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思佳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线虫
  • 4篇病原
  • 4篇大豆
  • 3篇昆虫
  • 3篇昆虫病原
  • 3篇昆虫病原线虫
  • 3篇病原线虫
  • 2篇眼蕈蚊
  • 2篇幼虫
  • 2篇致病力
  • 2篇镰孢
  • 2篇镰孢菌
  • 2篇韭菜
  • 2篇根腐
  • 2篇根腐病
  • 2篇迟眼蕈蚊
  • 2篇大豆根腐病
  • 1篇地老虎
  • 1篇豆田
  • 1篇夜蛾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京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宁夏农业综合...
  • 1篇美国农业部

作者

  • 8篇张思佳
  • 8篇许艳丽
  • 6篇潘凤娟
  • 3篇李春杰
  • 2篇魏巍
  • 1篇刁琢
  • 1篇钱秀娟
  • 1篇韩晓增
  • 1篇胡新
  • 1篇战丽莉
  • 1篇朱琳
  • 1篇王义
  • 1篇田中艳
  • 1篇蒙静
  • 1篇赵丹
  • 1篇肖亮
  • 1篇陈延
  • 1篇武东波

传媒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土壤与作物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豆根腐病原镰孢菌种群多样性DGGE分析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以及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植物病原菌传统分离、鉴定及致病力测定,检测位于黑龙江省海伦市大豆连作定位试验区根腐病原镰孢菌的种群构成及其致病力。采用真菌传统分离和鉴定方法共确定镰孢菌6个种,包括燕麦镰孢Fusarium avenaceum、木贼镰孢F.equiset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腐皮镰孢F.solani、尖镰孢F.oxysporum和拟轮枝镰孢F.verticillioides。其中,尖镰孢菌的分离频率最高,为56.7%。结合DGGE条带克隆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出8种镰孢菌,较传统方法增加了黄色镰孢F.culmorum和一个尖镰孢近似种。同时,DGGE图谱中尖镰孢所占百分比下降为37.4%。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大豆生育指标相关的多种变量进行降维分析,得到第一主成分贡献值为91.2%。按照贡献值的正负结果,将30株镰孢菌分为致病和非致病类群。第二主成分贡献值为5.8%,根据其正负值可以矫正被错误估计的致病能力。综合所有研究结果,该定位试验区大豆根腐病主要病原镰孢菌为尖镰孢、禾谷镰孢和燕麦镰孢,且以尖镰孢菌为优势病原菌。
魏巍许艳丽张思佳S.Li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昆虫病原线虫对大豆田八字地老虎幼虫致病力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应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的4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的3个品系,以滤纸为介质对八字地老虎三龄和五龄幼虫进行致病力测定,以筛选出对八字地老虎寄生效果较好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及最佳防治龄期。生物测定结果表明,7个不同昆虫病原线虫品系均对八字地老虎三龄幼虫具有致病力,其中斯氏线虫Sc-2的致死速度最快,侵染24、36和72 h的校正死亡率一直高于其他线虫品系,96 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100%。Sc-2侵染五龄幼虫24、36、72、96和120 h校正死亡率也一直高于其他线虫品系。可以看出Sc-2是对八字地老虎幼虫最敏感的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但随着八字地老虎幼虫发育该线虫的致病力减弱,即Sc-2对五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低于三龄幼虫。八字地老虎蛹对昆虫病原线虫7个品系都不敏感,侵染后可促进蛹提前羽化。因此,田间防治八字地老虎时三龄幼虫期效果最好。
张思佳钱秀娟李春杰潘凤娟许艳丽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生物测定致病力
长期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大豆连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了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分离鉴定及大豆根腐病致病力检测,结合核酸序列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了长期连作(20年)较短期连作(3年)对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和结构、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年连作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为6.0×104CFU·g-1,且以强致病力的尖镰孢菌、禾谷镰孢菌、轮枝镰孢菌及中等致病力的腐皮镰孢菌为优势种;连作20年大豆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密度和优势菌的优势度均显著低于3年连作,其中尖镰孢菌、禾谷镰孢菌和腐皮镰孢菌的种群密度仅为3年连作的36%、32%和22%,没有分离到致病力最高的轮枝镰孢菌,而种群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3年连作;仅分离自20年连作土壤的三线镰孢菌、砖红镰孢菌及燕麦镰孢菌均为非致病菌种,且与强致病力镰孢菌种在基于转录间隔区(ITS)和转录延长因子(EF-1α)序列的聚类分析中显示了系统进化亲缘关系的差异性.因此,大豆20年连作会导致根际土壤镰孢菌种群生长受抑制、使其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发生改变,同时降低大豆根腐病菌种群致病力.
