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中

作品数:247 被引量:465H指数:9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3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7篇手术
  • 52篇入路
  • 51篇外科
  • 41篇显微手术
  • 40篇动脉
  • 37篇动脉瘤
  • 37篇肿瘤
  • 35篇显微外科
  • 35篇脑损伤
  • 29篇切除
  • 29篇颅脑
  • 26篇颅脑损伤
  • 24篇细胞
  • 22篇外科手术
  • 22篇颅内
  • 21篇手术治疗
  • 19篇血管
  • 19篇手术入路
  • 19篇外伤
  • 16篇显微外科手术

机构

  • 234篇新乡医学院第...
  • 29篇新乡医学院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上海宝钢医院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245篇张新中
  • 167篇周文科
  • 117篇周国胜
  • 60篇金保哲
  • 55篇赵新利
  • 52篇王仲伟
  • 46篇惠磊
  • 41篇史耀亭
  • 33篇黄立勇
  • 25篇王剑新
  • 19篇周祥
  • 17篇王利军
  • 16篇袁国艳
  • 15篇马继伟
  • 14篇梁宗浩
  • 14篇岳双柱
  • 13篇付庆林
  • 12篇赵树鹏
  • 11篇周杰
  • 11篇申法政

传媒

  • 26篇医学信息(手...
  • 14篇新乡医学院学...
  • 13篇中华脑科疾病...
  • 9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国误诊学杂...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5篇中国实用神经...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山东医药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3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13篇2011
  • 9篇2010
  • 26篇2009
  • 13篇2008
  • 26篇2007
  • 32篇2006
  • 15篇2005
  • 12篇2004
  • 15篇2003
  • 5篇2002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戊酸在颅脑损伤大鼠伤灶局部抗炎作用与机制
目的:检测丙戊酸(VPA)干预颅脑损伤大鼠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1β蛋白表达及动态变化,探讨丙戊酸对颅脑损伤大鼠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将健康Sprague-D...
金保哲张新中周文科常海刚关庆凯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丙戊酸抗炎作用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
硬膜减张缝合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硬膜减张缝合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79例额颞叶脑挫裂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41例行去骨瓣减压术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和B组38例行去骨瓣减压硬膜敞开。比较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半年随访病人GOS情况。结果A组并发脑膨出(0)、脑室穿通畸形(2.4%)、硬膜下或皮下积液(17.1%)、脑脊液漏(4.9%)、颅内感染(7.3%)明显低于B组;半年后评价A组GOS评分明显高于B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颞肌浅筋膜减张缝合硬膜,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病人愈后,该方法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袁国艳任铭新岳双柱周祥金保哲周国胜张新中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
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分型和显微手术治疗策略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分型与手术难度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将68例前交通动脉瘤分为视交叉型和纵裂型。对于视交叉型,在抬起额叶前先预先阻断载瘤动脉,然后分离动脉瘤将其夹闭;对于纵裂型,将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采用瘤体翻转技术将瘤颈显露清楚后将其夹闭。结果瘤颈成功夹闭68例。在术中共有54例(79%)发生了动脉瘤破裂出血。视交叉型组的恢复良好率为95%(22/23),纵裂型的恢复良好率为89%(40/48)。结论视交叉型前交通动脉瘤容易早期破裂,但是分离和夹闭比较容易;纵裂型前交通动脉瘤不易早期破裂,但分离和夹闭比较困难。
周国胜张新中周文科赵新利
关键词:显微手术前交通动脉瘤临床分型
前颅底硬膜外入路治疗脑脊液鼻漏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王仲伟史耀亭赵新利张新中周文科
侧脑室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侧脑室肿瘤的不同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收治的侧脑室肿瘤85例,肉眼下手术39例,显微镜下手术46例。经胼胝体前入路手术20例,经皮质前入路手术24例,经皮质后入路手术23例,经胼胝体后入路手术8例,经颞叶入路手术10例。其中50例患者手术前常规行腰穿蛛网膜下腔王管,手术开始后缓慢释放脑脊液降颅压,术后保留24~48小时。结果 显微手术组手术全切率及大部切除率明显优于肉眼下手术组(P=0.000〈0.001),显微手术组的愈后亦明显优于肉眼下手术组(P=0.012〈0.05)。腰穿置管引流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未引流组(P=0.040〈0.05)。结论 选择准确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可提高侧脑室肿瘤的全切率,减少并发症。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惠磊周国胜张新中周文科
