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雷杨
- 作品数:2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高危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经验
- 张雷杨楼文胜陈洪伟Hong Suk Sue陈鑫
- 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后I型内漏的杂交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修复术(TEVAR)后Ⅰ型内漏的杂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因胸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行TEVAR术治疗后发生Ⅰ型内漏的患者36例,均采用全麻下杂交手术治疗,其中10例患者采用开胸去分支式杂交手术治疗,26例患者采用非开胸颈部旁路杂交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成功,均顺利完成头颈部血管重建并释放覆膜支架,术中即刻检查主动脉造影提示支架位置、形态良好,转流血管通畅,Ⅰ型内漏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36例患者围术期无截瘫、脑梗死并发症,二次开胸止血患者1例,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1、6、12个月以及每年复查主动脉CTA,显示无支架近侧内漏,支架位置良好,转流血管通畅。结论杂交手术治疗TEVAR术后Ⅰ型内漏近期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 陈洪伟黄福华张雷杨楼文胜陈鑫
- 关键词:杂交手术
- 艾司洛尔联合支架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艾司洛尔联合支架介入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AAD)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01—2018-06期间医院收治的64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常规降压+支架介入,n=31)和B组(艾司洛尔+常规降压+支架介入,n=33),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压、心率(HR)变化,统计降压药物用量及降压、降HR达标时间,记录手术成功率,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病死率。结果:降压开始10 min(T1)~降压开始30 min(T3)两组收缩压、舒张压、HR均较降压开始前(T0)降低(P<0.05),B组T1~T3点收缩压、舒张压、HR低于A组(P<0.05);B组达目标血压、达目标HR时间均短于A组,各降压药物用量低于A组(P<0.05);A、B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D支架介入围术期在常规降压治疗上联合应用艾司洛尔可缩短心率、血压达标时间,利于支架介入治疗,可能存在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手术并发症的优势。
- 陈洪伟黄福华陈鑫楼文胜张雷杨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艾司洛尔硝普钠血压介入治疗
- 残胃并存食管癌手术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方法:40例根治手术中,有16例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均经左第七肋间胸腹联合切口入路,其中9例充分游离胃小弯侧及前次手术的吻合口而保留胃底血管,将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4例为保留结肠中动脉的结肠代食管术;3例为单纯游离胃底保留前次手术未切断的胃左动脉主干直接行食管残胃胃底吻合。24例食管中上段癌均行结肠代食管术,其中19例为左进胸加上腹部联合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术,左胸顶吻合11例,颈吻合8例,5例为右胸、腹部、左颈部三切口入路结肠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结肠进胸的入路均为胸骨后。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颈部吻合口瘘3例,经保守治疗愈合。结论:残胃并存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手术入路具有多样性,其中残胃并存食管下段癌行弓下吻合的除了结肠代食管外,其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且简化了手术操作过程,而残胃并存食管中上段癌由于食管切除较长,吻合位置较高仍以结肠代食管为最主要的术式。
- 缪劲张雷杨高岩陈鑫张爱平郭子黄
- 关键词:残胃消化道重建
-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装置
- 一种血管外科用血管夹持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号夹持臂和二号夹持臂下侧相对的面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伸缩杆上侧的一号夹持臂和二号夹持臂的外侧罩设有固定套;销轴下侧的一号夹持臂的左...
- 陈洪伟张雷杨陈鑫楼文胜柴浩孙光孝
- 腹主动脉骑跨栓9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9例腹主动脉骑跨栓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对9例腹主动脉骑跨栓患者行急诊双股动脉Fogarty导管取栓术及扩张血管、抗凝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死亡3例(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器官衰竭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2例,继发肠系膜上、下动脉栓塞1例);存活的6例患者中,4例保存了双侧肢体;2例行截肢术;随访1~5年,存活肢体血运良好。结论及时行小腿骨筋膜室切开减压、预防和治疗肌肾代谢性综合征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合并症,可明显降低腹主动脉骑跨栓的病死率及截肢率。
- 陈洪伟张雷杨徐弘锡陈鑫
- 关键词:腹主动脉
-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的防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分析食管癌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的有关因素,探讨乳糜胸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手术方式与乳糜胸的关系、再次手术时机的选择及胸导管结扎的方法.结果 22例术后乳糜胸患者中1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8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经保守治疗4~6d胸腔引流量未减少且每日大于800ml的术后乳糜胸患者,在其身体条件许可时应再次手术.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可降低乳糜胸的发生率.
- 缪劲张雷杨陈鑫高岩张爱萍郭子黄
- 关键词:乳糜胸食管癌胸导管结扎
- 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微创杂交手术疗效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行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的246例复杂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手术效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 并评价早期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246例患者中, 男175(71.1%)例, 女71(28.9%)例, 年龄(57.1±11.2)岁。研究病例分为3组:A组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166例;B组右侧颈总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转流+左侧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TEVAR, 62例;C组去分支技术+TEVAR, 18例。246例顺利完成手术(技术成功率100%);其中A组手术(62±8)min, 术后住院(5.2±1.3)天;B组手术(88±12)min, 术后住院(6.1±1.8)天;C组手术(236±36)min, 术后住院(8.8±2.1)天。1例(0.4%)术后7天死亡, 死亡原因为术前脑外伤合并症。随访(30.3±7.1)个月, 236例(96%)未见内漏, 旁路血管10例(4%)近侧内漏, 5例定期随访, 5例术后1年内行手术干预(3例行二次TEVAR干预, 2例行开放手术);25例(10.2%)切口血肿, 予严密观察及保守治疗后缓解, 均未予二次手术干预;二次再干预率为2%(5/246)。旁路血管通畅率99.7% (343/344)。246例患者围术期均未发生截瘫、卒中。结论一期行微创杂交手术治疗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近期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 张雷杨孙光孝陈洪伟楼文胜陈鑫
-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
- 17例假性动脉瘤诊治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常见假性动脉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7例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介入等医源性所致患者10例,毒品注射所致患者6例,外伤所致患者1例;肱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5例。直接压迫治疗1例,其余均行手术治疗,均清除瘤体,其中补片修补3例,人工血管转流7例,自体大隐静脉转流2例,自体股浅静脉分支转流4例。结果术后除1例因家属放弃自动出院后死亡外,无其他死亡病例,所有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术后随访未发生肢体严重缺血导致截肢的病例。结论假性动脉瘤术中血管重建对于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 陈洪伟张雷杨陈鑫徐弘锡
- 关键词:血管重建
- 杂交技术在累及主动脉弓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的应用
- 张雷杨楼文胜陈洪伟Hong Suk Sue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