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孟祥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番茄
  • 3篇微型番茄
  • 3篇基因
  • 2篇植物
  • 2篇融合基因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茄红素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番茄
  • 2篇转基因植物
  • 2篇模式植物
  • 2篇基因植物
  • 2篇根系
  • 2篇果实
  • 2篇果实品质
  • 2篇过表达
  • 2篇番茄红素
  • 2篇番茄红素含量
  • 1篇优质新品种

机构

  • 8篇南开大学

作者

  • 8篇崔孟祥
  • 7篇王宁宁
  • 4篇李鹏丽
  • 4篇张茹
  • 3篇冯晓星
  • 3篇常立
  • 2篇林景瑜
  • 2篇李晔
  • 1篇李晔
  • 1篇金凤

传媒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 1篇2006年中...
  • 1篇2006中国...
  • 1篇中国农业生物...

年份

  • 4篇2007
  • 4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番茄LeCOP1LIKE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对人类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增加番茄红素的摄入量能有效地降低多种慢性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病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番茄红素,番茄果实及其制品是人类摄取番茄红素的主要来源。因此利用生...
崔孟祥
关键词:番茄类胡萝卜素MICRO-TOM农杆菌介导
文献传递
根系特异性过表达高亲和铵转运因子可以显著提高微型番茄Micro-Tom的抗低氮能力和果实品质
<正>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向土壤中施用大量肥料,不但需要大的经济投资,还会造成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极大地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农作物对土壤中微养分(micmnutrient) 的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已...
张茹李晔崔孟祥常立冯晓星刘仲齐王宁宁
文献传递
高亲和铵转运因子融合基因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高亲和铵转运因子融合基因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拟南芥根系特异性表达基因AtPRP3的启动子和高亲和氨转运因子基因AtAMT1;1,构建了融合基因AtPRP3-AtAMT1;1,并成功地...
王宁宁张茹林景瑜李鹏丽李晔崔孟祥
文献传递
LeCOP1LIKE基因的克隆、反义构建及微型番茄的转化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报告利用EST筛选结合RT-PCR的方法从番茄中克隆了LeCOP1LIKE基因的1 060 bp cDNA片段,并利用其非保守域构建反义RNA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LeCOP1LIKE基因的反义RNA表达载体转入微型番茄Micro-Tom,获得了10株反义LeCOP1LIKE转基因微型番茄。RT-PCR分析表明其中4个转基因株系中的LeCOP1LIKE表达被显著抑制,并发现抑制LeCOP1LIKE基因的表达导致转基因番茄的株高下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增加。并且明显抑制转基因种子的发育。这些实验结果证明了LeCOP1LIKE基因为番茄发育过程中光形态建成的抑制因子。
崔孟祥李鹏丽刘仲齐金凤常立冯晓星王宁宁
加工番茄UC82B中LeCOP1-LIKE基因的克隆和反义抑制
<正>番茄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伴随番茄红素能有效地降低多种慢性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病率等重要生理功能的发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研究成为类胡萝卜素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对番...
崔孟祥李鹏丽冯晓星王宁宁
文献传递
高亲和铵转运因子融合基因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高亲和铵转运因子融合基因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拟南芥根系特异性表达基因AtPRP3的启动子和高亲和氨转运因子基因AtAMT1;1,构建了融合基因AtPRP3-AtAMT1;1,并成功地...
王宁宁张茹林景瑜李鹏丽李晔崔孟祥
文献传递
农杆菌介导的大型番茄的转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农杆菌介导的对大型番茄进行基因转化的方法。该发明以子叶作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番茄转化,适用于各种大型番茄,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该方法很好地克服了以往大型番茄转化中容易出现的外植体易褐化,生芽...
王宁宁崔孟祥
文献传递
根系特异性过表达铵转运因子可以提高微型番茄Micro-Tom的抗低氮能力和果实品质
<正>现代农业生产需要向土壤中施用大量肥料,不但需要大的经济投资,还会造成对地质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极大地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农作物对土壤中微养分 (micronutrient)的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
张茹常立刘仲齐崔孟祥王宁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