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继娟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储层
  • 5篇盐岩
  • 5篇碳酸
  • 5篇碳酸盐
  • 5篇碳酸盐岩
  • 4篇盆地
  • 3篇准噶尔盆地
  • 2篇油气
  • 2篇预测技术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塔西南
  • 2篇塔西南坳陷
  • 2篇网络
  • 2篇裂缝型
  • 2篇裂缝型储层
  • 2篇缝型
  • 2篇成藏
  • 2篇储层预测
  • 1篇地震层速度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3篇张继娟
  • 4篇刘建新
  • 3篇张虎权
  • 3篇王振卿
  • 3篇田雷
  • 3篇王宏斌
  • 2篇张年春
  • 2篇刘军迎
  • 2篇孙勤华
  • 2篇李闯
  • 2篇刘晓梅
  • 2篇崔海峰
  • 2篇高建虎
  • 2篇尹路
  • 2篇刘军
  • 1篇齐雯
  • 1篇代冬冬
  • 1篇雍学善
  • 1篇潘建国
  • 1篇许多年

传媒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西北油气勘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天然气技术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相分析在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地震相是对特定沉积体的地震响应。Stratimagmic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波形分类,在实际应用中能快速掌握地震信号的总体变化及其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地震相分析能力。本文以准噶尔盆地中部区块地震相分析为例,研究了波形分类技术应用过程中时窗的选取,模型道的创建,分类数、迭代次数的选择,以及地震相向沉积相的转化。
张继娟刘建新高建虎刘军迎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地震相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波形分类沉积体模型道
分频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塔中西部台内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14年
塔中I号坡折带西段台内滩储层主要发育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其地震响应以弱振幅响应为主,与东段台缘礁特有的“丘状”外部轮廓和内部发育“串珠状强反射”的地震响应特征有明显差异。台内滩弱振幅储层的优势频段为15-25Hz。优选广义S变换分频方法进行频谱分解,用20Hz分频均方根振幅实现了台内滩储层的预测,通过带通滤波处理得到的优势频段内的纯波数据进行波阻抗反演,能有效地识别出塔中西部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的台内滩储层,提高了台内滩储层的识别精度,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王振卿王宏斌张虎权张继娟武雪琼
关键词:碳酸盐岩广义S变换
基于单组和双组裂缝模型的AVO研究
2005年
针对在2个裂缝性储层顶界形成的与角度有关的PP波和PS波的反射系数,用精确的广义各向异性反射系数方程进行了理论性对比,这两个垂直裂缝模型具有相同的裂缝密度,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用方位AVO分析来确定裂缝的方向。第一个模型只有1组裂缝系统,第二个模型增加了一个与第一组裂缝成60°斜交的裂缝系统。正如所期望的,当介质中有多组裂缝系统时PP波的各项异性变弱,因而在多组裂缝系统中识别裂缝的方向比在单组裂缝系统中更困难。用PP波的AVO现象识别裂缝的主方向时,需要用远偏移距的数据,然而即使在近偏移距。PS波的AVO现象也能明显地反映裂缝方向。对多组裂缝系统而言,PS波在识别单个裂缝方向上存在着潜力。
He Chen张继娟哈英明高建虎
关键词:AVO分析反射系数PS波PP波裂缝密度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被引量:13
2009年
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的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的差异性造成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差异大,因此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简要介绍了目前在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应用的主要地震预测方法和技术,并对其预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指出进行碳酸盐岩地震预测必须要加强地质—地震—测井三者的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地震资料,综合各种地震预测方法的优点才能得出合理的预测结果。
王振卿王宏斌龚洪林李闯张继娟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烃类检测方法及应用
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油气检测的难点,根据含油气地层对地震波高频成分吸收增强、吸收系数增大的原理,提出了基于子波衰减谱的烃类检测技术。该技术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然后分别求取目的层上、下时窗的信号谱和子波谱,进而求取上...
