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262 被引量:1,220H指数:16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9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8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46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90篇结肠
  • 58篇溃疡
  • 57篇结肠炎
  • 57篇溃疡性
  • 55篇溃疡性结肠炎
  • 43篇易激综合征
  • 43篇综合征
  • 43篇肠易激
  • 43篇肠易激综合征
  • 33篇胃癌
  • 32篇细胞
  • 23篇黏膜
  • 22篇中医
  • 22篇介导
  • 22篇干预
  • 21篇通路
  • 20篇肠黏膜
  • 17篇清热
  • 15篇清肠
  • 15篇清肠栓

机构

  • 122篇广西中医药大...
  • 62篇广州中医药大...
  • 62篇广西中医药大...
  • 4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8篇浙江省中西医...
  • 20篇广西中医学院...
  • 18篇江西中医药高...
  • 13篇广西中医药大...
  • 11篇江西中医药大...
  • 7篇江门市第二人...
  • 6篇上海中医药大...
  • 5篇杭州市第一人...
  • 5篇杭州市红十字...
  • 4篇江西省中医院
  • 4篇顺德职业技术...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柳城县人民医...
  • 3篇暨南大学
  • 3篇苏州市中医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254篇张涛
  • 62篇陈远能
  • 22篇陈玉
  • 22篇刘畅
  • 21篇谢建群
  • 17篇潘锋
  • 15篇陈思羽
  • 15篇黄会云
  • 14篇黄适
  • 14篇施斌
  • 13篇陈建永
  • 13篇王小平
  • 12篇平倩
  • 11篇马贵同
  • 9篇郑昱
  • 9篇黄晓燕
  • 8篇徐海珍
  • 8篇卓少元
  • 8篇袁建业
  • 7篇彭磷基

