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淑英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海温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太平洋海温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热带
  • 1篇热带太平洋
  • 1篇热带太平洋海...
  • 1篇斜温层
  • 1篇敏感性
  • 1篇距平
  • 1篇环流
  • 1篇环流异常
  • 1篇海表
  • 1篇海温距平
  • 1篇海洋环流
  • 1篇厄尔尼诺
  • 1篇厄尔尼诺事件
  • 1篇风应力

机构

  • 3篇中国气象局国...

作者

  • 3篇彭淑英
  • 3篇赵其庚
  • 2篇宋永加
  • 1篇李骥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年份

  • 2篇1998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近赤道太平洋表层和斜温层海温的变化与ENSO
1998年
用NMC1982~1993年海洋再分析资料集,分析近赤道太平洋(10°S~10°N)海洋上层(0~400m)温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揭示,上层海温的年际变化比季节变化大。在ENSO年或反ENSO年,由于斜温层深度变化大,斜温层附近的海温异常比海表还大,无论在西太平洋暖水区,还是东太平洋冷水区,斜温层附近温度距平都可达±7°℃以上,而且西太平洋暖水区的最大异常出现在赤道两侧4°~9°区域。
赵其庚李骥彭淑英
关键词:斜温层海温距平
对厄尔尼诺事件和海洋环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用太平洋海洋环流模式,模拟研究热带太平洋海温和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机制.用观测的逐月风应力强迫模式,模拟1971~1995年发生的主要厄尔尼诺事件.说明风应力异常对厄尔尼诺生成起主要作用.对海温异常峰值附近3个月海温和洋流的综合分析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时,160°W以西温跃层上升,以东温跃层下降,温跃层的东西倾斜显著变小.同时沿赤道的垂直环流圈减弱,中东赤道太平洋涌升流、海表层向西的赤道洋流和次表层向东的赤道潜流都减弱且厚度减小;在反厄尔尼诺时,情况则相反.
赵其庚宋永加彭淑英
关键词:厄尔尼诺环流异常数值模拟
热带太平洋海温年际变化对海表风应力的响应及其敏感性试验被引量:1
1998年
在GFDL海洋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高分辨率的太平洋环流模式,模式较好地模拟出太平洋上层海温的气候状态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用观测的1985~1995年海表风应力去强迫模式,清楚地模拟出相应的暖事件和冷事件.敏感性试验揭示,日界线附近持续的西风距平愈强,赤道中、东太平洋增暖愈大,其影响向东传播扩展,5个月左右可达太平洋东岸,传播速度与西风应力距平强度关系不大.
赵其庚宋永加彭淑英
关键词:海温年际变化风应力敏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