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义善

作品数:45 被引量:37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坡面
  • 9篇降雨
  • 9篇产沙
  • 8篇土壤
  • 8篇污染
  • 8篇径流
  • 8篇红壤
  • 7篇点源
  • 7篇丘陵
  • 7篇丘陵沟壑区
  • 7篇黄土丘陵
  • 7篇黄土丘陵沟壑...
  • 7篇沟壑
  • 7篇非点源
  • 6篇氮磷
  • 6篇点源污染
  • 6篇非点源污染
  • 5篇田间
  • 5篇模拟降雨
  • 5篇菜地

机构

  • 35篇广东省生态环...
  • 12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广...
  • 6篇广东省科学院
  • 6篇中山大学
  • 5篇广东省生态环...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广东省水利厅
  • 2篇广东省农业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千叶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江苏聚慧科技...

作者

  • 45篇廖义善
  • 33篇卓慕宁
  • 33篇李定强
  • 24篇谢真越
  • 16篇郭太龙
  • 10篇蔡强国
  • 9篇张思毅
  • 8篇梁志权
  • 4篇李俊杰
  • 3篇丁树文
  • 3篇唐常源
  • 2篇程琴娟
  • 2篇蔡庆
  • 2篇秦奋
  • 2篇张建波
  • 1篇廖新荣
  • 1篇荣艳淑
  • 1篇乔玉娜
  • 1篇罗健
  • 1篇胡耀国

