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伟利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儿童
  • 4篇鼻炎
  • 4篇变应性
  • 4篇变应性鼻炎
  • 4篇变应原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异物
  • 2篇谱分析
  • 2篇气管
  • 2篇气管异物
  • 2篇儿童变应性鼻...
  • 2篇儿童气管
  • 2篇常年性
  • 1篇真菌
  • 1篇诊治
  • 1篇致敏性
  • 1篇气管支气管
  • 1篇气管支气管异...
  • 1篇疾病
  • 1篇疾病诊断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戴伟利
  • 6篇张亚梅
  • 6篇张杰
  • 2篇刘世琳
  • 2篇刘卫一
  • 2篇陈敏
  • 1篇潘岳松
  • 1篇王华
  • 1篇葛文彤
  • 1篇王蓬鹏
  • 1篇赵绯
  • 1篇唐力行
  • 1篇赵靖
  • 1篇郝津生
  • 1篇刘冰
  • 1篇孙鹏
  • 1篇杨扬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2012年全...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具有变应性鼻炎症状的518例儿童变应原致敏性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初步探讨1 ~16岁具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症状的儿童变应原致敏性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集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518例1 ~16岁具有AR症状患儿的病史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发病特点、伴发其他变应性疾病、生长发育史及遗传史等.采用UniCAP 100系统测定过敏原,分析1 ~16岁儿童AR变应原致敏性(特异性IgE≥Ⅲ级)的高危因素.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330/518例(63.7%)确诊为AR,首要变应原为真菌混合(52.4%);变应原特异性IgE≥Ⅲ级占相应变应原阳性例数百分率最高者为真菌混合(71.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史月数(x2=-3.591)、是否伴发过敏性结膜炎(x2=12.325)、家中有无饲养猫或狗(x2=5.615)在AR与非变应性鼻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AR患儿中,按变应原阳性级别是否≥Ⅲ级分组进行临床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伴发哮喘(x2=4.097)、母乳喂养(x2=4.186)、住楼房或平房(x2=4.360)、卧室朝向阳面或阴面(x2=4.656)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AR患儿中,按年龄分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史月数(x2=64.999)、伴发湿疹(x2=24.056)、伴发虫咬性皮炎(x2=9.148)、家中有猫或狗(x2=8.529)、母亲患AR(x2=9.565)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病史较长、伴发过敏性结膜炎及家中有猫或狗是AR的危险因素.在AR患儿中,非母乳喂养及卧室朝阴面是吸入组变应原特异性IgE≥Ⅲ级的危险因素.
戴伟利葛文彤张杰张亚梅
关键词:儿童
北京地区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AR)患者吸入组变应原的分布。方法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Allergy Screen)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诊断试剂测定663例1~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变应原的sIgE,并比较北京地区不同年龄段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①所有患者吸入组变应原均呈阳性反应,首要变应原为混合真菌(61.4%),其次为户尘螨(32.6%)、屋尘(28.2%)、艾蒿(23.8%)等;各类变应原sIgE≥Ⅲ级占相应变应原阳性例数百分率前三位依次为艾蒿(70.9%,112/158)、混合真菌(63.9%,260/407)、户尘螨(56.5%,122/216);②随年龄增长,混合真菌阳性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户尘螨阳性率呈增高趋势;户尘螨阳性在A^D组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χ2=17.757,P<0.001);③艾蒿(χ2=10.636,P=0.014)、混合真菌(χ2=8.298,P=0.040)及屋尘(χ2=11.681,P=0.005)sIgE≥Ⅲ级在A^D组的相应变应原阳性病例中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④属牧草类的葎草和矮豚草变应原sIgE≥Ⅲ级占相应阳性例数百分率的变化曲线在艾蒿的变化曲线之下,但又高于木本植物树花粉的变化曲线;⑤单一混合真菌变应原阳性最常见;其次为双重变应原阳性,最常见双重阳性组合为混合真菌+户尘螨。结论北京地区儿童AR患儿主要吸入组变应原以混合真菌为主;随年龄增长,各类变应原阳性率有趋势性变化;秋季杂草花粉的致敏性强于牧草,牧草的致敏性则强于木本植物树花粉;单一变应原阳性最常见。
戴伟利张杰张亚梅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鼻炎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686例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时机。方法回顾总结68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硬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开胸等方法进行治疗,追踪临床转归。结果异物种类中植物性658例(95.9%),小塑料制品7例,金属6例。经硬质气管镜取出气道异物660例,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基底支内异物5例,基底支内异物转胸科手术取出1例,自行咳出1例。结论幼儿期为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高发年龄段;病情发展迅速、手术风险较大;术中要求迅速、准确取出异物;术后需加强病情监控。
戴伟利刘世琳张杰刘卫一张亚梅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儿童
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调查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组及食物组变应原的分布.方法: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Allergy Screen,德国Mediwiss公司)及其专用体外变应原诊断试剂测定667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
戴伟利张杰张亚梅
关键词: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
文献传递
幼儿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分析1~3岁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的特应性分布状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采集2009年8月至2010年11月96例1~3岁具有AR症状患儿病史资料,包括就诊年龄、性别、出现症状年龄、病史月数、个人过敏史、父母过敏史。采用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Allergy Screen)筛查共计19类吸入组和食物组变应原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lgE)及血清总IgE水平。归纳该组患儿吸人性变应原和食物变应原致敏的分布状态,按月龄(A组,≥12月龄;B组,≥24月龄;C组,≥36月龄,但不满48月龄)、变应原类别及湿疹或哮喘任一阳性分组分析各临床特征因子的影响作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临床特征与变应原致敏的相互关系。结果变应原筛查总阳性率为81.3%;吸人组变应原、食物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62.5%、53.1%;混合真菌阳性率最高(50.0%),其次为牛奶(34.4%)、羊肉(31.3%)、牛肉(26.0%)、屋尘螨(21.0%)、小麦(18.8%)、艾蒿(12.5%)、鸡蛋白或鸡蛋黄(11.5%)。62.5%可确诊为AR,其余可暂视为非变应性鼻炎。按月龄分组进行临床特征的单因素分析提示:吸人组变应原(χ3=13.699,P=0.001)、父亲患AR(χ2=14.060,P=0.001)和父亲或母亲患AR(χ2=7.396,P=0.025)在3个月龄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个人湿疹史(P=0.034,OR=3.143)可增加变应原致敏的可能性;个人湿疹史(P=0.015,OR=3.125)和总IgE〉200IU/ml(P=0.030,OR=3.119)则增加吸入组变应原致敏的可能性;未筛选出对食物组变应原致敏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特征;食物组和吸人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人组变应原阳性(P=0.046,OR=3.594)、有蚊虫叮咬性皮炎(P=0.002,OR=11.941)为出现湿疹或哮喘任一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1~3岁具有AR症�
戴伟利张杰潘岳松陈敏张亚梅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鼻炎变应性季节性变应原
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标准化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
张亚梅张杰陈敏刘卫一赵靖刘冰郝津生戴伟利王蓬鹏刘世琳唐力行赵绯王华孙鹏杨扬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医学科学-临床医学-耳鼻喉头颈外科-儿童气管异物主要研究开发内容:1.确定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常用诊断指标中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2.确定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常用诊断指标的...
关键词: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异物疾病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