魏巍许艳丽朱琳张思佳李淑娴
关键词:长期连作大豆根腐病镰孢菌致病力
作物轮作系统土壤淋溶液对大豆、玉米和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用滤纸法测试了不同轮作系统中土壤淋溶液对玉米、大豆和小麦种子发芽及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种子发芽开始不同作物种子对重迎茬有不同的反应。在供试茬口中,大豆种子在大豆-小麦-玉米(SWC)轮作区土壤淋溶液中发芽率和芽长势均最高,分别为90%和56.7%,在大豆连作12a(S…SS)区却最低;玉米-大豆-玉米(CSC)和大豆-小麦-玉米(SWC)轮作区土壤淋溶液中利于玉米种子发芽和芽生长;玉米-大豆-玉米(CSC)轮作区,或在大豆-小麦-玉米(SWC)茬口土壤淋溶液利于小麦种子发芽,而小麦种子在小麦-大豆-小麦(WSW)和大豆-小麦-大豆(SWS)类似的重迎茬土壤林溶液中发芽不好。图9,参14。
许艳丽赵丹李春杰司兆胜张思佳潘凤娟
关键词:轮作系统发芽大豆玉米小麦
韭菜迟眼蕈蚊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3年
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韭菜生产中最主要的害虫,并日趋严重。该文综述了韭菜迟眼蕈蚊研究进展,包括韭蛆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物学特性、为害及影响为害因素、发生规律和综合控制等。
张思佳许艳丽潘凤娟
关键词: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特性综合控制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活体繁殖方法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活体繁殖方法,涉及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繁殖方法。是为了解决昆虫病原线虫活体繁殖效率低,无法工厂化生产的问题。方法:一、选择健康的鳞翅目夜蛾科的斜纹夜蛾6龄幼虫为昆虫病原线虫繁殖寄主;二、将斜纹夜蛾幼虫放置于...
许艳丽程清泉王义潘凤娟韩晓增张思佳
文献传递
品种混种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控制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探讨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效果,在东北黑土区大豆迎茬和15年连作田选择高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抗线4号和当地优质高产品种黑农35进行清种、混种及间隔种植比较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后使土壤中SCN二龄幼虫数量、大豆根表雌虫数量和收获期土壤中SCN卵数量明显减少,低于黑农35清种,与抗线4号接近,对SCN的控制效果在所有混种和间隔种植方式中最好。在迎茬和15年大豆连作田中抗线4号和黑农35号1∶1混合种植产量均为最高,分别较黑农35清种和抗线4号清种增产8.2%~8.8%和2.8%~7.4%。表明抗线虫和非抗线虫品种混种可有效地控制大豆胞囊线虫病危害,并提高大豆产量。图6,表3,参22。
许艳丽刁琢李春杰潘凤娟战丽莉田中艳张思佳胡新
关键词:大豆胞囊线虫抗病品种混种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迟眼蕈蚊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而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是无公害韭菜生产的主要障碍。为了探讨防治宁夏迟眼蕈蚊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在宁夏永宁县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栽种年限韭菜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研究Hb对迟眼蕈蚊幼虫、蛹的防治效果及对韭菜生长和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Hb对栽种不同年份韭菜田幼虫和蛹均有防治效果,对栽种2a韭菜田幼虫和蛹的防治效果高于栽种3a和4a韭菜田,施用Hb 15d后,对栽种2a韭菜田迟眼蕈蚊幼虫防治效果达100%,对蛹的防效达96.7%。Hb对迟眼蕈蚊幼虫的防治效果好于蛹。施用Hb 15d和30d后,均使栽种2a、3a和4a韭菜田黄苗率降低、株高增加、产量提高,尤其对栽种4a韭菜增产效果明显,施用Hb 30d后,增产64%。昆虫病原线虫Hb可在我国西部用于防治韭菜田迟眼蕈蚊,是生产无公害韭菜生产的有效技术。
潘凤娟张思佳陈延蒙静武东波王佳肖亮许艳丽
关键词:昆虫病原线虫迟眼蕈蚊韭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