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丹
- 作品数:33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温州地区近10年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情况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简称青睫综合征)的患病情况以及门诊就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5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简称温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所有青睫综合征患者的基本信息,对疾病的发病年龄、男女比例、季节分布、就诊次数等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于温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青睫综合征患者共计2 248例,12 818例次。其中男性1 369例(60.9%),女性879例(39.1%)。患者初次就诊的平均年龄为(38.6±13.8)岁,主要集中于20~60岁(86.0%),也可见于20岁以下及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占5.3%和8.7%)。男性患者(38.2±13.6)岁和女性患者(39.1±14.2)岁的初次就诊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3,P =0.724)。春季青睫综合征患者的就诊人数及就诊频次均略高于其他季节。近10年来,青睫综合征患者每年就诊人数及人次数均呈递增趋势,但51.2%的患者年平均就诊次数小于2次。结论 温州地区青睫综合征以男性居多,主要集中于20~60岁人群,春季多发。
- 杨娟元江俊宏张绍丹戴玛莉解彦茜王毓琴梁远波
- 关键词:青睫综合征就诊情况
- 马凡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6年
- 马凡综合征(MFS)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累及心血管、骨骼、眼、肺、皮肤、硬脑脊膜等。眼部的表现有晶状体异位、屈光不正、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斜视以及弱视等,其中晶状体异位最常见。目前的研究认为大约90%的MFS是由FBN1基因突变引起的,突变基因产生的异常原纤蛋白1(FBN1)通过对正常FBN1产生显性负效应或本身对蛋白水解酶敏感性的改变等机制导致全身结缔组织的改变。但由于基因突变数量的巨大和临床表现的广泛变异,很难建立起一个确切的基因-表型关联。最近研究者们又在一部分未携带FBN1突变的MFS2患者中检测到了位于3号染色体的TGFBR2基因的突变,使MFS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更好地了解MFS的发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绍丹王宁利
- 关键词:马凡综合征
- 基于体检中心的沈阳市健康城镇居民眼压现况调查
- 王达张绍丹李若溪王海林孙晶
-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作为青光眼首选手术方式的探讨及展望被引量:3
- 2016年
- 睫状体光凝是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降眼压速度快、效果佳,但由于存在眼球萎缩和视力下降的风险,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激光能量、点数、范围等操作参数以及患者眼部色素水平有关。其降眼压作用不依赖于房角开放状况,对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光凝参数的优化,睫状体光凝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前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其非侵入的特性,避免了许多青光眼滤过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配置情况、患者意愿和随访依从性等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者尝试将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用于视力尚好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和药物控制不佳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作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效果,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作为青光眼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以分析、探讨和展望。
- 张绍丹刘驰梁远波
- 关键词:青光眼安全性有效性
- 纳米级siRNA与壳寡糖复合物体内外抗脉络膜新生血管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干扰RNA与壳寡糖(siRNA与COS)纳米复合物体内外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对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以提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并传代。用激光粒度仪检测siRNA与COS纳米复合物的粒径与zeta电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评价siRNA与COS质量比分别为1/1,1,5时所形成的siRNA复合物的情况。利用SRB方法评价COS分别为5μg/mL、25μg/mL、50μg/mL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以及50nmolsiRNA浓度条件下,siRNA/COS质量比为1/1、1/5时形成的复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利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方法观察不同质量比的siRNA与COS(1/1、1/5)减轻血管荧光素渗漏的情况。结果激光粒度仪检测显示随着COS的量增加,siRNA与COS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在93.9~459.8nm范围内变化,zeta电位在.19.5—17.8mV范围内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当siR-NA与COS质量比为1/5时,siRNA能够完全与壳寡糖结合。质量比为1/1时,只有部分siRNA与壳寡糖相结合。SRB结果显示,两种质量比所形成的复合物对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照组,siRNA与COS质量比分别为1:1,1:5时,增殖率分别为(68.7±12.2)%,(58.8±10.1)%vs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1,P=0.008)。COS5μg/mL、25μg/mL、50μg/mL三个剂量组均未显示出对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F=O.713,P=O.558)。2周时,siRNA与COS组,激光斑处荧光渗漏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该研究表明siRNA与壳寡糖纳米复合物在抗脉络膜新生血管中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且毒性较低。
- 刘洪安曲景灏张绍丹李若溪
- 关键词:小干扰RNA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壳寡糖脉络膜新生血管
- Functional MRI signal changes in primary visual cortex corresponding to the central normal visual field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 卿国平张绍丹王波王宁利
- 关于我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与诊断认识的问卷调查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了解眼科医生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筛查和诊断的认识以及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基本情况。设计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2005年9月11日在第十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青光眼会场参会的眼科医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表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信息和对闭角型青光眼诊断进展的认识以及实际工作状况。共发出330份问卷表,收回有效问卷262份(有效应答率79.4%)主要指标问卷调查结果。结果29个省、市的眼科医生接受了本次问卷调查。96.9%的人认为我国应开展闭角型青光眼的社区筛查工作;57.3%接受国际地域性和眼科流行病学组(ISGEO)关于闭角型青光眼的分类体系,41.6%反对必须伴有视神经损害才诊断为青光眼的观念;69.1%认为以房角关闭机制为基础的闭角型青光眼分类体系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在实际I作中,81.3%的人将前房角镜检查作为门诊闭角型青光眼筛查的常规手段,77.4%将暗室激发试验作为门诊早期可疑闭角型青光眼筛查的常规手段,49.2%将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UBM)作为可疑闭角型青光眼筛查的常规手段。而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下降后视神经损害的评价,80.9%的人常规进行眼底检查,仅54.6%的人常规进行眼压下降后的视野损害评价。结论我国眼科医生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定义与分类体系的认识与国际上存在较大差异。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手段及其使用在不同医院和不同知识背景的医生中具有较大的变异性。
- 梁远波李思珍范肃洁雷鹍刘豫恒张绍丹刘文茹孙霞孙兰萍王宁利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问卷调查
- 睑板腺按摩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内眼手术术前患者眼表细菌谱的影响
- 目的:探讨内眼手术术前患者结膜囊和睑板腺的细菌分布,比较睑板腺按摩联合0.5%左氧氟沙星与单独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的抑菌作用的差异.方法:横断面研究.
- 张绍丹何静娜牛彤彤柳姗姗任春阳李若溪王海林
- 关键词:睑板腺术前预防
- 线粒体异常在常见视神经病中作用
- 2013年
-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一种重要的细胞器,通过氧化呼吸作用提供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与人体内的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有关,具有自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体系。线粒体在耗能较高的器官中有广泛分布,视网膜和视神经含有丰富的线粒体,为视觉信号传导和细胞内物质运输提供所必需的能量。由于线粒体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若线粒体出现异常,如线粒体DNA突变、呼吸功能异常、ATP合成障碍、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等,将引起多种视神经相关疾病,如Leber病,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青光眼和视神经炎等。了解与线粒体相关的致病机制有助于更精确的临床诊断,同时也可以为各种视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孙曹毓张绍丹刘洪安李若溪
-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突变氧化应激视神经
-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结膜囊和睑板腺分泌物细菌谱研究
- 目的 比较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结膜囊和睑板腺内需氧及厌氧菌细菌谱与健康人的差异,探讨细菌感染在睑板腺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
- 张绍丹何静娜柳姗姗任春阳牛彤彤王海林
- 关键词:睑板腺功能障碍结膜囊睑板腺需氧菌厌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