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明洲

作品数:19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栓塞
  • 6篇介入
  • 5篇动脉
  • 3篇动脉栓塞
  • 3篇栓塞术
  • 3篇化疗
  • 3篇肝硬化
  • 3篇穿刺
  • 2篇胆道
  • 2篇胆管
  • 2篇导管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植入
  • 2篇术后
  • 2篇脾动脉
  • 2篇脾动脉栓塞
  • 2篇脾功能
  • 2篇脾功能亢进

机构

  • 18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南阳市第二人...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作者

  • 19篇徐明洲
  • 5篇范小斌
  • 2篇杨敬端
  • 2篇何明
  • 1篇陈士东
  • 1篇王晓东
  • 1篇王倩
  • 1篇何明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研究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和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26例经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行TIPSS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对比患者术前术后各项生化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改善情况。结果 26例患者中25例成功行TIPSS治疗,治疗后门静脉压力明显降低,门静脉内径时间减少(P均<0.01);术后2周腹水迅速减少或消失,消化道钡餐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术后6个月复查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有所改善,其中血小板、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1年内均未出现消化道再出血。术后有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肝性脑病,经对症处理后控制。结论 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和顽固性腹水的机制明确,疗效确切、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徐明洲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占位性病变88例,全部采用CT引导穿刺的技术方法,其中穿刺活检62例,穿刺注药6例,粒子植入8例,冷循环微波刀12例。结果:88例病变技术穿刺成功率为100%。并发少量气胸2例,术中或术后咯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4.5%,无一例死亡。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方法具有可以准确定位、穿刺方法易掌握、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术中可随时观察病变的变化,对胸部病变的活体病理学诊断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有非常实用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明洲
综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以支气管动脉途径为主的多途径(血管性和非血管性)、多方法(微波消融和125I粒子植入)的综合介入治疗模式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8例经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为中晚期肺癌的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1—2周后行微波消融或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对比肿块大小的影像学变化,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8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其中32例患者选择联合行微波消融治疗,26例患者选择联合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3个月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39例,稳定7例,进展0例,总有效率87.9%。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及介入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以支气管动脉途径为主的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介入治疗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一种新模式,其优势独特、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符合现代肿瘤微创、高效、安全、综合治疗的理念。
徐明洲
关键词:肺癌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
阻塞性黄疸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下胆道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索阻塞性黄疸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PTC)下胆管钳夹活检病理诊断的技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阻塞性黄疸接受介入治疗的56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44~76岁,平均62.7岁。病程1~16周,平均4.9周。PTCD减黄术中,在影像设备监测下,通过PTC途径向胆道内引入活检钳进行梗阻段钳夹活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56例阻塞性黄疸病人,全部成功获得组织块,活检技术成功率100%,50例获得组织学诊断,分别为胆管腺癌36例,胆管鳞癌1例,胰腺癌3例,转移癌4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结石1例,慢性胆管炎2例,阴性结果6例。钳夹活检病理学的阳性率89.28%。结论 PTC下胆道钳夹活检操作简单,技术成功率高,创伤小且敏感性高,是值得推广的胆道病理学诊断新途径。
徐明洲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胆道活检病理学
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及sCD14-ST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外科行PTCD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分为感染组(n=80)及未感染组(n=112)。检测所有患者术前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sCD14-S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指标对于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诊断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整体sCD14-ST、CRP和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且随着感染严重程度的加重,sCD14-ST、CRP、PCT水平逐渐升高;ROC分析结果表明,血清sCD14-ST、CRP、PCT对于PTCD术后胆道感染诊断价值的Cut-off值分别为33.57 ng/ml、11.38 mg/L、0.57 ng/ml,其中sCD14-ST曲线下面积最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60岁、术前CONUT评分≥2、有胆道手术史、术前三指标(CRP、PCT和sCD14-ST)水平是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CONUT评分≥2、既往胆道手术史、术前CRP、PCT和sCD14-ST指标水平等,应进行针对性预防,sCD14-ST对于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范小斌徐明洲贾亚鹏唐洪王倩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胆道感染
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肝动脉栓塞术(TACE)和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的预防评价,为术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0年2月-2015年1月医院行TACE和TIPS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分组,其中252例行TACE,抗菌药物组158例,非抗菌药物组70例;138例行TIPS患者抗菌药物组98例,非抗菌药物组40例;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并对术后感染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行TACE和TIPS患者抗菌药物组和非抗菌药物组术后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肿瘤大小与TACE和TIPS术后感染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术后是否发生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肿瘤大小是行TACE和TIPS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TACE和TIPS在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意义不大,但对于年龄大、肝功能严重异常、手术时间长、肿瘤大的患者,应给予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术后感染。
徐明洲何明范小斌李万达杨敬端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术术后感染抗菌药物
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究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9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营养支持、降颅压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用机械辅助下动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颅内出血率及脑血管再通率,治疗前、治疗1周后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治疗1个月后BI(Barthel指数量表)优良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颅内出血率明显较低,脑血管再通率明显较高(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BI优良率(79.2%)高于对照组(52.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存质量。
徐明洲陈士东范小斌
关键词:动脉溶栓心源性脑栓塞颅内出血
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MFG-E8、MMP-13、AFP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血清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甲胎蛋白(AF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166例肝癌行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48例、非感染组1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介入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术前、术后24、48、72 h血清MFG-E8、MMP-13、AF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预测术后感染的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术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是老年肝癌患者介入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24、48、72 h MFG-E8、MMP-13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AFP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且感染组MFG-E8低于非感染组(P<0.05),MMP-13、AFP高于非感染组(P<0.05);术后24 h MFG-E8、MMP-13、AFP联合预测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灵敏度为92.42%,特异度为88.73%.结论高龄、糖尿病及营养状况差可增加老年肝癌介入术后感染发生风险,术后对MFG-E8、MMP-13、AFP水平动态监测,可能有助于介入术后感染发生的预测.
徐明洲范小斌何明南海峰杨敬端
关键词:老年介入基质金属蛋白酶-13
血清MIF、IL-17A水平与肝癌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PH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并分析二者与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75例P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TACE治疗,并随访1年;根据TACE治疗后1年患者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病死组与存活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重点分析治疗前血清MIF、IL-17A与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75例PHC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以病死作为终点事件,随访时间为2~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00(7.00,12.00)个月;75例患者中病死35例,病死率为46.67%(35/75);病死组患者BCLC分期、Child-Pugh分级高于存活组,治疗前血清AFP、MIF、IL-17A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高、Child-Pugh分级高、治疗前血清AFP、MIF、IL-17A水平高是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F、IL-17A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的AUC>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二者cut-off值分别取110.385 ng/mL、5.225 pg/mL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PHC患者TACE治疗预后可能与治疗前血清MIF、IL-17A水平有关。
谢金锋徐明洲王晓东
关键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白细胞介素-17A
介入技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介入技术在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治疗中的治疗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患者,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9例,肾穿刺活检术后出血2例。全部患者均经肾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并行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肾动脉造影时均见造影剂外溢表现,其中2例患者合并假性动脉瘤,1例患者合并动-静脉瘘;出血部位与前期有创诊疗部位相符合。5例患者选择单纯行明胶海绵栓塞治疗,6例患者选择行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全部成功,技术成功率100%。介入治疗术后1—3d,所有患者肉眼血尿消失;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技术治疗医源性肾损伤出血技术成功率高,损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徐明洲
关键词:介入治疗肾损伤出血医源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