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彪
- 作品数:15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观察被引量:4
- 2016年
-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不断提高,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已成为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方法。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行PCI术开通犯罪血管后,仍有高达10%左右的患者缺血区并不能得到有效充分的血液再灌注,即无复流现象,尤其在急诊行PCI治疗病人中所占比例可高达15%[1]。
- 陈华山陈振云俞飞虎邓媛张思思晏彪郝中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丹红注射液无复流
- 阿托品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所致心血管迷走反射的防治作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阿托品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术后拔除动脉鞘管所致心血管迷走反射(CVVRS)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经股动脉、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患者683例,按照拔鞘前不同药物处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拔鞘前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9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05例;预防1组(拔鞘前给2%利多卡因鞘管周围浸润麻醉)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5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18例;预防2组(拔鞘前给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经桡动脉途径拔鞘112例、经股动脉途径拔鞘114例.观察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时CVVRS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CVVRS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3,P<0.05),经股动脉PCI更容易出现血管迷走反射.经桡动脉途径的不同预处理方式CVVR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998,P>0.05).经股动脉途径者中预防1组与对照组CVVRS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7,P>0.05);预防2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65, P<0.05),CVVR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CVVRS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途径.PCI术后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能有效预防股动脉途径拔鞘所致的CVVRS.
- 俞飞虎刘祖秋熊海刚晏彪陈华山邓媛张思思周万青陈振云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阿托品拔管心血管迷走反射
-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82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对照组只用左西孟旦,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测量患者心率、收缩压、射血分数(EF)、24小时尿量,比较观察其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心率、收缩压、EF、24小时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以上四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患者心率(P<0.05)、收缩压(P<0.01),增加24小时尿量(P<0.01),提高EF值(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更加显著。
- 晏彪陈振云俞飞虎陈华山邓媛张思思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托伐普坦
- 消融导管在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复位中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消融导管在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复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01至2014-12在我院或外院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的患者6例,经股静脉途径,采用消融导管复位心房电极导线。结果:手术过程耗时(15.0±3.7)min,较常规方法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检测心房电极导线位置理想,固定良好。结论:使用消融导管复位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切实可行。
- 晏彪储惠民陈振云高丹忱郑良荣
- 关键词:消融导管复位
- 以黄疸为突出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49岁。因“全身皮肤黄染2周”人院。患者入院前2周开始出现全身皮肤黄染,在当地卫生院查肝功能示:总胆红素(TBIL)14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83μmol/L、谷丙转氨酶(ALT)182U/L、谷草转氨酶(AST)941U/L,予甘利欣、茵栀黄等护肝、退黄治疗后效果欠佳而转入宁波市解放军第113医院。入院时查体:消瘦病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阴性。
- 晏彪沈世苿陈振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黄疸皮肤黄染直接胆红素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分级、运动耐量影响及毒副作用。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成试药组(n=40)和对照组(n=40)。采用常规口服稳定剂量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试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EPO 100 U/kg,每周1次,治疗6个月。结果:试药组EPO治疗前后相比心功能测定LVEF、6分钟步行距离、心肌耗氧量峰值、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贫血组较非贫血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EPO能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临床症状,并提高运动耐量,且与贫血状态改善有关。
- 陈振云陈侃熊海刚刘祖秋俞飞虎晏彪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分级
- 瑞替普酶溶栓后早期行PCI治疗STEMI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选的再灌注策略。然而我国大多数患者未能在发病90分钟内接受PCI手术。静脉溶栓仍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选择。为了充分发挥两种疗法的优势并避免其不足,近3年来我们在AMI发生后立即给予全剂量瑞替普酶溶栓并尽快早期PCI以便更快更完全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
- 陈华山陈振云刘祖秋熊海刚郝中伟晏彪俞飞虎
- 关键词: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瑞替普酶直接PCI易化PCI
-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与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经320排CT发现支架内狭窄3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35例确为支架内狭窄,另新发现4例经320排CT诊断为阴性的支架内狭窄。计算得出320排CT对于支架内狭窄诊断的灵敏度为89.65%,特异度为98.13%,阳性预测值为92.06%,阴性预测值为97.43%。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不失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复查的一种可靠选择。
- 晏彪周赵霞蒋玲玲陈振云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
- 叶酸、维生素B_6对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叶酸、维生素B6对H型高血压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叶酸、维生素B6和叶酸+维生素B6口服,15日后抽血查Hcy水平。结果用药后各组Hcy水平均显著下降,但各用药组之间差异并无显著性。结论叶酸、维生素B6均能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
- 晏彪郑良荣陈振云
-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6H型高血压
- 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谷氨酰转肽酶联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谷氨酰转肽酶(GGT)联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住院治疗的13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根据不同类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44例,急性心肌梗死组49例及稳定型心绞痛组41例,另择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GGT水平及IMT厚度,分析单一指标及联合指标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GGT水平及IMT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心肌梗死组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GGT水平及IMT厚度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GGT水平显著高于心肌梗死组(P<0.05);3种指标联合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稳定型心绞痛及冠心病的阳性率分别为95.45%、97.95%、97.56%、97.01%,显著高于其他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GGT、IMT可能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相关,临床上建议三者联合进行冠心病的诊断。
- 刘祖秋俞飞虎晏彪陈华山陈振云
- 关键词: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谷氨酰转肽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