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德重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3篇术后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癌细胞
  • 2篇增殖
  • 2篇外科
  • 2篇细胞增殖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肠癌
  • 1篇大隐静脉
  • 1篇大隐静脉高位...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新型口服

机构

  • 1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11篇张德重
  • 2篇赵伦德
  • 2篇孙培胜
  • 2篇刘胜
  • 2篇朱绍辉
  • 1篇蔡金保
  • 1篇吴新军
  • 1篇房祥杰
  • 1篇薛明辉
  • 1篇亢晓春
  • 1篇王丽丽
  • 1篇张彬
  • 1篇郎海洋
  • 1篇陈美玲
  • 1篇刘云鹤
  • 1篇满永宏
  • 1篇陈炳合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临床研究
  • 1篇中国肿瘤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CV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治疗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伤口长度、出血量、治疗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肤灼伤、伤口感染、瘀斑、麻木肿胀、静脉血栓的发生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治疗可有效减少CVI患者手术时间、伤口长度、出血量及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赵伦德刘胜尹庆雨金巍乔磊张德重
关键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激光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合EUS术前诊断胃癌分期的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结合超声内镜(EUS)术前诊断胃癌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胃癌和胃炎患者各75例,分别作为胃癌组和胃炎组,治疗前均行EUS检查和血清PGⅠ、PGⅡ水平检测,分析PGⅠ、PGⅡ水平与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EUS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1.33%、82.67%、76.00%。胃癌组血清PGⅠ水平低于胃炎组,PGⅡ水平高于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GⅠ水平与TNM分期呈负相关(r=-0.715,P<0.05),PGⅡ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623,P<0.05)。PGⅠ、PGⅡ诊断Ⅰ+Ⅱ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1.33%和61.33、69.33%和56.67%,PGⅠ、PGⅡ诊断截断值结合EUS诊断Ⅰ+Ⅱ期胃癌的敏感度为90.67%,灵敏度为85.33%。结论 EUS检查可判断胃癌TNM分期,而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表达均与TNM分期有关,血清PGⅠ、PGⅡ水平结合EUS诊断胃癌分期效能较高。
亢晓春陈美玲王亚楠张德重
关键词:胃癌胃蛋白酶原TNM分期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方法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1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实验组128例采用双管负压引流;对照组82例单纯应用单管负压引流。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3%。结论乳腺癌术后预防皮下积液,采用双管负压引流明显优于单管负压引流。
张德重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
探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并解析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84例,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疗法)(对照组,42例,应用抗血小板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Gr、ALT、D-Dimer、APTT、PT、PLT指标,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MLD值与1年内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Gr、ALT、D-Dimer、APTT、PT、PLT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Gr、PLT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APTT、PT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ALT、D-Dimer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MLD值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MLD值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一年内随访,出现4例支架内再狭窄,未有下肢缺血症状出现。而对照组一年内随访,再次症状加重者出现8例,且均由扩血管治疗得到缓和。结论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治疗当中,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联合抗血小板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且疗效较好。
赵伦德刘胜尹庆雨金巍乔磊张德重
关键词:临床疗效抗血小板治疗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对肝癌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对肝癌细胞迁移和黏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104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采用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核酸酶9系统(CRISPR-Cas9)技术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MHCC-97H中建立Tiam1敲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HepG2 Tiam1 KO组和HepG2对照组;MHCC-97H Tiam1 KO组和MHCC-97H对照组。采用Transwell分析肝癌细胞迁移能力;采用基质黏附实验分析肝癌细胞的黏附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分析迁移和黏附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癌旁组织中Ti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1.49±0.21、1.07±0.19)比较,肝癌组织中Tia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3.10±0.37、2.87±0.31)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8、2.891,P<0.05)。与HepG2对照组和MHCC-97H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142.17±20.48)、(169.10±24.19)个]比较,HepG2 Tiam1 KO组和MHCC-97H Tiam1 KO组细胞迁移数量[(76.91±9.87)、(91.55±7.52)个]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8、3.944,P<0.05)。与HepG2对照组和MHCC-97H对照组细胞黏附能力(142.17±20.48、169.10±24.19)比较,HepG2 Tiam1 KO组和MHCC-97H Tiam1 KO组细胞黏附能力(76.91±9.87、91.55±7.52)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8、3.944,P<0.05)。与HepG2对照组和MHCC-97H对照组细胞黏着斑激酶(FAK)蛋白表达水平(1.09±0.19、1.59±0.24)比较,HepG2 Tiam1 KO组和MHCC-97H Tiam1 KO组细胞FAK蛋白表达水平(0.39±0.11、0.44±0.19)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8、3.011,P<0.05)。结论Tiam1通过影响FAK蛋白表达水平,进而调控肝癌细胞的迁移和黏附能力。
