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玉
-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中日男子体操竞技实力比较被引量:5
- 2014年
-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3年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日男子体操的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当前中国男子体操的竞技实力。主要结论:中国队整体水平下滑明显,且与日本队差距较大;日本全能金牌竞争力较强,并具有集团化优势,中国全能实力不均,弱项显著,奖牌竞争力不足;中国双杠优势依旧,但自由体操、鞍马、单杠、跳马实力与日本队差距明显。建议:加强科研,把握项目制胜规律;调整阵容,培养新的领军人物;积累经验,提高成套动作的稳定性。
- 徐双玉
- 关键词:竞技体育体操
- 补液对普通大学生足球运动员某些身体机能的影响
- 目的:当前,随着运动医学和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补液、补糖与运动能力和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运动补液的研究,主要着重在脱水、补液的机理、运动饮料的研制及不同运动项目的补液等,并多针对高水平的专业运动队,而...
- 徐双玉
- 关键词:补液足球训练大学生身体机能
- 文献传递
-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对培养综合型人才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伴随着我国目前各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逐年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持续升高,高职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在高校的课余时间利用体育俱乐部培养模式,不但能够促进大学生群体养成良好的身心健康以及较高的情商,还可对其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以全面提升。该文就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及俱乐部培养模式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 徐双玉姜勇
-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 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1
- 2016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人才需求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比较重视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了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高职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给社会培养大量综合型、技能型人才,但是以往高职体育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职业需求,不能实现体育技能和实际教学的结合,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发展,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 徐双玉姜勇
-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
- 论健美操运动中肌肉放松训练的重要性及其生理学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健美探运动普及范围越来越广泛,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该文对健美探运动进行简单阐述,提出肌肉对健美操运动产生的影响。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会造成动作僵化,甚至出现抽筋的现象。肌肉放松能力越强,利于降低大脑皮层的负担。肌肉放松利于增加动作力量与频率,强化人体柔韧性,增强动作节奏惑,提高运动者耐力,培养其技术意识等。最后针对肌肉放松训练进行分析,该文所阐述的放松训练包括按摩式放松、伸拉式放松以及其他放松方法。
- 徐双玉
-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肌肉放松节奏
-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的应用改革被引量:3
- 2014年
- 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的依据,在结合健关操教学训练自身的特点,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改革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使健美操框架教学体系的建立得到促进,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 徐双玉李昕
- 关键词:建构主义健美操教学应用
- 多媒体在高校健美操术科教学中的双重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多媒体教学由来已久,教师的教学其实都是通过声音、图片以及文字来实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教师开始了多媒体组合教学——运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录影、录像等进行综合教学,90年代后,进入到信息化社会,多媒体计算机走入了课堂,多媒体技术教学也逐渐成为了体育教学的一种方法。全文通过与以往教学经验对比分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全面的看待多媒体在体育健美操术科教学中的效果。
- 徐双玉
-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效果
- 新时期我国社区篮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仲恺市社区篮球运动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探讨了篮球运动在仲恺市社区中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仲恺市社区篮球运动的发展。
- 李宁李昕徐双玉
- 关键词:篮球运动
- 对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发展的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将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高校篮球教学发展。
- 李宁李昕徐双玉
- 关键词:篮球教学身体素质人口素质高校篮球
- 补液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探讨了学生足球运动员服用不同饮料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补水组和补运动饮料组受试者的主观运动强度感觉值在运动20min、40min时,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运动到60min、80min和100min时两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补充运动饮料组的主观疲劳程度相对较轻。(2)补运动饮料与补水组组间运动中心率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3)补运动饮料组运动后的血糖、血乳酸均高于补水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补运动饮料组运动后的Bun、Hb、Hct与补水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补运动饮料组的运动能力、无氧代谢能力比补水组强。(4)补水组和补运动饮料组运动血钾、血钠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补运动饮料组运动能力优于补水组。
- 徐双玉姜勇
- 关键词: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补液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