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秀坤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信用
  • 5篇信用评级
  • 5篇评级
  • 5篇法律
  • 2篇证券
  • 2篇入宪
  • 2篇宪法
  • 2篇经济体
  • 2篇经济体制
  • 1篇信息披露
  • 1篇信用评级机构
  • 1篇有效性
  • 1篇证券管理
  • 1篇证券市场
  • 1篇证券信息
  • 1篇证券信息披露
  • 1篇知识产权
  • 1篇他律
  • 1篇披露
  • 1篇评级机构

机构

  • 9篇西北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1篇彭秀坤
  • 2篇杨海坤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江海学刊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南方论刊
  • 1篇学术论坛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信用评级协调功能的法律思考及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
2015年
在当前金融环境下,信用评级机构被视为系统重要性机构,但其功能认知与所处地位并不相符。事实上,信用评级行为能够使证券交易中普遍存在的隐契约显性化,并在此中通过协调证券信息、契约行为以及内外部力量,帮助管理信用风险,实现证券市场的多元均衡。即除传统功能外,信用评级还具有全局性的、潜在的、至关重要的市场协调功能。此功能的发挥要求从宏观审慎的视野关注证券市场各方主体之间的互动与联系、要求评级机构的中立与评级权利的集中、要求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彭秀坤
关键词:信用评级显性化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之入宪被引量:2
2009年
作为九鼎之重器、国家之磐石的宪法应该记载国家最重要的制度。从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相关的宪法规范的变迁中,在对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否入宪的理论纷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历史地、整体地看待二者的关系,可以得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应当入宪。然而,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可能带来频繁修宪、因修宪的滞后性而制约经济发展等矛盾与问题,因此应该为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设置合理的限度和更完善的程序,这是问题的关键。
杨海坤彭秀坤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入宪宪法修改宪法解释
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之入宪
本文介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宪法之间的关系,寻找经济体制改革重要成果入宪的合理界限,以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开展。
杨海坤彭秀坤
关键词:宪法经济体制
论知识产权合理使用的范围被引量:5
2006年
肇始于英美判例实践的合理使用制度,作为知识产权限制制度的重要内容,为各国立法及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公约所承认和适用,由来已久。但因各国判定合理使用的标准不一,致使合理使用的范围无法确定,各国学说及判例存在诸多争议。时至今日,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已迫使世界各国变革其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合理使用的范围亦出现诸多变化。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合理使用范围存在疑义,重新界定我国知识产权合理使用的范围实属迫在眉睫之事。
彭秀坤
关键词:法定许可使用
我国双边证券监管合作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2012年
我国目前双边证券监管合作主要采用证券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形式,并辅之以双边司法互助协议和双边对话等其他方式,初步建立起了基本的合作框架。但是,我国双边证券监管合作仍然存在谅解备忘录的有效性不足、未充分开拓和利用其他合作工具以及缺乏应对危机的双边合作机制等法律问题。因此,为搭建有效的双边证券监管合作的法律框架,我国应当综合考虑双边合作的利益和成本,明确中国证监会在双边合作中的功能,扩大其权限,并加强与完善谅解备忘录及其他合作方式。
彭秀坤
关键词:谅解备忘录
证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Knowledge-based Economy)。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指出:“知识经...
彭秀坤
关键词:证券管理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后危机时代看信用评级公正性的偏离与纠正被引量:4
2010年
金融危机的爆发,揭示了当下世界范围内信用评级机构对于公正性的严重偏离。针对此种现状,运用历史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信用评级公正性的意义与价值、信用评级偏离公正性的诸种表现及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中国要对信用评级偏离公正性的行为加以纠正,应当在国内构建有关信用评级的法律制度,并积极参与信用评级的国际监管合作。
彭秀坤
关键词:信用评级公正性金融危机
从自律到他律——我国信评机构改革的法律进路被引量:3
2012年
世界信评机构的发展一直以来主要依靠自律,法律监管等外部约束非常微弱。为信评机构自律发展提供最佳激励的就是以信誉资本积累为核心的信誉机制。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中信誉机制失去功效,这也使各国信评机构的法律改革出现是恢复信誉机制以延续自律还是推翻信誉机制施以严格监管的广泛争议。审视我国信评机构的现状及地位,为培育和规范国内的信评机构,实现从自律到他律,逐步构建我国严格的信评机构监管法律制度。
彭秀坤
关键词:自律他律
“一带一路”下防范主权信用评级风险的法律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凸显主权信用评级的重要价值。然而,主权评级屡次发生风险并演化为系统性风险和危机,造成重大损失。此风险一方面是由主权评级自身在金融稳定时期潜在的风险要素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美欧当下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所导致的。因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尽早防范主权评级风险,我国应采取设定"本土+全球"的双评级规范、强化控制和监管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减弱对主权评级的依赖等法律对策。
彭秀坤
关键词:主权信用评级
国际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规制及其改革研究
随着信用交易的日益普遍以及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信用评级机构逐渐成为现代国际资本市场的“通行证”和“看门人”,掌控信用资本的价格决定权,并成为规制资本市场的“准监管机构”,对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肇始于美国次...
彭秀坤
关键词:信用评级机构国际社会法律责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