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江湾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5篇肱骨
  • 5篇肱骨近端
  • 5篇近端
  • 4篇内固定
  • 4篇钢板
  • 3篇术后
  • 3篇肱骨近端骨折
  • 3篇近端骨折
  • 3篇老年
  • 3篇骨头
  • 2篇远端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锁定钢板
  • 2篇人工肱骨头
  • 2篇人工肱骨头置...
  • 2篇人工肱骨头置...
  • 2篇桡骨远端
  • 2篇肱骨头

机构

  • 13篇上海市江湾医...
  • 3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张建明
  • 11篇罗振东
  • 11篇葛新
  • 11篇陈强
  • 7篇邱水强
  • 7篇陆伟成
  • 3篇余桦
  • 1篇方圆
  • 1篇吴德升
  • 1篇郑云龙
  • 1篇马海棠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及并发症预防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并探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199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10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男46例,女56例;年龄60~93岁,平均76.5岁。稳定型34例,不稳定型68例。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动力髋螺钉(DHS)固定82例,近端交锁钉(PFN)固定5例,多枚钉(空心螺纹钉或斯氏钉)固定9例,动力性髁螺钉(DCS)固定6例。结果:102例随访6~7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依据疗效评价标准,术后功能恢复优72例,良20例,差10例。其中髋内翻3例,钉子突出股骨头2例,内固定螺钉断裂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术后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术后诱发原合并症9例。结论:对老年不稳定型骨折的治疗应针对不同的骨折类型及患者的全身情况,选择术者熟悉的内固定方法,DHS是治疗的常用方法。对逆转子骨折或伴严重骨质疏松症则采用PFN治疗。对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的Ⅰ、Ⅱ型转子间骨折,才考虑采用加压镙纹钉内固定。
葛新张建明陆伟成邱水强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手术后并发症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对7例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肱骨头假体置换术.术后按美国肩肘关节医师学会肩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7例均获随访,时间为7~24个月.患肩无明显疼痛,患肩关节上举、内旋、外旋、完成五项日常生活能力,总体恢复满意。结论 老年肢骨近端四部分骨折采取人工肢骨头置换术短期效果优良.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张建明陈强余桦葛新郑云龙周瑞康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手术治疗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52例,行开放复位、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或三叶草型钢板内固定45例,肱骨头假体置换术7例。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6-24个月,优34例,良11例,可6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移位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对NeerⅣ型骨折以假体置换术为佳。
陈强张建明余桦葛新罗振东周瑞康
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腓骨钩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45例包含外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踝关节损伤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踝根据骨折情况应用腓骨钩钢板固定(A组)、解剖钢板固定(B组),内踝及后踝用1-2空心钉固定或钢板固定。术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跟踪评估。结果本组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9-24个月,平均11个月。A组手术时间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P〈0.05);A组出血量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0,P〈0.05);A组功能评分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0.05);A组、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92,P〈0.05)。结论采取腓骨钩钢板手术治疗外踝骨折,患者恢复快,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罗振东邱水强陈强张建明葛新马海棠孙梅凤
关键词:钢板外踝骨折
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的作用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内侧支撑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维持骨折复位的应用。[方法]2008年7月~2012年3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41例,男16例,女25例,年龄38~89岁,平均69岁,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每次摄x线片都测量相对钢板的“肱骨头高度”,根据术后x线片视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有内侧支撑组(A组)23例、没有内侧支撑组(B组)18例。在术后1周内(T1)、术后3个月(T2)、术后1年(T3)摄X线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并计算在术后至术后3个月(T1~T2)、术后3个月~术后1年(T2~T3)期间高度变化。在T2、T3时期用Neer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A、B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2,P〈0.05)。在T1-T2:期间A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少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在T2-T3 期间两组“肱骨头高度”丢失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4,P〉0.05)。在T2时期、T3时期A组Neer百分法功能评定值(分)均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有内侧支撑者,能更好维持骨折复位,减少术后并发症。
邱水强张建明葛新罗振东陈强陆伟成郭延皖殷殿毅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骨折内固定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2007年
  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4%~5%.骨折发生率与年龄及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葛新张建明罗振东周瑞康陆伟成陈强方圆郭延皖周峥豪
关键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头假体位置复位内固定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清营泻瘀法防治老年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清营泻瘀法防治老年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髋部手术患者152例分为观察组(A组)78例和对照组(B组)74例,A组给予清营化瘀颗粒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B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结果:A组术后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值高于B组,纤维蛋白原定量值低于B组(P<0.05或P<0.01)。A组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B组12例。结论:清营泻瘀法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疗效。
葛新陈强张建明罗振东陆伟成郭延皖邱水强
关键词: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27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骨折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入路行钢板内固定并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本组病例随访6-18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改良Shea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9例(70.4%),良5例(18.5%),可3例(11.1%),优良率88.9%。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陈强张建明余桦葛新罗振东周瑞康
关键词:桡骨骨折内固定
锁定钢板结合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支撑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支撑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0病例。术后X线片,按是否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分为重建组(50例)和非重建组(20例)。重建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40~84岁,平均年龄67.8岁。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32例,三部分骨折14例,四部分骨折4例。其中三部分骨折1例、四部分骨折2例予内侧植骨。未重建组:男8例,女12例,年龄56~90岁,平均年龄72.2岁。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7例,四部分骨折3例。其中三部分骨折2例予内侧植骨。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内(T1)、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时(T2)摄片测量肱骨头高度及颈干角,并计算T1~T2期间高度变化及内翻角度;功能锻炼后按Neer百分法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发生并发症:重建组Neer四部分骨折1例予内侧植骨患者发生螺钉穿出,术后3月取出螺钉。未重建组:内翻畸形、近端退钉2例(Neer三、四部分骨折各1例),螺钉穿出1例(Neer三部分骨折),肩峰撞击综合征2例(Neer二部分骨折),延迟愈合1例(Neer四部分骨折),肱骨头坏死2例(Neer三、四部分骨折各1例)。2例内翻畸形、近端退钉患者予早期二次手术重新内固定,螺钉穿出1例及2例肩峰撞击综合征患者予取出内固定后症状缓解,2例肱骨头坏死患者予人工关节置换术。两组间年龄(P=0.088)、骨折类型(P=0.080)和植骨(P=0.564)在本课题分析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例数按独立样本检验(P=0.008),卡方检验(X^2=3.9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肩关节Neer百分法评分、术后肱骨头丢失高度、内翻角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还能明显减�
陆伟成罗振东张建明陈强邱水强
关键词:肩骨折骨板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急诊骨折的17%~[1],流行病学统计显示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约为1/500~[2]。尤其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桡骨远端干骺端骨皮质质量更差,骨折常呈粉碎性,造成桡骨远端短缩、掌侧或者背侧移位、关节面残留台阶或者间隙。上述畸形会导致腕关节畸形、疼痛、无力、僵直和功能障碍,也可以导致腕关节不稳等各种情况发生,
周峥豪葛新张建明罗振东陈强陆伟成郭延皖
关键词:老年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