传媒

  • 15篇时珍国医国药
  • 15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0篇辽宁中医杂志
  • 9篇江西中医药
  • 8篇中成药
  • 6篇中国中医药科...
  • 6篇广西医学
  • 6篇第二十七届全...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上海中医药杂...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胃肠病学和肝...
  • 5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3篇江西中医学院...
  • 3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1篇2024
  • 16篇2023
  • 11篇2022
  • 10篇2021
  • 18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28篇2016
  • 26篇2015
  • 12篇2014
  • 12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24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11篇2006
  • 2篇2005
2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023年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位列第五,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人参皂苷Rg3是人参重要的化学成分,在防治结肠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3作为人参主要成分之一,同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说明人参皂苷Rg3可通过多种机制防治结肠癌。本文追踪国内外最新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通过总结分析发现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可增强化疗药物抗癌作用,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促进细胞凋亡及改善肿瘤微环境,还可调控PI3K/AKT、C/EBPβ/NF-κB、Wnt/Β-catenin、Notch-Hes1等信号通路等达到防治结肠癌的作用。目前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研究尚缺乏,多为联合用药,故本文通过梳理其作用机制,旨在为人参皂苷Rg3治疗结肠癌的基础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胡倩华卢鑫范志坤李绅绅张涛
关键词:人参皂苷RG3结肠癌信号通路肿瘤微环境
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CINC-1及其受体CXCR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黏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及其受体CXCR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大鼠36只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1组、模型2组,共3组,每组12只.用2,4,6三硝基苯璜酸100mg/kg灌肠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7d后处死模型1组动物,14d后处死模型2组动物.运用RT-PCR法、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CINC-1及CXCR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CXCR2主要表达在中性粒细胞及肠上皮细胞膜表面.UC活动期CINC-1及CXCR2m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呈上升趋势,与炎症相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1组、2组CINC-1mRNA及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1.77±0.52,1.82±0.24vs0.29±0.10;0.30±0.01,0.31±0.04vs0.18±0.02,均P<0.05);CXCR2mRNA及蛋白表达也有显著差异(1.66±0.10,2.49±0.29vs0.55±0.13;0.20±0.03,0.23±0.02vs0.16±0.01,均P<0.05).结论:CINC-1及其受体CXCR2表达水平与UC炎症正相关,CINC-1可能通过CXCR2介导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成结肠炎症及组织损伤.
张涛施斌陈建永潘锋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染色法
FOXO3调控NF-κBp50表达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及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干预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UCAC)结肠黏膜FOXO3、NF-κBp50、C-myc、肠上皮细胞凋亡及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药防治UCAC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SPF级雄性Balb-c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美沙拉嗪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DMH/DSS复合法制备UCAC模型,除正常组同步饲养外,其余各组分别予不同药物干预20周,第20周末处死全部动物。采用TUNEL染色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bloting技术检测FOXO3、NF-κBp50、C-myc表达变化。结果 UCAC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为(18.65±2.47)%,结肠Foxo3、NF-ΚBp50、C-my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上升,该变化与UCAC组织病理学积分呈正相关;治疗组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为(6.54±1.13)%,结肠FOXO3、NF-κBp50、C-myc基因及其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O3上调NF-κBp50表达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加速,破坏肠黏膜屏障,导致炎症持续在UCAC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下调FOXO3、NF-κBp50、C-myc表达,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修复肠黏膜屏障而发挥缓解UCAC的效用。
王其进陈玉张涛平倩王小平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凋亡
PKA调控TRPV1敏化介导CGRP表达探讨疏肝健脾方防治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 syndrome,IBS)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eitonin 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表达变化,探讨疏肝健脾方治疗IBS可能机制。方法:72只清洁级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方组(低、中、高剂量)和对照组;用辣素灌胃结合束缚应激刺激法复制IBS大鼠模型。正常组予同步饲养;疏肝健脾方组分别按低、中、高不同剂量给药;对照组予匹维溴胺;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周。末次给药后,处死所有大鼠,取结肠组织并应用HE染色法和醛品红-桔黄G法分别检测病理组织学改变及肥大细胞阳性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blot技术和荧光定剂量PCR检测大鼠结肠PKA、TRPV1、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见各组黏膜及黏膜上皮绒毛完整,排列规则,可见少许炎症细胞,未见黏膜下血管扩张及弥漫性炎症浸润改变,腺体结构、排列正常;正常组除外,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黏膜间质或黏膜下层可见类圆形紫红至深紫色染色点。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KA、TRPV1、CGRP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高剂量组PKA、TRPV1、CGRP以及中剂量组CGRP基因表达和高剂量组PKA、CGRP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余低、中剂量各组PKA、TRPV1及CGRP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可能通过PKA调节IBS大鼠TRPV1、CGRP的变化,是其发挥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方健松马媛萍刘畅张涛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疏肝健脾PKATRPV1
温中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粘膜肥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从大鼠肠粘膜肥大细胞(MC)的变化探讨温中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中健脾方组和得舒特组,每组12只。用番泻叶+束缚应激刺激造成腹泻型IBS动物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高压消毒的饮用水灌胃,其余两组分别给予温中健脾方煎剂和得舒特水溶液灌胃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取结肠粘膜固定,制作石蜡切片,采用改良的甲苯胺蓝染色法进行MC染色,利用上海求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IQAS医学图像定量分析系统及医学图像定量分析软件进行MC计数,并测量MC面积、周长、圆度及等效直径。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粘膜MC数目明显增多,大鼠结肠粘膜MC面积增大、周长增加、圆度变小、等效直径增大;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结肠粘膜的MC面积明显减小、周长缩短、圆度有所增大、等效直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比较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中健脾方可以减少腹泻型IBS大鼠结肠粘膜的MC数目,并能抑制MC活化脱颗粒,这可能是中药治疗IBS的作用机制之一。
徐海珍谢建群施斌张涛
关键词:温中健脾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肥大细胞
通腑泻肺方治疗肺系脓毒症(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张涛
温中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及脑-肠轴调控机制研究
谢建群马贵同唐志鹏陆雄郑昱潘相学薛筠孔令东张涛徐海珍施斌费晓燕袁建业
该项目通过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角度探讨了腹泻型IBS发病及温中健脾法方药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腹泻型IBS的中枢调节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构建中医药治疗IBS临床疗效评价评价体系提供了研究资料...
关键词: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温中健脾
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20例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急性胰腺炎疗效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保守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症状体征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急性胰腺炎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张涛潘锋陈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分期论治中西医结合疗法
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调节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以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对于脓毒症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目的。动物实验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0)、电针组(n=10),于术后24 h进行观察,并采集标本检测。通过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进行大鼠胸腺和脾脏形态学观察和凋亡率测定、淋巴细胞HLA-DR、IL-6、IL-10、TNF-α浓度测定、血常规测定,计算NLR。结果表明,电针组大鼠血清IL-6、TNF-α较模型组低(P<0.05),IL-10较模型组高(P<0.05),电针组胸腺细胞凋亡率、脾脏细胞凋亡率、HLA-DR、NLR均较模型组低。由此得出,电针足三里穴和关元穴可增强大鼠的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脓毒症发病时的机体反应。
孙芳园张涛雷鸣沈伟鸿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脓毒症免疫功能
痛泻要方对番泻叶-束缚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采用番泻叶结合束缚-应激法复制脾虚肝郁型大鼠IBS模型,探讨脾虚肝郁型IBS的发病机制及辨证的客观依据和痛泻要方干预IBS的分子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
张涛潘峰陈建永
文献传递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