传媒

  • 10篇生态环境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现代矿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海峡两岸三地...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50年广东省降雨时空变化及趋势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基于1959-2008年广东省境内25个雨量站的逐日降雨观测资料,在SQL SERVER2000中编写相关代码,对次降雨、月、雨季、年、10年、50年等6个不同时间尺度的降雨量、降雨次数、降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境内存在3个多雨带和3个少雨带,降雨量在空间上大致呈现东、西、北部少,中、南部多的格局,年均降雨天数内陆多于沿海,而降雨量沿海大于内陆。近50年广东省年均降雨量为1 758.8 mm,降雨量由南向北呈带状递减,其降雨量最多、最少的区域分别为阳江、徐闻。年降雨天数的年际变化幅度小于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幅度。年降雨量变化不大,但降雨总天数呈现减少趋势,且减少的降雨类型以小雨、中雨为主,大雨、暴雨的降雨次数有增加的趋势,降雨量在时间分布上更为集中,旱涝灾害将会更为频繁。研究区80.0%以上的降雨量在雨季产生,其中沿海雨季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重要大于内陆,且内陆(沿海)雨季降雨量一般集中在前汛期(后汛期)。在月尺度上,降雨量随月份变化呈现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处于6月、8月。其中1-4月、6-8月、12月降雨量整体呈现增大趋势,5月、9-11月降雨量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在次降雨尺度,小雨、中雨、暴雨的平均次降雨强度有增大的趋势,而大雨、大暴雨降雨强度有微度减少的趋势。
廖义善李定强卓慕宁韦高玲谢真越郭太龙李俊杰
关键词:降雨
适当化肥配施有机肥减少稻田氮磷损失及提高产量被引量:34
2013年
为了减少稻田氮磷损失量,并有效利用畜禽固废物,该研究在广东省东江上游典型农业集水区,开展田间不同施肥方式(不施肥、常规施肥、配方施肥1~3)氮磷损失监测及不施肥处理的室内土柱模拟试验。不施肥、常规施肥、配方施肥1~3的肥料施用量分别为:碳铵0、750.0、510.0、472.5、510.0kg/hm2;磷肥0、375.0、255.0、255.0、236.25kg/hm2;尿素0、225.0、172.5、156.0、172.5kg/hm2;有机肥:0、0、1162.5、1162.5、1162.5kg/hm2。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获取不施肥小区氮磷地表径流及淋溶流失量,并结合不施肥小区的田间监测数据(土样、水样、植株样等),测算出水稻生长季固氮量为31.54kg/hm2。采用元素守恒的方法,综合考虑氮磷淋溶、流失、氨氮挥发、氮素干湿沉降以及水稻固氮等多方面的影响,构建稻田系统氮、磷损失模型,分别计算出5种不同施肥方式的氮磷损失量。研究表明,配方施肥1、2、3较常规施肥,氮、磷损失量减幅分别为7.7%~30.0%、61.2%~70.8%;氮、磷农学利用率增幅分别为24.6%~84.4%、12.8%~78.9%;实现节支增收分别为2716元/hm2、-2169元/hm2、-1646元/hm2。配方施肥方案可有效减少农田氮磷损失量,其中配方施肥1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俱佳,可作为常规施肥的替代方案。该研究综合考虑了整个稻田系统中氮、磷的输入与输出,定量评估不同施肥方式的氮磷损失量、农学利用率及其经济环境效益,可为稻田氮磷损失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郭太龙李俊杰谢真越
关键词:稻田施肥方式
北江上游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时空特性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蔡强国郭太龙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
文献传递
一种防止及检测氮磷流失污染的稻田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及检测氮磷流失污染的稻田系统,包括稻田、田埂、水渠、进水口、出水口,总进水口,总出水口,进水阀,出水阀,投料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的稻田包括,表层和基肥层。本系统和常用的稻田相比,具有简单易行、降低...
卓慕宁李定强廖义善谢真越
文献传递
崩岗崩积体坡面糙度及其与侵蚀方式的耦合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崩岗崩积体是崩岗的主要沙源地。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研究崩岗崩积体坡面侵蚀过程。研究表明: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的点云数据能定量分析降雨前后坡面水蚀特征。全坡面及各坡位均为片蚀总量大于细沟侵蚀总量,但各坡位的侵蚀强度有所差异,其细沟侵蚀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片蚀强度由大到小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坡面空间糙度由大到小大致呈现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坡面侵蚀方式可影响坡面糙度值及变化趋势,而坡面糙度亦能影响各侵蚀方式的侵蚀强度。整个降雨时段内全坡面侵蚀量最大、产沙量次之,沉积量最小,受坡面糙度变化影响,全坡面侵蚀、产沙量均呈现递减趋势。而上坡位的侵蚀、产沙量无明显变化,中、下坡位的侵蚀、产沙量呈对数减小趋势。此外,除上、下坡位沉积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外,各坡位间侵蚀量、产沙量均无显著差异。
廖义善廖义善唐常源卓慕宁唐常源李定强
关键词:时空分异三维激光扫描
大理河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水沙变化影响因素及趋势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近几十年来黄河中游水沙特征有所改变,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大理河为例,通过分析流域气候及下垫面变化,探求流域产流、产沙量变化的原因及趋势。结果表明: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从1972年后开始显现,1960年代至1990年代,大理河流域产流、产沙量出现了一个先减少再增大的过程。以1960年代为基准,1970年代降雨与下垫面产流能力对流域产流量减少的影响比较接近(51.7%,42.2%),而在1980,1990年代降雨的影响要小于下垫面产流能力的影响(1980年代为27.0%,64.1%;1990年代为38.4%,54.9%);但在汛期尺度上,降雨、下垫面产流能力对流域产流量的影响此消彼长,随时间变化看不出什么规律。受气候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等的影响,未来大理河流域多年平均尺度下流域产流量、产沙量将会减少,但在某些小的时间尺度(次暴雨)内的产流量、产沙量将有增大的可能;水力侵蚀将会减少,但风力侵蚀却有加强的趋势。
