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秀梅

张秀梅

作品数:31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委科研基金长春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肿瘤
  • 9篇细胞
  • 9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6篇基因
  • 6篇骨髓
  • 6篇恶性
  • 5篇多发
  • 5篇多发性
  • 5篇多发性骨髓瘤
  • 5篇骨髓瘤
  • 4篇凋亡
  • 4篇多药
  • 4篇多药耐药
  • 4篇预后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耐药
  • 3篇逆转
  • 3篇金淋巴瘤
  • 3篇霍奇金

机构

  • 30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武警吉林省总...
  • 1篇秋田大学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31篇张秀梅
  • 15篇卢振霞
  • 12篇孙延霞
  • 10篇张凤春
  • 9篇孙步彤
  • 8篇姜玉珍
  • 5篇林玉梅
  • 3篇杨华
  • 2篇白元松
  • 2篇毕林涛
  • 2篇刁建东
  • 2篇干慧珠
  • 2篇张静
  • 2篇王杨
  • 2篇王铭宏
  • 2篇高晓杰
  • 1篇徐迎春
  • 1篇丛明
  • 1篇李密阳
  • 1篇孙亚荣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长春医药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白血病
  • 1篇第七届全国肿...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导体激光器穴位照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10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卢振霞孙步彤孙延霞张秀梅姜玉珍
关键词:穴位照射恶性肿瘤白细胞减少
葡萄糖苯氮芥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2007年
目的探讨新合成的葡萄糖苯氮芥衍生物对肝癌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流式细胞术分析法。结果新合成的葡萄糖苯氮芥衍生物对正常细胞毒性较小,对7721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且通过流式细胞仪显示其诱导细胞凋亡。结论新合成的葡萄糖苯氮芥衍生物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
刘铁梅朱光泽卜丽梅李密阳张秀梅
关键词:靶向性治疗氮芥
丹参-肝素注射液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的实验和临床及丹参活血化瘀机理的探讨
张凤春张秀梅姜玉珍等
内容简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临床上最危重的病症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往用肝素治疗,效果不好。近年来发现肝素主要通过抗凝酶(ATⅢ)发挥抗凝作用,但国内尚无ATⅢ制品,DIC死亡率很高。而该成果在深入...
关键词:
关键词:血液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剂活血化瘀
多药耐药基因在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98年
本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8例,多发性骨髓瘤(MM)17例等肿瘤细胞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其中初治28例,难治复发6例,完全缓解(CR)11例。发现MDR1基因在ALL、CLL及MM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5.7%,83.3%及9%。难治复发组明显高于初治及CR组,三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初治MDR1基因阴性表达组CR率(94.4%)显著低于MDR1基因阳性表达组(30%)(P<0.01)。其结果表明:①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细胞中MDR1发生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形式,其中MM发生率较低。②淋巴—浆细胞系统恶性肿瘤患者MDR1基因表达与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合理制定化疗方案提供有用的依据。
孙延霞张凤春张秀梅周劲松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聚合酶链反应肿瘤
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征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对 1980 - 1997年本院收治均经病理证实的 6 6例原发于胃肠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有无 B症状、确诊前病程、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免疫分型、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和 (或 )脏器转移、骨髓浸润、原发部位、治疗措施等 13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 Cox多因素分析 ,并采用 Kaplan- Meier法及 L og- 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统计。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性别、确诊前病程、原发部位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P>0 .0 5 ) ;无 B症状组、临床分期为 E~ E期及 E~ 1 E期组、低中度恶性组、 B细胞型、肿瘤未突破浆膜层组、瘤体直径小于 10 cm组、无淋巴结和 (或 )脏器转移组、无骨髓浸润组、行手术 +化疗组 5年生存率预后均较佳(P<0 .0 5 ) ;Cox分析表明肿瘤直径 <10 cm与≥ 10 cm组、临床分期为 E~ E期与 E~ E期组、免疫分型为B细胞与 T细胞组及手术 +化疗与单纯手术组 5年生存率比较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免疫分型、治疗措施为影响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的重要因素。
张静卢振霞张翠香孙延霞孙步彤杨华张秀梅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胃肠肿瘤预后
淋巴性恶性肿瘤多药耐药基因异常表达与逆转的研究
张凤春张秀梅林玉梅李玉林王铭宏张淑芹田春艳孙延霞干慧珠吴春娇沈卫章刘云鹏
本文根据淋巴性恶性肿瘤的本身特点及多药耐药因素各自独特性,采用其最主要的多药耐药因子分析淋糖皮质激素受体(GCR);4IL-6增高产生对化疗药物的耐药。并进一步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逆转多药耐药,指导个体化疗,寻...
关键词: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逆转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亚型与预后
1999年
探讨胃肠道恶性淋巴瘤亚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肠淋巴瘤50例,经切片复查并单克隆抗体标记。结果B细胞性45例,T细胞性5例。随访证实,T细胞性病程短,进展快,化疗反应差,多在1a内死亡,5年存活率为20%,明显低于B细胞性(48.6%,P<0.05)。结论组织学分类是胃肠淋巴瘤判定预后的独立指标之一。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反应细胞来源的亚型分类,确诊时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手术治疗的机会等。
杨华卢振霞赵录赵连生张秀梅
关键词:预后胃肠道肿瘤淋巴肉瘤
18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我们对我院的187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MM预后的因素作一探讨。
高晓杰卢振霞孙步彤孙延霞代恩勇张秀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回顾性分析
骨髓转移癌82例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骨髓转移癌(MCBM)的发病机制及临床与血液学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2例MCBM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血象与骨髓象等资料。结果:82例MCBM患者中,临床表现以贫血(70.7%)、骨痛(57.3%)、发热(37.8%)及出血(25.6%)最常见。82例骨髓涂片均找到MCBM细胞,其中43例(52.4%)找到原发肿瘤,以肺癌(19.5%)、乳腺癌(10.9%)和胃肠道癌(4.9%)最多见。结论:临床上,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发热及(或)出血等症状时,应考虑MCBM可能,可作骨髓穿刺或骨髓活检,寻找原发癌的来源。
孙步彤卢振霞张锌白元松张秀梅
关键词:骨髓转移癌骨髓象原发肿瘤
老年和老年前期多发性骨髓瘤(附96例报告)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探讨老年和老年前期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特殊性。方法 以 50~75 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 73例,女 23 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并发症、 X 线所见、血象、骨髓象及免疫学检查的变化。结果 治疗有效率为 750% ,3 年生存率为302% 。最长者 3 例已达 13 年。结论 老年和老年前期多发性骨髓瘤有其特殊性,制定恰当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与预后密切相关。
姜玉珍张铮王铭宏张秀梅姚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老年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