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建垣

作品数:41 被引量:95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5篇沙地
  • 18篇科尔沁沙地
  • 10篇土壤
  • 9篇玉米
  • 7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4篇蒸散
  • 4篇蒸散量
  • 4篇植物
  • 4篇土壤水分
  • 4篇农田
  • 4篇作物
  • 4篇小麦
  • 3篇性状
  • 3篇沙丘
  • 3篇水势
  • 3篇作物蒸散量
  • 3篇参考作物
  • 3篇参考作物蒸散
  • 3篇参考作物蒸散...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济南市气象局

作者

  • 41篇崔建垣
  • 22篇李玉霖
  • 17篇张铜会
  • 15篇赵哈林
  • 11篇赵学勇
  • 4篇苏永中
  • 4篇张继义
  • 3篇左小安
  • 3篇云建英
  • 3篇李玉强
  • 3篇岳祥飞
  • 3篇王少昆
  • 3篇唐霞
  • 2篇连杰
  • 2篇张金文
  • 2篇王新源
  • 2篇苏延桂
  • 2篇拓万全
  • 2篇曹孜义
  • 2篇杨甲定

传媒

  • 15篇中国沙漠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7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沙尘和非沙尘天气降尘的粒度特征比较被引量:24
2006年
选择兰州市典型沙尘天气和非沙尘天气收集两类降尘,并对其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两种类型降尘粒度特征差别明显。总体上看沙尘天气和非沙尘天气降尘都以粉砂为主,但沙尘天气降尘粒度比非沙尘天气降尘偏粗,分选更差。非沙尘天气降尘粒度频率曲线呈双峰态分布。而沙尘天气降尘则呈单峰正偏态分布特征,说明沙尘天气沉降物来源比较单一。沙尘天气和非沙尘天气降尘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兰州黄土的十分相似,说明现代降尘是地质时代风尘活动的继续,现代风积作用仍在进行。而它们粒度参数之间的差异可能与降尘堆积物的粘土化过程有关。
李玉霖拓万全崔建垣
关键词:粒度特征沙尘天气降尘
风对科尔沁地区几种常见作物幼苗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以科尔沁地区4种常见作物——玉米(Zea mays)、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豆(Glycine max)和绿豆(Vigna radiata)为对象,采用便携式风洞对4种作物幼苗进行不同吹风强度(4和8m.s-1)和吹风时间(0、30、60、90和120min)处理,并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测定作物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s)的变化,以研究这4种作物幼苗对风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4种作物幼苗的Pn和Gs均随着风速的增大和吹风时间的加长而显著降低;在4m.s-1风速下,4种作物的Pn和Gs分别降低了3.3%~74.4%和10.9%~51.3%;在8m.s-1风速下,4种作物的Pn和Gs的降幅分别为30.8%~81.0%和48.3%~88.0%;在吹风条件下,除小麦,其他3种作物的Ts上升,而且在8m.s-1风速处理下的上升幅度均小于在4m.s-1风速下的上升幅度;4种作物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在不断吹风过程中逐步降低,从而增加了对植物的干燥作用。
唐霞崔建垣曲浩李熙萌
关键词:作物幼苗生理响应
兰州市沙尘和非沙尘天气沉降物的化学特性比较被引量:13
2006年
选择兰州市典型沙尘和非沙尘天气收集两类降尘,并对其元素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兰州非沙尘和沙尘天气沉降物中含量较高的主要元素分别为Si、Ca、Al、Fe和Si、K、Ca、Al,含量最低的主要元素均是Ti;含量较高的微量元素是Mn、Ba、Zn、Sr和Mn、Ba、Sr、Zr,含量较低的微量元素均是Nb、Co、Y、As;兰州非沙尘和沙尘天气沉降物中主要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排序差异较小,但是两种样品同种元素的丰度值存在较大变异,说明两种沉降物的来源有一定的差异。兰州非沙尘天气沉降物中Si、Fe、Mg、K、Na、Ti、V、Mn、Co、Ni、Rb、Sr、Y、Zr、Nb等元素主要来自于地壳源,Ca、Cr、Cu、Ba、Pb、Zn、As等元素与本地的人类污染活动有关,其中Pb、Zn、As是兰州重要的污染元素。沙尘天气沉降物中多数元素来自于外地入侵的沙尘,部分元素如Pb、Zn、As、Cu、Cr、K、Ni可能源于沙尘天气长距离传输途中矿物气溶胶与沿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混合。
李玉霖拓万全崔建垣
关键词:沙尘天气沉降物
科尔沁沙地灌溉与施肥对退化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40
2008年
在科尔沁沙地典型退化草地上开展了裂区组合设计的灌溉与施肥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土壤储水量受降水量的影响强烈。由于受到干旱气候和灌溉量的影响,灌水仅对地表0~30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有作用,对深层土壤的含水量没有作用。灌溉和施肥对沙地退化草地的植物生物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灌溉处理中,灌溉90mm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28.3g/m^2),施肥处理中,每hm^2施600kg氮肥试验区的植被生物量为最高(147.3g/m^2)。灌溉90,60,30mm和对照试验区的植被耗水量分别为379.00,349.90,313.20和293.50mm。与其相应的水分利用率分别为0.28,0.38,0.34和0.35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的基本耗水量为294mm。
张铜会赵哈林李玉霖崔建垣韩天宝张华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水分利用率灌水施肥生产力
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被引量:47
2005年
