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苦参素治疗慢性HBeAg阴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对比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苦参素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持久治疗效果。方法设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苦参素为治疗组,单用拉米夫定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完全应答率93.3%。单用拉米夫定组60%,两组比较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完全应答率76.6%.对照组33.3%,P〈0.01。随访一年时完全应答率为53.3%,对照组完全应答率23.3%,P〈0.025。两组完全应答率比较差异显著。随访1年时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正常率53.3%,对照组肝纤维化指标正常率23.3%,P〈0.02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苦参素治疗能提高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持久治疗效果。
- 车金玲王晓丰高孝忠邵春忠乔秀丽宋振河岳静
- 关键词:胸腺肽拉米夫定苦参素
- 不典型临床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15例误诊分析
- 2001年
- 岳静徐伟丽
-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病例分析
- 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至2008年1月45例SAP患者,其中行腹腔灌洗治疗23例,采用双导管置入腹腔灌洗治疗,与同期未行腹腔灌洗的22例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腹腔灌洗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较未灌洗组明显缩短(P〈0.01)。APACHEII评分较未灌洗组明显改善(P〈0.05)。腹腔灌洗组急性肾衰、ARDS、休克、感染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未灌洗组(P〈0.05)。腹腔未灌注组病死率(27.3%)显著高于腹腔灌注组(P〈0.01)。结论及时行腹腔灌洗是提高SAP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 岳静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灌洗
- 126例胃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 2 0 0 2年度胃镜检查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早期胃癌的诊断方法及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 ,通过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进行诊断。结果 1年中发现胃癌 12 6例 ,早期胃癌仅 3例 ,112例胃癌做过Hp检查 ,38例阳性占 34% ,3例早期胃癌Hp均阳性 ,胃癌以 5 0~ 6 0岁为高发年龄。结论 早期胃癌诊断率较低 ,原因可能 :早期胃癌无症状或症状不特异 ;病人缺乏早期就诊意识 ;病人不愿意接受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敏感性仅 81% ,有必要发展新的诊断技术以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
- 乔秀丽车金玲岳静高孝忠王玉莲
-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检查HP自体荧光
- 生长激素与生长抑素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4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死亡原因多为继发的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生长激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能明显改善SAP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就此作一探讨.
- 岳静张文俊
- 关键词: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联合用药重症急性胰腺炎
- 硫酸镁与环磷酰胺伍用治疗支气管哮喘15例疗效观察
- 1998年
- 硫酸镁与环磷酰胺伍用治疗支气管哮喘15例疗效观察范振芹王孝贞*岳静(威海市立医院内科264200,*邹平县结防所)关键词硫酸镁;环磷酰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尤其是顽固性哮喘的治疗比较棘手。我院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0月应用硫酸镁与环磷酰...
- 范振芹王孝贞岳静
- 关键词:硫酸镁环磷酰胺支气管哮喘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 2005年
-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排便情况、腹痛明显好转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明显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腔积液吸收时间、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别。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肠鸣音明显恢复时间,腹腔积液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西医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SAP可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王晓丰高孝忠岳静
- 关键词:胰腺炎中西医结合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 高孝忠褚衍六王晓丰乔秀丽岳静刘奉官群业
-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我国目前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一般不足10﹪。因此早期胃癌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检出是胃癌防治的关键。目前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及镜下取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普通胃镜下活检具有一定的局限...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
- p53、CD34、Ki-67、NF-κB及TGF-β1蛋白表达与小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p53、CD34、Ki-67、NF-κB及TGF-β1蛋白表达与小肝癌根治切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小肝癌组织及50例癌旁肝组织病理切片p53、Ki-67、CD34、NF-κB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p53、CD34、Ki-67、NF-κB及TGF-β1在小肝癌组织的表达比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5)。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相比,p53、Ki-67、CD34及TGF-β1表达增加(P<0.05),而NF-κ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p53与TGF-β1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p53、CD34、Ki-67及TGF-β1与小肝癌的复发有关,p53、TGF-β1对其复发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预测小肝癌根治切除术后的复发。NF-κB与小肝癌的复发无关。
- 苏秀峰岳静乔秀丽徐翠兰李军孙政勤邵春忠
- 关键词:P53CD34根治切除术
- 术后胃轻瘫肠内营养及镜下置管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与静脉营养对胃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及探讨胃镜下放置营养管的方法。方法17例胃轻瘫患者,6例行全静脉营养,11例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其中5例7次放置鼻空肠营养管,8例用鼻胆管经胃镜活检孔道放置代替鼻空肠管。结果11例EN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5±0.95)d,较6例全静脉营养(26±2.65)d,明显缩短,t检验P<0.001。两种置管方法操作时间鼻空肠管(49.0±7.0)min和“鼻胆管”(5.5±1.2)min,两者比较t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瘫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比静脉营养能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病人术后康复极为有利。内镜下放置鼻胆管代替鼻空肠管能明显缩短放置时间,且操作容易,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
- 乔秀丽高孝忠刘洁王晓丰岳静
- 关键词:胃轻瘫肠内营养镜下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