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玉琦

作品数:64 被引量:497H指数:12
供职机构: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2篇抑郁
  • 19篇抑郁症
  • 18篇自杀
  • 13篇自杀行为
  • 10篇基因
  • 9篇阿尔茨海默病
  • 9篇痴呆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6篇电图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血管
  • 6篇症状
  • 6篇疗效
  • 6篇脑电
  • 6篇脑电图
  • 6篇老年
  • 5篇单核
  • 5篇单核苷酸

机构

  • 2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汕头大学
  • 17篇无锡市精神卫...
  • 7篇山东省安康医...
  • 4篇济宁医学院附...
  • 3篇中国江苏省无...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杭州市公安局...
  • 2篇安康医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韩山师范学院
  • 1篇济宁市精神病...
  • 1篇汕头市疾病预...

作者

  • 59篇张玉琦
  • 28篇李桂林
  • 13篇程灶火
  • 12篇徐文炜
  • 12篇徐清
  • 12篇李克
  • 8篇刘庆海
  • 8篇王爱荣
  • 7篇刘朝军
  • 7篇成义仁
  • 7篇袁国桢
  • 7篇吴越
  • 5篇陆春英
  • 5篇李鹏鹏
  • 5篇张明廉
  • 5篇蒋幸衍
  • 5篇朱建中
  • 4篇史桂芝
  • 3篇王宝恒
  • 3篇费静霞

传媒

  • 13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国外医学(精...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8
2012年
目的探讨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3例伴精神行为症状的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组(A组)与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组(B组)。治疗前和研究结束时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在治疗后的第2、4、6、8周末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减分率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治疗中各项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2分以上,治疗结束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BEHAVE-AD量表评分两组组内比较,至第4周末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有效率为88.46%(46/52),显著有效率为67.31%(35/52);B组有效率为86.27%(44/51),显著有效率为64.71%(33/5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能耐受的不良药物反应。结论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有效。
张玉琦徐文炜程灶火吴越顾君汤莉季萍李桂林
关键词:奥氮平喹硫平多奈哌齐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高频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远期康复作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远期康复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经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高频rTMS刺激(10Hz);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刺激部位均选择左侧前额叶背外侧皮质区,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随访14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及随访14周时,观察组PANSS总分及阴性因子分、SANS总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PANSS阳性因子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时间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SAN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0Hz rTMS模式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有一定的远期疗效,安全性较好。
徐清张玉琦程灶火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阿尔茨海默病(AD)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健康,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AD的病因尚未明确,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方法也较局限,本文就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刘丹张玉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
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5Hz组、10Hz组、伪刺激组,每组30例.3组在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
徐清张玉琦程灶火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重复经颅磁刺激临床疗效安全性
文献传递
早期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23
2007年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顶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6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4例。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心理干预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加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给予PANSS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心理干预组显效195例(68.7%)、有效236例(92.61%),对照组显效172例(60.6%)、有效248例(87.3%),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理干预组产生中、重度抑郁症状者共56例,对照组产生中、重度抑郁症状者共8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状的发生。
李桂林宗丽春田淑英张玉琦
关键词: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HPLC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帕罗西汀和喹硫平浓度
2012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帕罗西汀和喹硫平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Inertsil ODS-C18柱(4.6×150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二氢钠(0.05 mol/L磷酸二氢钠)(39∶61),流速为1.0mL/m in,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40℃,以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75:25)为萃取剂。结果帕罗西汀在10~640μg/L、喹硫平在20~1200μg/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5μg/L,8μg/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帕罗西汀与喹硫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张岳春凌卫明张玉琦
关键词:帕罗西汀喹硫平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
胞磷胆碱钠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是察胞磷胆碱钠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对象与方法将125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词语即刻和延迟记忆测验、词语流畅性测验、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转换测验、...
张玉琦李桂林
文献传递
广东省潮汕地区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的制定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制定潮汕地区的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为饮食与疾病之间的医学研究提供工具。方法以潮州、汕头(包括南澳县)城乡地区为中心随机抽取若干家庭,并以家庭为单位,以3 d食物称重记录法进行膳食调查,建立潮汕地区城乡家庭膳食资料数据库;在以各种食物提供的营养素量为基础进行食物种类筛选的基础上,再以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对初选食物项目进行再次筛选,并确定食物的频度、食用量。结果共有417个家庭完成调查(城市200个,农村217个),其3 d消耗的食物种类512种,其中城市443种,农村417种。初次筛选出的食物种类数城市194种,农村183种,城乡合计233种;再次筛选结果为城市157种,农村160种,城乡合计196种;最后125种食物被包括在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中,每种食物对应有7个层次的摄入频率和6个层次的食用量。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中的食物项目提供的营养素覆盖率平均超过90%。结论以417个城乡家庭膳食资料为基础建立潮汕地区食物“金标准”数据库并以该数据库资料为依据,按照系统方法和步骤制定潮汕地区食物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是切实可行的。
宋凤艳Toshiro Takezaki李克于萍林旭恺杨合鳞张玉琦Kazuo Tajima
关键词:膳食调查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柳群方张玉琦李桂林王爱荣刘庆海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舍曲林。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和综合护理干预后8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顿量表(CSS)、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HAMD=11.9050,MtMSE=-5.5822,tCSS=12.6566,MtBI=-17.9000;P均<0.001);对照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前、后HAMD、MM-SE、CSS、MBI评分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HAMD=8.6587,P<0.001;MtMSE=-2.8570,P<0.01;tCSS=2.2251,P<0.05;MtBI=-2.1007,P<0.05)。综合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MMSE、CSS、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AMD=2.1274,P<0.05;MtMSE=4.2260,P<0.01;tCSS=9.1274,P<0.001;MtBI=16.2776,P<0.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并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效果,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和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李桂林费静霞冷文娟李金香徐文炜张玉琦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综合护理干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