对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结构和土壤水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年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3 0 0cm深层的土壤水分已基本耗竭,而且整个生长季还在持续减少,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补给;林木生长衰弱,平均高仅3 59m ,平均胸径5 77cm ,并出现大量枯梢;林木生长已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严重制约,林分开始衰败;林下草本层发育良好,盖度较高。研究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在不适宜的密度下造成群落结构与环境条件不相适应,存在着由乔木植被向草本植被演替的规律,对人工林群落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指出通过密度控制、树种选择等措施可以进行调整,延缓土壤水分的耗竭速度,提高林分的稳定性。要建立稳定性更高和维持时间更长的人工林,从根本上改变草本植被代替乔木植被的规律,需要借鉴天然稀树草原植被的乔木密度,大幅度降低人工林的密度。在有地下水存在和植物可以利用的情况下,人工林的稳定性可以维持一个世代甚或更长。
张继义赵哈林崔建垣张铜会赵学勇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
继代十七年的玉米花粉胚性细胞系的异常核和异常分裂观察被引量:9
1997年
对继代17年的玉米花粉胚性细胞系核形态和细胞分裂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异形核细胞比率增加,异形核类型和异常分裂增多。分析认为异形核和异常分裂现象出现和增多是导致胚性细胞系分化率降低、异形分化和非整倍体细胞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来自玉米农家种“八趟白”的部分胚性细胞系能长期保持倍性稳定和胚胎发生并再生,与不断挑选和继代培养中不加2,4-D有关。
张金文曹孜义崔建垣
关键词:玉米胚性细胞系继代培养
小叶锦鸡儿根系生长对土壤水分和氮肥添加的响应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微管法结合内生生长袋方法,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成龄小叶锦鸡儿灌木根系生长动态、根系分布及细根生产对旱季补水和氮肥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旱季补水,氮肥添加和"水+氮"处理均增加了微管表面的根长密度和细根生产,但只有氮肥添加和"水+氮"对根长密度和细根生产(0~20cm)有显著影响。在旱季,旱季补水、氮肥添加及"水+氮"均没有显著增加根长密度;在雨季,氮肥添加显著增加了根长密度,同时促进了根系在土壤深层的分布。说明在低氮土壤中,当土壤水分适宜时,提高土壤氮肥有效性有助于沙地灌木的根系生长,提高灌木人工林的稳定性。
黄刚赵学勇苏延桂黄迎新崔建垣
关键词:根长密度细根生产微管土壤水分
近40a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及其与土地沙漠化的关系——以科尔沁沙地为例被引量:100
2000年
近 40 a来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科尔沁沙地的气候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90年代和 6 0年代相比 ,年均气温升高 0 \^5~ 1.2℃ ,气温波动性减小 43.0 %~ 6 1.0 % ;年均降水量增加 5 0~ 6 7mm,年降水变异系数增大 2 0 %~ 5 0 % ;年均蒸发量下降 16 .7% ;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其中升温主要发生于冬季 ,降水增加主要发生于春夏两季。近 40 a来 ,该区沙漠化呈明显发展趋势 ,其中从 5 0年代末到 80年代末 ,沙漠化面积由 32 92 5km2 增加到 71884km2 ,年均发展速度高达 3.94% ,虽然到 90年代其年均发展速度降到 1.2 % ,但总面积却扩展了86 73km2 。降水的增加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和农业的发展 ,但也容易导致大面积垦荒的发生 ,进而引起沙漠化急剧发展。因此 ,在严禁滥垦草原的同时 ,要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加强植被的保护和建设。
赵哈林张铜会崔建垣李玉霖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气候变化沙漠化
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分布及其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8
2005年
以科尔沁沙地草地植被不同恢复程度的 6个群落类型为对象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克隆植物的分布及其对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 ,克隆植物 (主要是密集型克隆植物 )对群落环境的改变和群落生态功能的维持起主导作用 ,但克隆植物在群落中过高的优势度有可能导致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的下降。恢复梯度上密集型克隆植物的重要值始终高于游击型克隆植物 ,说明密集型克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群落环境的改造能力更强。
张继义赵哈林崔建垣李玉霖苏永中
关键词:克隆植物沙地植被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群落生态
科尔沁沙地风沙土地温特征及其分析被引量:9
2000年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 3种类型风沙土中地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有植被覆盖和裸露地表条件下地温的关系探讨。结果表明 :1地温随时间进程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 ,随深度加深地温日变化振幅按指数规律减小 ;2半固定风沙土的浅层 (5~ 2 0 cm)地温略高于流动风沙土和固定风沙土 ,尤其表现在地温达到最大值时 ;3流动风沙土土壤热扩散率 λ较大 ,固定风沙土土壤热扩散率 λ较小 ;4有植被覆盖的风沙土中平均地温略高于裸露地表下的平均地温。
李玉霖崔建垣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风沙土地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