孙勤华张虎权刘晓梅刘建新张继娟
关键词:碳酸盐岩储层评价
文献传递
塔中地区岩溶风化壳裂缝型储层预测技术被引量:13
2011年
断裂是塔中地区岩溶风化壳裂缝型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且裂缝对于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提高储层的连通性作用明显,裂缝预测技术的优选尤为重要。通过探讨地震裂缝预测技术在塔中岩溶风化壳裂缝型储层中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其预测效果,得出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的预测结果与该区的钻井资料吻合。曲率分析法预测的无效裂缝较多,相干预测的裂缝方位与断裂走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古应力场分析法主要用于预测断裂、裂缝的发育趋势,叠前AVO梯度法对于大断裂周围的裂缝发育带或者岩溶缝洞体的边缘地带预测效果较好。
王振卿王宏斌张虎权李闯张继娟
关键词:碳酸盐岩裂缝曲率相干
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预测被引量:3
2016年
为查明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地震资料,对储集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麦盖提斜坡东段奥陶系内幕白云岩普遍发育裂缝-孔洞型储集层,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串珠状"强振幅异常,储集层发育受控于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裂缝。储集层地震预测结果显示,内幕白云岩储集层呈星点状广泛分布在麦盖提斜坡东段玛扎塔格构造带南斜坡。麦盖提斜坡东段内幕白云岩在发育层位、储集层类型、储盖组合、地震响应特征等方面都与塔中地区和古城地区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是麦盖提斜坡寻找油气的突破口。
田雷崔海峰张年春冯晓军张继娟
关键词:麦盖提斜坡奥陶系储集层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1
2024年
通过岩心分析测试、地震厚度预测、包裹体成藏期次分析以及源储配置关系研究,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①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岩性普遍较粗,相对优质的储集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少量河口砂坝微相中,其成分以长石岩屑砂砾岩为主,其次为岩屑砂砾岩。岩石普遍较致密。岩心孔隙度为3.17%~23.40%,平均为9.04%,渗透率为0.01~934.00mD,平均为0.73mD,属低孔特低渗型储集层。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可见粒间缝和其他微裂缝。②研究区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碱湖沉积的泥页岩,最厚处超过400m,为残留海—潟湖相沉积,水体盐度较高,岩性以云质泥岩和泥质岩为主。有机质类型以Ⅰ和Ⅱ1型为主,总有机碳含量(TOC)多大于1.0%,生烃潜量(S1+S2)多大于6.0mg/g,氯仿沥青“A”平均为0.2%,HI平均为322mg/g,有机质演化处于成熟阶段,为中等—好烃源岩。③研究区具有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之前为第1期油气充注,未能聚集成藏,早侏罗世为第2期油气充注期,对应黄色荧光烃类包裹体;早—中白垩世为第3期油气充注期,对应蓝白色荧光烃类包裹体,后2期油气充注对百口泉组油气成藏起主要贡献作用。④研究区源储配置紧密性是导致玛湖西斜坡和玛湖东斜坡油气差异性聚集的核心要素。
尹路许多年乐幸福齐雯张继娟
关键词:砾岩油藏三叠系准噶尔盆地
塔西南坳陷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6年
塔西南坳陷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及发育模式认识是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利用盆地大测线恢复震旦纪末盆地古地貌,结合盆地内钻穿寒武系的11口钻井揭示信息,对比塔西南坳陷与北部坳陷震旦系—寒武系地震相特征,认为震旦纪末巴楚—麦盖提斜坡地区抬升,沉积水体较浅,在基底之上沉积了一套潮坪沉积,以其作为碳酸盐岩枢纽带南北两侧的塔西南坳陷和北部坳陷均发育震旦系—寒武系;震旦系沉积之上往往有寒武系玉尔吐斯组沉积,玉尔吐斯组的沉积与基底古地貌有关,基底隆起高部位无沉积。研究认为塔西南坳陷原地有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发育,在麦盖提斜坡分布局限,受控于早加里东期正断层形成的洼槽,坳陷中段裂陷槽内烃源岩最为发育;昆仑山前区发育盆地相寒武系烃源岩,分布于震旦系楔状体之上,可与满加尔凹陷烃源岩发育特征对比。
崔海峰田雷张年春刘军张继娟
关键词:塔西南坳陷烃源岩分布正断层
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古生界成藏条件特殊性与油气勘探意义
2023年
塔里木盆地发育塔北、塔中、塔西南3大古生代古隆起。目前,已在塔北、塔中古隆起及其斜坡部位的古生界发现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塔西南坳陷在古生代发育的古隆起(即塔西南古生代古隆起)面积最大,但近20年来的持续勘探一直未获规模性突破,主要原因是对于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认识不清。为此,从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入手,研究了该区烃源岩的成熟度演化史、油气输导条件、沉积储层发育特征,并与塔中、塔北隆起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其成藏条件的特殊性并揭示了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古隆起演化特殊,塔中、塔北古隆起为持续发育的继承性古隆起,塔西南古隆起为迁移性古隆起,具有晚加里东期发育、晚海西期差异性调整、晚喜马拉雅期快速埋藏的演化特征。②烃源岩生烃演化史特殊,受差异性构造演化控制,塔西南坳陷下寒武统烃源岩晚喜马拉雅期以前长期处于古隆起高部位,导致其成熟期相对北部坳陷明显滞后,主力生烃期晚于北部坳陷。③油气输导系统特殊,塔西南坳陷下寒武统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沿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断裂输导,其期次、性质、规模与塔北、塔中隆起均存在显著差异。④储盖组合特殊,塔北、塔中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储层大面积发育。受沉积环境和后期改造条件控制,塔西南古隆起奥陶系风化壳储层整体欠发育,盖层受古隆起分布的控制自西向东分别为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而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发育,储盖组合条件较好。结论认为,4点成藏特殊性控制了塔西南坳陷成藏过程、成藏层系方面的特殊性,并决定了针对塔西南坳陷古生界油气的勘探思路应有别于塔北、塔中隆起,勘探重点应围绕盐下,寻求喜马拉雅期天然气藏的突破。
刘军田雷田雷代冬冬杨丽莎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坳陷古生界成藏条件油气勘探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