被引量:25
- 2001年
- 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和博利康尼雾化溶液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 ,对 15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进行布地奈德 (0 .5mg/ml)加博利康尼雾化溶液 (2 .5mg/ml)雾化吸入治疗 ,另 18例用甲基强的松龙 (1~ 2mg/kg)静点加博利康尼雾化溶液 (2 .5mg/ml)吸入治疗 ,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 6 0 %和 77.78% ,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博利康尼雾化溶液联合应用与静点甲基强的松龙加雾化吸入博利康尼雾化溶液疗效相同。
- 宋红艳崔玉涛刘世英
- 关键词:婴幼儿哮喘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