关键词:侧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手术入路腰椎穿刺
人成体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系的建立及细胞体外分裂增殖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成年人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系,为临床自体移植治疗脑损伤提供资料。方法:实验于2002-09/2004-05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干细胞中心实验室进行,外科手术获得成年人脑皮质碎片(已签定自愿同意书),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进行鉴定。结果:部分成人脑皮质细胞,在体外分裂增殖形成细胞球,能进行连续传代,并分化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3种主要类型细胞:具有一个或两个长突起、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神经元样细胞,具有多个粗大突起、分支较多而胞体欠规整的星形胶质样细胞,具有多个细长突起、分支较少而胞体小且规整的少突胶质样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分别具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成人脑皮质的部分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
赵新利张新中王仲伟史耀亭周文科周国胜杨波刘伟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系统脑损伤细胞培养
单纯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0例报告
1992年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可以和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发生。后者称之为:单纯脑弥漫性轴索损伤(SDAI)。我院自1990年12月~1991年7月共收治该病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男8例,女2例。最小2个月,最大54岁。7~20岁7例。汽车撞伤7例,坠落损伤3例。伤后即昏迷,呈持续性,时间2小时~6天。入院时GCS 计分6~8分。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定侧体征。CT
常敬民梁宗浩史耀亭杨建军张新中
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伤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人丘脑的可视化三维模型,为大脑立体定向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以6例成年男性头颅标本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1例进行磁共振扫描,将获得的图像导入计算机,利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医学三维重建软件重建丘脑三维模型。然后制备6例研究对象的大脑标本,分为矢状位组、冠状位组、水平位组,每组2例,在-20℃低温下冷冻,分别制备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层厚0.5mm连续切片并拍摄照片,将图片导入计算机,利用photoshopCS6软件对图像中丘脑轮廓边界进行识别、提取并测量断面上丘脑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及体积。结果丘脑的前后径、左右经、上下径分别为(29.52±0.47)、(14.51±0.18)、(18.66±0.35)mm,左、右侧丘脑体积分别为(6218.56±563.60)、(5764.37±485.48)mm^3,丘脑的三维重建清晰显示了丘脑的空间位置、立体形态。结论通过丘脑的薄层断面定位解剖和三维重建,得到丘脑的空间结构及形态,为立体定向手术提供了数据及形态学参考依据。
任珂金保哲张新中
关键词:丘脑三维重建
兔脑微气栓栓塞模型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模拟体外循环微气栓致脑损伤的原理,探讨建立兔脑微气栓空气栓塞模型方法。方法选择46只新西兰兔,游离头臂干、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采用右锁骨下动脉穿刺置管,管末端恰好在头臂干分叉处,用输液泵缓慢向右锁骨下动脉泵气,3ml/h,空气自右颈总动脉至大脑,从而建立兔脑微气栓空气栓塞模型。结果实验兔共46只,6只为预初实验,1只死于麻醉意外,2只死于大出血,另外3只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进技术及实验方法后,40只成功建立兔脑空气栓塞模型,术中血压、心率及体温等各项生理指标稳定,动物对手术的耐受性良好。结论本法建立的兔脑空气栓塞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体外循环所致的微气栓脑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成功率高,建立的模型相对稳定、实用等优点。
付庆林张新中张小路韩培立Robert J CUSIMANO
关键词:脑损伤
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为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的临床应用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以利于术中重要血管、神经结构的辨认和保护。方法模拟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对15例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详细观察与本入路相关的重要解剖结构,并进行测量和拍照。结果在胼胝体中部两侧纵纹之间的沟槽内有一标志中线的细小动脉;以分别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中央沟上端之前5cm和7cm的两点(P5/P7)为参照,得到的相关测量值的均数如下:(1)P5/P7至扣带沟的距离分别为29.26mm、30.43mm;(2)胼胝体下缘和穹隆间的距离分别为7.53mm、9.88mm;(3)胼胝体的高度分别为7.18mm、7.78mm;(4)前连合和室间孔的距离为5.04mm。结论经胼胝体入路应限定在P5-室间孔和P7-室间孔两连线之间的范围内;胼胝体中部两侧纵纹之间沟槽内的小动脉可作为切开胼胝体的标记;熟悉上述数据资料有助于术中保护运动区、胼胝体膝、穹隆连合、前连合。
金保哲张新中周文科周国胜
关键词:显微解剖第三脑室手术入路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