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云
- 作品数:33 被引量:1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畲族的民族特性及形成原因——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畲族的民族特性是艰苦奋斗、热爱自由、豁达坦荡、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畲族民族特性的形成主要是山居环境、盘瓠信仰、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 方清云
- 关键词:畲族民族特性
- 有温度的记忆——一位老民族工作者的口述史被引量:2
- 2020年
- 吴万源同志从事民族工作40多年,亲历了民族识别、恢复民族成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立法、调查民族民间文学等工作。他在访谈中回忆了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参与民族工作的情形及感受。口述与史料互证了那段有温度的民族工作历程,给出的启示是多民族国家需要找到与国情相适应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民族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需要传承,民族干部与民族地区群众之间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关系要坚持。重视民族工作是坚持"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
- 方清云刘琪
- 关键词:民族情感
- 穆斯林散杂居化背景下清真寺管理的困境和对策
- 2016年
- 当代穆斯林的散杂居化趋势逐渐增强,使清真寺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主要表现:清真寺的分布格局配置不合理;传统经学教育功能日渐式微,心灵安抚功能亟待拓展;宗教网络社区监管缺位;清真寺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并未各尽其责。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根据穆斯林在各省区的散杂居人口数量,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清真寺的合理布局;培养一批注重自我品德修养、经学上有精深造诣、了解现实国情的爱国阿訇;加强对清真寺的相关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使其善司其职、专司其职。
- 方清云
- 关键词:清真寺
- 少数民族村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生存困境探析--以贵州兴仁乜篾布依族村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布依族青年男女婚姻观念转变,女性多次改嫁、离家出走等现象的发生使布依族村寨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仅是伦理问题、政策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因物质供给不足、情感支持匮乏、教育关注不够引起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生存困境。其根源在于父母陪伴缺位、政府帮扶不够、学校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社会力量介入不足,这需要加强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和制度规约、政府加大帮扶力度、学校教育增加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增加社会力量的介入,才能更好地解决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生存困境问题。
- 罗乾方清云
- 关键词:留守儿童
- 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地位的自我误读
- 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地位的自我误读主要表现为:国家制定的民族政策忽视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主体民族普遍歧视和排斥少数民族;暴力反击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误读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分布地区与汉族分布地区贫富差...
- 方清云
-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地位
- 文化自觉与“我构”回归——基于畲族文化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被引量:3
- 2020年
- 文化重构是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主动性变迁方式,是民族文化适应不断变化的文化生境的必然结果。对畲族文化变迁进行历史人类学考察后,我们发现畲族文化重构经历了从"游耕"向"定耕"、从"自发"向"自觉"、从"我构"向"他构"的阶段性转变。畲族的文化重构从传统的"我构"转变为"他构"后,引发了群体内部的认同困境,也引发了群体外部的质疑。厘清当前文化重构中"我构"与"他构"的关系,实现从"他构"向"我构"的回归,是破解当前文化重构困境的关键。因此,民族群体的"文化自觉"尤其是民族精英的率先自觉,在当代民族文化重构中显得至关重要。
- 方清云
- 关键词:文化重构畲族文化自觉民族精英
- 论畲族“凤凰崇拜”复兴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被引量:1
- 2013年
- 当代畲族正在用"凤凰崇拜"取代"凤凰崇拜"和"盘瓠崇拜"的双崇拜,"凤凰崇拜"复兴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凤凰崇拜"在畲族以祖图、神话传说、服饰、日常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习俗的形式存在,是凤凰崇拜重构的合理性所在;"盘瓠崇拜"面临的危机与"凤凰崇拜"复兴的众望所归之势是"凤凰崇拜"复兴的必要性所在。"凤凰崇拜"复兴要得到畲族群体认同,首先须对"凤凰崇拜"进行系统的理论阐述;其次,畲族政治精英与畲族知识精英应就"凤凰崇拜"达成共识。
- 方清云
- 文化重构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基于粤东畲族“招兵节”的人类学考察
- 2022年
- 粤东畲族“招兵节”仪式是粤东畲族的标志性文化事项,其在形成与发展中广泛地采借了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和汉族地方文化,并用本民族的祖先崇拜信仰对采借来的异文化因子进行了文化重构。分析粤东畲族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异中有同”以及闽浙赣畲族文化“同中有异”的特点和原因,发现文化重构可以通过选择气质相似的文化因子来实现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彼此沟通,也能通过创造性重构来表达同一文化因子在差异性时空中呈现出的“一体多面”风貌。中国现存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变迁都是在采借与重构中完成的,没有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孤岛式”的、封闭的,文化重构对今天探讨“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大有裨益和启发。
- 方清云蒋正红
- 关键词:文化重构
- 从自守到多元:变迁中的畲族山居文化——以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为例被引量:4
- 2011年
- 打破山地经济的封闭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山居民族的贫困文化自觉,消除山居民族的精神贫困;发展和完善各项民族政策,增强民族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这是考察樟坪乡山居文化从自守向多元转化带给人们的启示。
- 方清云
- 关键词:文化变迁
- 少数民族的文化重构与本真性的保持——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畲族文化重构为例
- 文化重构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化适文化生境的改变而采取的文化变迁方式,如何在文化重构过程中保持本真性是当代少数民族关注的重要问题。景宁畲族的文化重构主要体现在图腾信仰的文化重构、三月三节日的文化重构、畲族民居的文化重构等方面。...
- 方清云
- 关键词:畲族文化重构本真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