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治雨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气动
  • 11篇气动热
  • 9篇飞行
  • 9篇飞行器
  • 7篇高超声速
  • 7篇超声速
  • 5篇热试验
  • 5篇风洞
  • 4篇红外
  • 4篇红外热图
  • 3篇气动加热
  • 3篇外测
  • 3篇风洞试验
  • 3篇高超声速飞行
  • 3篇高超声速飞行...
  • 3篇超声速飞行
  • 3篇超声速飞行器
  • 2篇电阻
  • 2篇升力
  • 2篇升力体

机构

  • 16篇中国空气动力...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运载火箭...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7篇彭治雨
  • 13篇石义雷
  • 8篇张志刚
  • 7篇赵金山
  • 6篇肖雨
  • 5篇罗万清
  • 4篇李明
  • 4篇曾学军
  • 3篇祝智伟
  • 3篇刘太奎
  • 2篇柳森
  • 2篇张扣立
  • 1篇李四新
  • 1篇徐翔
  • 1篇罗义成
  • 1篇黎作武
  • 1篇龚红明
  • 1篇李中华
  • 1篇尹琰鑫

传媒

  • 4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 1篇第六届全国流...
  • 1篇第一届近代实...
  • 1篇全国高超声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关联换算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气动热风洞实验是地面研究和预测飞行器气动热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风洞实验模拟能力的限制,风洞实验的流场参数和模型的几何尺度都会与实际飞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地面风洞实验中得到的模型表面气动加热率数据无法直接用于飞行条件下的热环境预测和热防护设计.以往通过针对具体飞行器的试验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后外插的气动热关联换算方法指向性较强,没有考虑到气动热的具体影响参数,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外推应用于其他外形的飞行器.为解决通过气动热风洞实验数据外推预测飞行条件下气动热的技术难题,基于无量纲NS方程和边界层理论分析研究了影响气动热的主要参数,并通过推导化简边界层近似解热流公式,针对层流流态建立了气动热关联换算方法,可以考虑当地边界层外缘参数的影响,具有一定通用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建立的方法将Reentry-F飞行器缩比模型的风洞实验数据换算到该飞行器飞行条件下的典型工况,并与飞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外推预测结果与飞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表明建立的关联方法可以用于气动热风洞实验数据的外推换算.
赵金山赵金山张志刚石义雷肖雨肖雨廖军好彭治雨
关键词:气动热环境风洞实验飞行数据
风洞试验模型瞬态温度场的红外热图测量技术研究
红外热图技术因具有非接触、大面积测量等突出优点,在风洞试验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红外温度测量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给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简单实用方法,并借助这些方法获得了升力体模型表面瞬态温度分布结果.本文也是对...
李明曾学军彭治雨祝智伟刘太奎
关键词:红外热图温度测量风洞试验
文献传递
翼-缝隙气动热计算分析研究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飞行器不同缩比外形进行了气动热计算,通过对全尺寸飞行条件与风洞试验缩比局部模拟结果比较分析表明,局部模拟试验与全模型缩比模拟试验的结果,在变化规律上基本相同,但无量纲热流的量值有一定差别,特别是偏转...
陈挺彭治雨张志刚肖雨石义雷粟斯尧赵金山廖军好罗万清
关键词:气动热
文献传递
高超声速锥体表面凸起物分离干扰区气动力/热关联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高超声速锥体表面凸起物周围的分离干扰流动产生的气动力/热提供了关联计算方法,包括凸起物周围分离干扰区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分离干扰区几何特征的计算方法、分离干扰区附加气动力计算方法、分离干扰区气动热计算方法。对典型的钝锥加凸起物外形进行了计算,计算分析了由于凸起物周围分离干扰区压力升高引起的附加气动力、凸起物表面及干扰区的气动热,对气动热计算结果与激波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关联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徐翔彭治雨石义雷张志刚
关键词:气动力气动热
升力体缝隙模型红外测热试验及分析
2024年
针对升力体缝隙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Φ0.3 m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中开展了红外测热试验,试验马赫数12、总温668 K、总压4.731 MPa、攻角0°和35°,获取了模型的红外热图结果,并开展了相应的数值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选取不同帧次的红外热图进行数据处理对热流密度结果的影响,分析了缝隙干扰引起的热流密度增量。结果表明:投放后模型抖动对数据处理存在明显影响,建议在数据处理中采用模型投放稳定后(约1.2 s)的红外热图结果;“T”字型缝干扰区的热流密度增量需要引起重视,攻角35°情况下的峰值热流密度能达到无缝隙时热流密度的8倍以上;红外测热试验数据与CFD数据吻合较好,两者仅在很小的峰值干扰区域存在差异。下一步需要在CFD建模倒角处理、红外方案优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张志刚张志刚赵金山赵金山祝智伟石义雷石义雷尹琰鑫
关键词:热流密度红外热图风洞试验升力体
风洞气动热试验薄膜电阻温度计测量数据有效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洞气动热试验薄膜电阻温度计测量数据有效性分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进行风洞气动热试验的飞行器试验模型表面划定测量区域,确定划分得到的各测量区域内各个薄膜电阻温度计位置;获取风...
陈挺张志刚石义雷赵金山粟斯尧廖军好肖雨彭治雨罗万清余嘉
文献传递
高超声速带翼飞行器红外测热试验技术研究
利用红外测热技术,在高超声速跨流域风洞中,对在马赫数M∞=8、10、12、16,攻角α=0°、10°、20°、40°的试验条件下,对高超声速带翼飞行器模型表面的气动热分布进行了测量,获得了该飞行器模型沿典型轨道点的红外热...
李明曾学军彭治雨祝智伟刘太奎
关键词:红外热图风洞试验飞行器
文献传递
有限催化对返回舱气动热环境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基于给定催化效率的方法,发展了包含离子组分的有限催化边界条件,并结合多组分化学非平衡N-S方程数值求解,建立了有限催化条件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计算方法。采用不同催化效率对返回舱外形典型再入工况气动热环境开展了计算分析,研究了壁面有限催化对该返回舱气动热环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壁面催化效率对返回舱气动加热影响显著,采用低催化效率壁面材料可有效缓和返回舱气动热环境;扩散热流相对传导热流对壁面催化效率更加敏感,是影响气动热的主要机制,但热流并不随催化效率增加而线性增大;壁面有限催化对气动热的影响不仅与壁面材料催化效率有关,也与流场离解电离程度、壁面密度、温度等当地流动参数相关。
粟斯尧石义雷柳森彭治雨黎作武
关键词:气动热返回舱数值模拟
亚音速包罩烧蚀滚转试验计算分析
该文对亚音速包罩烧蚀滚转试验的流场、模型壁面热流、表面烧蚀及模型的滚转力矩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对给定几何外形的喷管和实验模型形成亚音速包罩试验的几何条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等效截面积'的方法生成等效轴对称喷管,根据...
彭治雨
关键词:气动热烧蚀滚转
文献传递
一种改进的非线性输运本构关系
本文在Eu提出的非线性输运本构关系基础上,采用绝热近似并保留了反映流场可压缩性的速度散度项,从而得到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输运本构关系。该输运本构关系和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一起构成了广义流体力学方程,可作为描述近连续稀薄...
粟斯尧柳森石义雷彭治雨
关键词:激波结构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