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田水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论党》: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的奠基之作
- 2005年
- 张田水
- 关键词:《论党》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观建党理论
- 刘少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思想论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刘少奇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主要观点是在政治上必须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在经济上必须坚持正确的“利益观”,在文化上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观”;其基本特征是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统一。这一思想对于目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和启迪意义。
- 张田水
- 关键词:共产党员
- 建国前后党对我国资本主义的科学探索被引量:3
- 1994年
- 邓小平在其南巡讲话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是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对资本主义进行再认识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重大突破.其实,关于如何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早在建国前后党中央就曾付出相当的精力对其进行了科学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统地加以回顾和总结,对于深刻理解十四大和邓小平讲话精神,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将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 张田水
- 关键词:合作社经济南巡讲话七届二中全会
- 邓小平对中共反腐倡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被引量:2
- 1997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创新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思想上,反腐倡廉必须从服务于阶级斗争实践转移到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上来;在策略方针上,反腐败既要坚决地依靠人民群众,但又不能搞政治运动;在具体措施上,必须建立“法制、监督和教育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机制;在斗争重点上,关键是抓好党的领导干部。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既有丰富多彩的理论观点,又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既实事求是地继承前人的理论成果,又有极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既是党的整个反腐倡廉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张田水赵启才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反腐倡廉
-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与现实解读被引量:1
- 2003年
-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人曾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了艰辛的不懈探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为这一理论的开拓者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为继承者确立了"翻两番"的目标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作为集大成者最终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十六大报告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对"小康社会"的基本含义从质与量及其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新的界定,并科学地论证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可行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讲,它是对古代传统"小康"思想的超越、突破和调整,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从实践上来讲,它对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 张田水张长伟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
- 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决策——解读毛泽东关于“非劳动收入”者的述论被引量:1
- 2004年
- 十六大报告指出:"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已经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这一思想。他的基本观点是:必须争取和团结城乡中大量存在的"非劳动收入者"——民族资产阶级和富农;必须保护进行合法经营的"非劳动收入者";应该允许"非劳动收入者"存在剥削思想和剥削行为;应该利用和发展由"非劳动收入者"经营的非公有制经济和私人工商业。毛泽东这一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特征,它带有根本性的战略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策略原则的灵活运用和理论创新;是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辨证分析的理论成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措施;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一环;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毛泽东这一思想不仅有效地指导了建国初期的社会实践,就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 张田水
- 关键词:毛泽东非公有制经济
- 简析建国前后毛泽东对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探索
- 1993年
- 一.民主革命后期的最初思索在新民主义时期,毛泽东开始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思索。1、在新民主义的国家制度下,要让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1940年初,在他发表的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合法地位作了初步论述,他说: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在经济上只是将“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而“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存在的”。在《论联合政府》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更加丰富多采了。毛泽东说:“我们主张的新民主主义制度的任务,能够自由发展那些不是‘操纵国计民生’而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保障一切正当的私有财产”。
- 张田水
- 关键词: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制度富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