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娜 作品数:9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2016年 目的 比较单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及PBC-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总结PBC-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江苏省PBC协作组临床资料库(作者系协作组成员)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筛选2007-2015年诊治并已确诊的104例单纯PBC患者(A组)、93例单纯乙肝患者(B组)、29例PBC-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C组)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及血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A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清蛋白、免疫球蛋白(A、G、M)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明显低于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若ALT、AST水平降低而GGT、ALP、胆红素水平无明显改善时需进行抗线粒体抗体亚型检测,以确诊是否伴PBC。 戴娜 戴亚萍 龚玉华 张丽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 碱性磷酸酶 胆红素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居家规范消毒依从性调查及对策 2021年 目的调查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居家规范消毒依从性,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01月—2019年10月154例Hp阳性患者,通过专病门诊、电话及上门随访方式,调查患者服药后居家规范消毒的依从性,统计并分析影响患者服药后居家规范消毒依从性的因素。结果不依从率和部分依从率之和明显高于完全依从率,P<0.05;缺乏对Hp危害的正确认识、缺乏规范消毒的正确认识、缺乏耐心、缺乏家庭及社会有效的支持是影响患者居家规范消毒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另外,经济不富裕、消毒器具及时间不正确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通过对Hp阳性患者居家规范消毒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护理对策,有效提高Hp阳性患者居家规范消毒依从性,彻底杀灭Hp,预防消化道早期癌症发生。 张桂珍 戴娜 吴文娟 王岚关键词:HP阳性 护理对策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5例 2008年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使用WLFHY-500型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对15例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和腹围变化,电解质变化,肝功能改善等指标,判断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和腹围明显降低,肝肾功能和电解质明显改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达86.6%。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方法。 王炳芳 朱为伟 陆永高 张明 杨英 苏法 包洁 戴娜关键词:腹水 顽固性 浓缩回输 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关系,并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饮食组及高脂饮食组,从第16周起至36周对高脂饮食组及常规饮食组小鼠予以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45 mg/kg每周1次腹腔注射,诱导小鼠形成HCC,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干预;于第15、20、25和30周在常规饮食组及高脂饮食组中各取5只小鼠,空白对照组取3只小鼠,收集血清及肝组织;第36周处死所有小鼠,同样收集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并行HE染色分析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比较各组小鼠癌变率的差异,动态监测各组小鼠不同时期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NF-κB和IL-6的含量。结果 :喂养15周后高脂饮食组小鼠成功建立NAFLD模型,空白对照组小鼠至第36周无自发成癌现象出现。常规饮食组小鼠诱癌成功率为40.0%(8/20),高脂饮食组小鼠诱癌成功率为83.3%(13/18)。各时期小鼠血清NF-κB和IL-6在高脂饮食组小鼠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饮食组(P值均<0.01)。结论 :NAFLD能促进DEN对肝脏的致癌作用。炎性反应因子NF-κB和IL-6作为促癌因子,其异常表达在NAFLD向HCC的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周培 张莹莹 钟金妹 戴娜 陈金珍 王炳芳关键词:肝肿瘤 二乙基亚硝胺 核因子ΚB 白细胞介素6 芦荟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细胞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细胞模型的影响.
方法:采用30%脂肪乳剂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正常人肝细胞株L-02,设立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使实验组培养基含30%脂肪乳剂终浓度分别为0.25ml/L,0.5... 戴娜 周培 张莹莹 王炳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芦荟大黄素 肝细胞 细胞损伤 文献传递 芦荟大黄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细胞模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aloe-elodin,AE)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细胞模型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普通培养基,实验组按培养基含30%脂肪乳剂终浓度不同再分为0.25,0.5,0.75,1 m L/L组,培养72 h后予以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细胞内脂肪滴数量,测定培养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含量。选择最合适浓度(0.5 m L/L组)建立NASH模型,再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组加入10-4,10-5,10-6mmol/L的AE,分别于培养24,48,72 h监测细胞内脂滴数量、三酰甘油含量和细胞培养液中ALT、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等指标。结果:用含30%脂肪乳剂0.5 m L/L的培养液培养L-02细胞株72 h,成功建立NASH肝细胞模型。不同浓度AE干预NASH细胞72 h后,培养液中ALT、AST、丙二醛、内毒素、TNF-α等含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SO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AE可改善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减轻炎症反应及细胞损伤。 戴娜 周培 张莹莹 王炳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芦荟大黄素 细胞模型 细胞损伤 血清胆碱酯酶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和25例健康人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及血清ChE活性,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的ChE活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按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A级ChE活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次降低。结论:血清ChE活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对病情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朱为伟 王炳芳 戴娜 张明 王庆华十二指肠肿瘤伴发十二指肠淤积症一例 2015年 患者男.51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于2014年8月19日入院,既往体健。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粪隐血试验阳性,肿瘤标志物水平在正常范围。上腹部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经抗菌治疗和行息肉摘除术后,复查粪隐血试验阴性.9月7日出院。 戴娜 王炳芳 陆永高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 幽门螺杆菌阳性 结肠多发息肉 上腹部胀痛 粪隐血试验 伴发 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检测方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2018年 临床上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手段有侵入性检测(分离培养及涂片、组化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法等)与非侵入性检测(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胶体金法、ELISA法、PCR法等)。侵入性检测幽门螺杆菌具有高准确性,常被用作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金标准",但操作较复杂,耗时较长;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因无创、快速、价格低廉等优势而得到孕妇、儿童、老年人、凝血功能较差的人群的青睐。随着新型检测手段如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技术、活细胞原位荧光杂交技术的不断推出,检测方法越发简洁,可根据不同医疗目的与人群进行选择。 文婷婷 陈亚芳 戴娜 沈正林 王建军 杨勇 王婷关键词: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