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春红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代偿
  • 1篇失代偿
  • 1篇失代偿期
  • 1篇凝血
  • 1篇凝血系统
  • 1篇注射液
  • 1篇微循环
  • 1篇肝硬化
  • 1篇肝硬化失代偿
  • 1篇肝硬化失代偿...
  • 1篇肝硬化失代偿...
  • 1篇参麦
  • 1篇参麦注射
  • 1篇参麦注射液

机构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篇张春红
  • 1篇陈永平
  • 1篇施可庆
  • 1篇郑明华
  • 1篇刘文悦
  • 1篇林贤丰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参麦注射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索参麦注射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综合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28d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系统指标,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出血情况。结果:同组治疗前后PT、APTT和FIB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凝血指标差值分别为(1.3±0.4)s,(4.1±0.6)s,(-0.1±0.1)g/L,而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凝血指标差值分别为(3.4±0.7)s,(7.3±1.0)s,(-0.4±0.1)g/L,两组差值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凝血功能,并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郑明华施可庆张春红林贤丰刘文悦陈永平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期参麦注射液微循环凝血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