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光谱
  • 2篇湍流大气
  • 2篇谱特性
  • 2篇光谱特性
  • 2篇光束
  • 1篇排球
  • 1篇排球技术
  • 1篇排球运动
  • 1篇平顶光束
  • 1篇球技
  • 1篇组织进攻
  • 1篇像质
  • 1篇立体进攻
  • 1篇脉冲
  • 1篇接应
  • 1篇接应二传
  • 1篇进攻
  • 1篇光谱变化
  • 1篇光谱移动
  • 1篇和光

机构

  • 5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张涛
  • 3篇季小玲
  • 2篇陈晓文
  • 1篇李晓庆
  • 1篇谢征微
  • 1篇吕厚祥
  • 1篇李玲
  • 1篇汤明玥
  • 1篇陈卫东
  • 1篇陈森会
  • 1篇王诗琴
  • 1篇刘贤超
  • 1篇郑杰

传媒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光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部分相干双曲余弦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的光谱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出了部分相干双曲余弦高斯(C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光谱传输方程,研究了湍流对其光谱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给予了合理的物理解释.研究表明,部分相干ChG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其光谱特性由源光谱、光束相干参数、光束离心参数、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和观察点位置等因素共同决定.湍流使轴上点光谱移动量减小.当湍流增强到一定程度时离轴点还存在光谱跃变现象,发生跃变的临界位置和光谱跃变量随湍流的增强而增大.此外,光谱跃变的临界位置随着离心参数的增大而远离传输轴,光谱跃变量随着光束相干参数的增大而增大.
张涛陈晓文季小玲
关键词:光谱特性湍流大气
Cr光栅掩模对金属平板超透镜成像质量的影响
2015年
利用有限元法并结合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不同厚度Cr膜的透光率的研究,模拟了金属平板超透镜近场成像特性.研究了作为"物"的Cr光栅掩模厚度、占空比对超透镜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像系统的对比度随光栅掩模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厚度大于50 nm,达到一个稳定值;在相同掩模厚度下,成像系统的像平面随着光栅线宽W的增加而变远;在相同厚度变化范围内,W越大,对比度的变化范围(△C)和像平面位置的变化范围(△y)也都越大,但前者变化更大.研究表明:Cr光栅掩模的厚度、占空比对成像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王诗琴宫云志吕厚祥刘贤超郑杰张涛谢征微陈卫东李玲
关键词:成像质量
超短脉冲厄米-高斯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光谱移动和光谱跃变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广义惠更斯-菲涅尔原理,推导出了超短脉冲厄米-高斯(H-G)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光谱传输方程,研究了其光谱移动和光谱跃变特性,并给予了合理的物理解释.研究表明,超短脉冲H-G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其光谱特性由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厄米多项式阶数、脉冲宽度和观察点位置坐标等因素共同决定.轴上点光谱为蓝移,随着离轴距离的增大,光谱由蓝移变为红移,无光谱移动点的位置坐标与脉冲宽度无关.此外,当湍流增强到一定程度时离轴点还存在光谱跃变现象.自由空间与湍流大气中的光谱跃变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季小玲汤明玥张涛
关键词:湍流大气光谱移动
平顶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的光谱特性被引量:17
2008年
采用Rytov相位结构函数二次近似的方法,推导出了平顶光束在湍流大气中的光谱传输方程,详细研究了其光谱特性,并给出了合理的物理解释。研究表明,轴上点光谱为蓝移,随着离轴距离的增大,光谱由蓝移逐渐变为红移,轴外点存在多阶光谱跃变现象。随着湍流的增强,光谱位移量和光谱跃变量减小、光谱跃变现象消失。特别分析了平顶光束与高斯谢尔模型(GSM)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的光谱跃变之间存在的差异。
季小玲张涛陈晓文李晓庆陈森会
关键词:大气光学光谱特性大气湍流平顶光束
试析排球运动中的接应二传被引量:1
1992年
1 问题提出现代排球朝着快、高、全、变的方向发展,网上争夺异常激烈,面对这种发展趋势,绝大多数世界强队都采用“五一”阵容配备。这样,场上只有一名二传,攻手只需适应一名二传的传球,容易建立起默契,减少配合失误,进攻和拦网力量也增加了。在此阵容中,“四二”中的另一名“二传手”被“五一”中“接应二传”代替,对他,我们应有些什么要求呢?笔者以为,他首先具有全面的排球技术素质,而在全面当中,尤以进攻为主,其次才是接应二传。本文将着重对其几个问题作些研究、阐述。
张涛
关键词:排球运动排球技术组织进攻立体进攻传球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