廖义善卓慕宁蔡强国李定强罗璇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沙变化水土保持措施
施肥及作物生长对田间非点源产污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揭示施肥及作物生长对田间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分别在节瓜地布设不施肥、无机肥、无机肥+有机肥、有机肥、有机肥+多肽肥、多肽肥等6种施肥处理的小区,并于节瓜生长的初瓜期、盛瓜期、清藤期采用放水浸泡土壤的方法,测试不同施肥及作物生长状态下田间非点源产污强度。研究表明:在节瓜的生长过程中,各试验小区非点源产污强度呈现初瓜期>清藤期>盛瓜期的趋势。各营养元素的主要输出时段有所差异,总N、NH4-N的为初瓜期,总P、总K的为清藤期,NO3-N的为盛瓜期。在灌溉水作用下整个作物生长阶段的非点源产污总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机肥、无机肥+多肽肥、无机肥+有机肥、不施肥、多肽肥、无机肥,试验表明该多肽肥具有一定的减污效果。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廖新荣郭太龙乔玉娜
关键词:施肥非点源污染蔬菜地
北江上游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时空特性
2010年
基于大布河的DEM、土地利用图及各集水区水质监测数据,以ARCINFO、SPSS为主要信息提取及分析工具,对北江上游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时空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域内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污染,采集的15个水祥中含氮量在Ⅲ类水标准以下的水样占93.3%.磷污染较为轻微,含磷量在Ⅱ类水标准以上的水样占水样总数的80%.氮素输出强度随无雨、雨前、雨后三个时段依次增大,而磷素输出强度随时间变化无明显规律,其输出强度与降雨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源"地类对地表径流氮、磷输出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各集水区中农业用地、居民地所占的面积比重与三个采样时段TN/TP输出强度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56,0.871,0.764/0.824,0.546,0.737,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物的"源"、"汇"作用因空间而异,其扮演的"源"、"汇"角色取决于不同地类的空间布局.此外,地形因素对非点源污染具有一定影响,但地类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要大于地形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蔡强国郭太龙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土地利用
华南红壤区坡面产流产沙对植被的响应被引量:7
2017年
植被对坡面水蚀具有重要影响,其减水、减沙效益广受关注。以广东省五华县源坑水小流域2011—2014年的径流小区次降雨水沙观测数据为基础,分别在次降雨、月、年及不同降雨区间讨论植物类型差异、月际植被盖度变化、年际植物生长及不同次降雨量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尺度,植物小区平均减沙效益、减水效益分别为24.77%、12.95%,其减沙效益大于减水效益;(2)在各降雨区间,相较于裸土小区,桉树、松树和糖蜜草小区分别在次降雨量为20~30 mm、20~40 mm和20~50 mm的降雨区间具有较为显著的减沙效益。松树和糖蜜草在次降雨量为10~50 mm的降雨区间均具有显著的减水效益。但在次降雨量>50mm的降雨区间植物的减沙、减水效益均不显著。(3)在月尺度上,各径流小区产流、产沙量均无显著差异。但由于月际植被盖度的变化,不同月份植物减沙效益数值顺序存在一定变化,但植物减水效益数值顺序较为稳定均呈现为糖蜜草>松树>桉树。(4)在年尺度上,桉树,松树和糖蜜草的减沙、减水效益区间分别为7.00%~38.66%、2.98%~8.76%,7.74%~37.30%、6.67%~19.67%和8.35%~45.33%、10.00%~23.36%。各径流小区年均次降雨产流、产沙数值顺序均呈现裸土小区>桉树小区>松树小区>糖蜜草小区。各植物小区的减水效益与减沙效益相一致,表明相较于植物通过改变水沙关系减沙而言,植物主要是通过减水来减沙。
廖义善孔朝晖卓慕宁李定强
关键词:植被减水减沙降雨量
基于GIS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的构建——以蛇家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是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将蛇家沟流域下垫面划分为5×5m的栅格,每个栅格内赋予相应的高程、坡度、地貌、土地利用等属性信息。根据流域DEM,确定流域的汇流方向、流路与汇流累积面积。在蛇家沟流域内采用"穷举算法"对SCS-CN模型的参数值进行校正。基于DEM、地貌、土地利用以及降雨等资料,利用黄土丘陵沟壑区良好的水沙关系,运用VB.NET+ARC ENGINE9.2+SQLSERVER2000构建分布式侵蚀产沙模型。模型结构简单,输入参数比较少,利用求产流来求产沙,考虑了土地利用、汇流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并能达到一定的预报精度。其中产沙模型是建立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普遍的水沙关系基础上,通过校正水沙关系式系数及产流模型中的CN、λ值可在其它相似的小流域内使用。该研究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廖义善卓慕宁李定强蔡强国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产流产沙模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