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例脑出血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护理
- 1996年
- 脑出血并发中枢性高热是病情严重的信号,高热一般在脑出血发生后24小时内,体温迅速升高并超过39℃,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可在短时间内死亡.我们于1995年1月收治一例,经过29天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突然后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左侧肢体运动不灵活,1小时后出现意识丧失,唤之不醒遂来我院就诊以脑出血收入院.入院时检查:T36.5℃、P80次/分、R20次/分、Bp25/18kPa,浅昏迷,压眶有反应,被动体位,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0mm,瞳孔对光反射存,在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可自主活动,病理征(一).根据医嘱给予降血压、控制颅压、止血等治疗,同时给吸氧、导尿.入院7小时后T39.3℃,Bp24/13kPa并给鼻饲安宫丸1丸、利血平2mg肌注,从胃管中抽出陈旧性出血,经胃管注入凝血酶2g.而中枢高热持续13天,物理降温无效,改冬眠疗法1次/4小时静推且连续4天,体温逐渐下降至38℃以下,29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 李仙姬刘艳霞方玉玲
- 关键词:护理学脑出血中枢性高热神经病护理
- 脑出血合并发热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 2007年
-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或伴有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发热也是脑出血病人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2002~2005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240例(均由CT检查),在治疗中合并发热患者98例,占脑出血总数40%。我科对这98例患者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 方玉玲张丽丽郑树梅
- 关键词:脑出血病人发热患者护理对策体温调节中枢防御反应
- 在急性脑血管病中凝视麻痹的临床意义(附124例分析)
- 2006年
- 目的 提高凝视麻痹在急性脑血管中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 对124例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进行分析.结果 在124例患者中,男74例,女50例,脑出血的凝血麻痹的患者,意识障碍和死亡发生率增高.结论 伴有凝视麻痹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不好.
- 付金霞周洁信陈辉方玉玲
- 关键词:凝视麻痹脑血管病
-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护理
- 1996年
- 方玉玲王艳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护理
- 运动性痉挛型构音障碍的康复综合治疗
- 周洁信王凭付金霞崔丽斌王岩方玉玲刘莹陈春荣周为
- 该研究针对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中构音障碍给患者进行构音障碍康复训练治疗。全身的松弛运动、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共鸣训练、韵律训练、构音训练等,治疗项目共15项。疗程为28d,每天1次;构音障碍康复训练结合部分发音肌电刺激组治...
- 关键词:
- 关键词:构音障碍康复治疗
- 中频电诊断技术判定周围性面瘫预后的临床研究
- 付金霞王凭何东若胡敏周洁信陈辉韩宇科曾宏玲崔丽斌方玉玲王岩
- 该技术是是理疗科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常用方法,其可以在治疗面瘫同时的各个时点随到随观测,具体操作方法:采用双极刺激电极,两极直径均为1cm,检查时将双极置于瘫痪肌肉的肌腹部位,或置于运动点,观测在规定的刺激量内面肌收缩的程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
- 15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 1997年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所起着的重要作用。我院近半年来共收治150例脑血管病患者,经过临床护理实践,我们体会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征有其特殊性,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我们对其进行个体分析。
- 张丽丽邹静方玉玲
-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