刘云鹤蔡金保张德重满永宏
关键词: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肝癌迁移
环状RNA cRAPGEF5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环状RNA(circRNA)cRAPGEF5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切除的143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织化学测序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cRAPGEF5表达水平;根据过表达的circRNA的类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慢病毒在胃癌细胞系BGC-823建立circRNA对照和cRAPGEF5过表达细胞系(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两组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分析细胞侵袭能力,体内移植瘤实验分析肿瘤生长和转移能力。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转录组学显示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RAPGEF5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胃癌组织中cRAPGEF5表达水平(0.39±0.11)低于癌旁组织中cRAPGEF5表达水平(1.19±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3,P<0.05)。本研究成功采用慢病毒在胃癌细胞系BGC-823建立cRAPGEF5过表达稳定细胞系。实验组细胞吸光度(A)值(1.21±0.16)低于对照组细胞A值(1.85±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1,P<0.05)。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率[(25.19±2.09)%]低于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率[(51.32±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9,P<0.05)。实验组细胞侵袭数量[(43.09±5.48)个]低于对照组细胞侵袭数量[(98.39±8.9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9,P<0.05)。实验组细胞接种裸鼠30 d后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1029.89±159.33)mm3;(1.69±0.34)g]低于对照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698.74±76.82)mm3;(0.89±0.2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1,P<0.05;t=3.105,P<0.05)。对照组细胞接种裸鼠30 d后腋下淋巴结转移率为65.00%(13/20),明显高于实验组腋下淋巴结转移率20.00%(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0,P<0.05)。结论cRAPGEF5在胃癌中呈低表达,参与胃癌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陈炳合吴新军李帅超张德重孙培胜孟涛
关键词:胃癌增殖
外周血炎性指标在晚期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效果及预后价值中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晚期胃癌(AGC)疗效及预后价值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6月—2022年1月接受ICIs治疗75例AG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ROC曲线计算PNI、NLR、PLR最佳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预测影响AGC总生存期(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PNI、NLR0、PLR0、PLR4的最佳截断值为36.00、3.45、186.65、138.23。高PNI组和低PLR0组客观缓解率(ORR)更高;高PNI组、低NLR0组、低PLR0组和低PLR4组疾病控制率(DCR)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NI、NLR0、PLR0、PLR4、BMI、分期均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期(HR=2.040,95%CI:1.120~3.730,P=0.020)及PLR0(HR=3.539,95%CI:1.717~7.296,P<0.001)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PNI、NLR0、PLR0、PLR4对接受ICIs治疗的AGC疗效及预后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张俏周学志程赛孟涛高正杰张德重朱绍辉
关键词:晚期胃癌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98例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胃癌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98)行腹腔镜辅助下的胃癌根治术,对照组(n=70)行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D2清扫淋巴结分别为(32.40±4.80)、(27.20±3.10)枚,观察组D2清扫淋巴结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12%和1.02%,低于对照组的15.71%和5.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创伤小、有利于淋巴结彻底清扫,可降低术后并发病及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德重王丽丽郎海洋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外科手术
迷迭香酸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通过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MAPK/ERK)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LS174T细胞,加入迷迭香酸(0、25、50和100μmol/L)处理24、48和72h后,CCK-8法检测迷迭香酸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以100μmol/L迷迭香酸处理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迷迭香酸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ERK1/2磷酸化水平。[结果 ]迷迭香酸对LS174T细胞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100μmol/L迷迭香酸处理LS174T细胞不同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迷迭香酸组细胞中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但组间时间效应不显著(P〉0.05);而Bcl-2蛋白表达、ERK1/2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强,均表现出明显的时效关系(P〈0.05)。[结论 ]迷迭香酸能够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ERK信号通路有关。
房祥杰张彬张德重孙培胜朱绍辉
关键词:迷迭香酸结肠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凋亡MAPK/ERK信号通路
探讨咪达唑仑联合曲马多对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疗效与安全性
张德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