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涌 作品数:21 被引量:76 H指数:6 供职机构: 济南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远程心电监护对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评估远程心电监护系统诊断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远程心电监护仪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分别对151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测,通过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诊断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51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显示138例伴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91.4%,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显示56例心律失常,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为37.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对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高,更具诊断价值。 李彬 赵红艳 苏国海 李琳 张涌关键词:常规12导联心电图 心律失常 老年 缺血性心脏病 阿司匹林抵抗与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2011年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预防血小板聚集,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冠心病、栓塞性中风、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对阿司匹林的疗效有巨大的差异,甚至有的出现阿司匹林抵抗。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基因的多态性有关。 王滨 张涌 陈泽涛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 基因多态性 心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聚集 重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抑郁症 被引量:11 2004年 张涌 王荫华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血小板糖蛋白HPA-1和HPA-2基因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人类血小板同种异型抗原系统-1(HPA-1)和HPA-2基因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脑血栓形成患者108例及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日常查体者166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HPA-1、HPA-2多态性在两组中的分布频率。结果血小板糖蛋白基因HPA-1、HPA-2多态性在脑血栓组和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糖蛋白基因HPA-1、HPA-2多态性与脑血栓形成无相关性。 张涌 王荫华 崔才三 李现亮 黄萍 汪运山关键词:脑血栓形成 血小板糖蛋白 多态性 血小板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糖蛋白表达、血小板活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张涌 高萍 郭农建 该研究选择发病时间在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和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对照人群166例。对血小板糖蛋白多态性与相应血小板糖蛋白受体表达水平、血小板活化水平以及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关键词:关键词:血小板 基因多态性 糖蛋白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 帕金森病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2005年 张涌 刘艺鸣关键词:帕金森病 PD 进行性 散发病例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兴奋性神经递质 血小板糖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糖蛋白表达、血小板活化及脑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在血液快速流动的动脉和小动脉系统形成血栓的过程中,血小板起着核心作用。血小板膜含有多种糖蛋白,血小板糖蛋白构成了血小板的各种受体,介导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在血小板糖蛋白受体上存在数个多态位点。血小板糖蛋白基因... 张涌 王荫华 崔才三 李现亮 汪运山 刘爽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局部与整体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基础研究 2012年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局部与整体左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杂种犬9只,使用球囊封堵前降支远端的方法建立实验犬AMI模型。结果左心室梗死区在AMI1H出现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低并缓慢恢复。非梗死区室壁动度缓慢减低。结论应用TDI和AQ技术可敏感、精确测量并评价上述心功能变化。 李彬 徐宁宇 张涌 李琳 苏国海关键词:声学定量 犬模型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住院部收治的7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兰索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08,P=0.0008)。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不良反应率低,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 左芳 张涌 李伟关键词: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兰索拉唑 莫沙必利 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中药组2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金芪降糖片8片,每日3次。治疗周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内皮素-1(ET-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FBG、2 h PG、HbA1c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ET-1、ICAM-1、TNF-α、P-选择素水平明显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芪降糖片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改善糖尿病的脂代谢紊乱,可以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王滨 赵红艳 张涌 杨绍祥 周苏宁关键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金芪降糖片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