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新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纳米
  • 4篇金属
  • 3篇电弧
  • 3篇电弧放电
  • 3篇碳纳米颗粒
  • 3篇金属元素
  • 3篇过渡金属
  • 3篇过渡金属元素
  • 3篇放电
  • 2篇页面
  • 2篇源文件
  • 2篇色调
  • 2篇石磨
  • 2篇数据库
  • 2篇图库
  • 2篇组件
  • 2篇问题信息
  • 2篇细粒度
  • 2篇线团
  • 2篇可访问性

机构

  • 9篇天津大学

作者

  • 9篇张玉新
  • 4篇崔兰
  • 3篇崔屾
  • 3篇王艳艳
  • 2篇陈小平
  • 1篇林通
  • 1篇尹相兰
  • 1篇亢慧娟
  • 1篇何菲

传媒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电弧放电制备氮和金属元素掺杂的碳纳米颗粒被引量:10
2008年
在进气口氮气为800℃条件下,采用直流电弧放电方法制备了具有特殊结构的掺杂氮和金属元素的碳纳米颗粒(CN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表征结果显示,此种CNPs中有许多弯弯曲曲的空隙或孔道,整体犹如缠绕的线团。实验发现这种CNPs在乙醇、丙酮以及蒸馏水中均可以形成稳定的悬浮液(浓度小于0.5wt%);在蒸馏水中形成的悬浮液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明显增强。
王艳艳崔屾崔兰张玉新何菲陈小平林通亢慧娟尹相兰
关键词:碳纳米颗粒氮掺杂金属掺杂
一种氮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氮气氛电弧放电法制备氮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直流电弧放电法的原理,将石磨粉与过渡金属氧化物按质量百分比例95.5~80∶4.5~20混合均匀放置在阳极石墨棒中,然后将800...
崔屾王艳艳张玉新崔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深度页面探索的细粒度普适性问题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页面探索的细粒度普适性问题检测方法,首先全面探索输入的app,在探索app的页面时,将当前页面的截图传入设定的监控目录,一一检测每个元素是否符合可访问性标准,并返回问题相关的信息,同时根据检测出的...
陈森张玉新
一种氮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氮气氛电弧放电法制备氮和过渡金属元素掺杂的碳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直流电弧放电法的原理,将石磨粉与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按质量百分比例95.5~80∶4.5~20混合均匀放置在阳极石墨棒中,然后将...
崔屾王艳艳张玉新崔兰
文献传递
一种针对app中色彩普适性问题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app中色彩普适性问题的修复方法,首先,对多个原始app文件,得到存在色彩普适性问题和不存在色彩普适性问题的组件信息,建立颜色参考数据库;然后,基于建立的颜色参考数据库,通过多种策略计算出当前待修复a...
陈森张玉新
过渡金属元素在电弧放电法制备碳纳米管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正>电弧放电法是比较成熟的制备碳纳米管的主要方法之一:过渡金属元素在该方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曾经报道了在氮气氛下,利用电弧放电法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结果[1,2]。电弧放电法中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明显地不同于均相或非...
崔屾崔兰张玉新陈小平P.ScharffC.SiegmundK.RischlD.SchneiderS.Kltzer
关键词:过渡金属元素电弧放电法碳纳米管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深度页面探索的细粒度普适性问题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页面探索的细粒度普适性问题检测方法,首先全面探索输入的app,在探索app的页面时,将当前页面的截图传入设定的监控目录,一一检测每个元素是否符合可访问性标准,并返回问题相关的信息,同时根据检测出的...
陈森张玉新
一种针对app中色彩普适性问题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app中色彩普适性问题的修复方法,首先,对多个原始app文件,得到存在色彩普适性问题和不存在色彩普适性问题的组件信息,建立颜色参考数据库;然后,基于建立的颜色参考数据库,通过多种策略计算出当前待修复a...
陈森张玉新
一种基于多源融合的安卓漏洞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融合的安卓漏洞检测方法,该方法构建了多工具支持漏洞类型映射后的标准化体系,有效结合多工具检测能力,扩大漏洞类型覆盖范围;提出映射不同工具检测结果中的漏洞点信息的系统化方法,实现漏洞点归一化,形成漏...
陈森朱景云张玉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