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卓玛
- 作品数:25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高产、抗倒伏和早熟冬青18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
- 2023年
- 目前,冬青18号已成为西藏冬青稞生产骨干品种,占冬青稞播种面积的80%以上,改变了西藏冬青稞零星种植的局面,促进了西藏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了品种布局,改善了耕地质量,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1].本文以获得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成果"高产、抗倒伏和早熟冬青18号的选育与推广应用"为背景,以冬青18号为研究对象,总结其选育过程与推广成效,为西藏冬青稞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
- 高利云普布卓玛焦国成达瓦顿珠扎桑其美旺姆
- 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冬青稞抗倒伏耕地质量选育过程
- 西藏青稞抽穗期多样性与稳定性分析
- 2022年
- 青稞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种植农作物,种质资源丰富。为探究青稞种质中极端抽穗期材料在林芝和拉萨的生长情况,选取来自青藏高原不同地区的40份材料,在不同年份种植于林芝和拉萨地区鉴定抽穗期,为青稞种质引种和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极端抽穗期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多数材料抽穗期受外界环境影响显著。在极早抽穗和极晚抽穗材料中,稳定材料多来自于日喀则地区,而山南和那曲地区材料稳定性较差。极早抽穗品种中的ZDM5168,ZDM7548,ZDM7546和ZDM7347抽穗期早且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广适性早熟品种培育;ZDM6611,ZDM4805和ZDM4409抽穗期较晚且稳定,可适用于晚熟广适性品种培育。该研究对于后续青藏地区的种质资源引进和种植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卓嘎达瓦顿珠扎桑普布卓玛旺姆伦珠朗杰
- 关键词:青稞抽穗期多样性稳定性
- 加快西藏地区冬青稞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被引量:3
- 2018年
- 2018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做好冬青稞生产工作,对推动西藏自治区农业提质增效、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意义重大。未来的多元化市场经济对西藏冬青稞育种与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高冬青稞的品种和产量、改善其良抗逆性和适应性、以满足西藏自治区农业发展、经济增长的需要。
- 普布卓玛
- 关键词:冬青稞助推乡村
- 措美县高海拔边境地区青稞绿色增产增效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选取适合在措美县高海拔地区种植的青稞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当地措美黑青稞作为对照,对西藏目前主推春青稞品种“藏青2000”、“藏青690”、“喜马拉22号”3个育成品种和新选育品系“12-10556”等4品种进行比较研究。在全生育期调查和记录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重点调查研究青稞基本苗数、株高、千粒重、亩穗数和穗粒数等性状;同时比较和分析条播、撒播不同的耕作方式对不同青稞品种(系)产量的影响,对不同品种(系)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藏青690”的生育期天数较本研究试验选取的其他品种早,并且基本苗、株高、分蘖数等农艺性状都比对照当地品种表现好,亩穗数、千粒重、实际产量等产量性状均比对照当地品种高,“藏青690”较当地地方品种措美黑青稞在不同的耕作方式下的生育期、产量和农艺性状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初步推断其适宜在高海拔边境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与示范。
- 焦国成普布卓玛扎罗丹巴益西罗布卓嘎达片次央
- 关键词:青稞
- 不同施肥水平对春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研究
- 2012年
-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水平春小麦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对春小麦籽粒蛋白质等营养指标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品质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机质对小麦籽粒品质变化的贡献率较低,但利用有机质和化肥配合施用则对提高小麦籽粒的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化肥对小麦籽粒品质贡献率大小依次为氮肥>钾肥>磷肥;施N水平与小麦粗蛋白含量之间概率为0.0341,达到了显著性相关。
- 魏迎春范春捆王菊花冬梅次珍范瑞英原红军刘国一普布卓玛
- 关键词:施肥水平春小麦
- 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21年
- 本试验旨在比较西藏作物秸秆营养成分及体外发酵特性。本研究从西藏不同地区采集箭筈豌豆、黑豌豆、草木樨、紫花苜蓿和雪莎5种豆科秸秆和玉米、青稞、油菜、小麦和燕麦等12种禾本科秸秆,分别分析其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和纤维组分等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特性。结果表明:5种豆科秸秆中山南紫花苜蓿秸秆CP含量最高,达到24.6%,而取自山南的黑青稞秸秆CP含量达12.10%,为禾本科秸秆中最高;黑豌豆和雪莎秸秆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豆科秸秆(P<0.05),取自林芝的油菜秸秆EE和Ash含量最高;箭筈豌豆秸秆含有最高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酸性洗涤木质素(ADL)含量,而黑豌豆秸秆ADF含量最低;取自林芝的冬青科秸秆NDF和ADF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取自日喀则的燕麦秸秆ADL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秸秆(P<0.05)。5种豆科秸秆中箭筈豌豆和黑豌豆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最高,而取自林芝的青稞秸秆体外瘤胃发酵液中TVFA含量为12种禾本科秸秆最高。紫花苜蓿、黑豌豆和草木樨3种豆科秸秆和取自林芝的燕麦秸秆48 h产气量分别显著高于其他豆科和禾本科秸秆(P<0.05)。因此,取自西藏不同地区的豆科秸秆和禾本科秸秆营养成分和体外发酵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综合比较,豆科秸秆中取自山南的紫花苜蓿秸秆营养价值最佳,而禾本科秸秆中取自林芝的青稞和燕麦秸秆营养价值最佳。
- 鲍宇红李锦扬普布卓玛普布卓玛参木友
- 关键词:秸秆体外发酵营养价值
- 西藏昂仁县青稞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路
- 2021年
- 青稞作为西藏地区一项较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当地政府也进一步加强青稞的种植力度,以提高其发展水平,为当地农牧民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为更好地了解当地青稞的生产情况,对其未来发展思路进行探究,本文在对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青稞的生产情况及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有效的建议。
- 普布卓玛
- 关键词:青稞
- 冬青18号大面积示范推广与复种优质饲草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通过研究形成不同生态区域冬青18号新品种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或指标1~2项,建立冬青18号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核心区333.3 hm^2,辐射示范推广0.21万hm^2,平均单产提高10%以上,并探索冬青稞复种豆科饲草对土壤培肥地力的机制,促进西藏种植业结构有效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其美旺姆高利云普布卓玛登增卓嘎达娃卓玛
- 浅谈西藏青稞育种的新思路被引量:4
- 2010年
- 青稞(裸大麦)是西藏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西藏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50年代后,在西藏开始进行了青稞的育种工作,经历了农家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对农家品种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等过程。经过老前辈的努力和艰辛工作,目前,我区有70多个青稞品种,为西藏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往的青稞育种工作基于传统的选育方法,主要是对表型形状的利用和初步研究,即便做了大量的田间工作也很难选育出优良品种,效率极低。本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在近几年植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试图谈论西藏青稞育种的新思路和方法。
- 达瓦顿珠尼玛扎西其美旺姆唐亚伟增兴权雄奴塔巴刘仁健冬梅范春困普布卓玛
- 关键词:青稞分子育种
- 西藏冬小麦育种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 2010年
- 西藏开展冬小麦研究50多年来,成功引进、育成推广品种肥麦、藏冬6号、藏冬20号、山冬6号等20多个,并且在产量、适应性、品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育种方法上有很大改进;但还存在着基础研究滞后、种质资源研究利用不够、育种目标单一等问题。据此,对今后西藏小麦育种工作提出几点建议:明确育种目标,加强西藏当地小麦种质资源及引进资源的鉴定、利用和创新,加强基础研究、育种技术与方法的创新,积极开展穿梭育种、异地培育、多点试验等工作。
- 范春捆冬梅范瑞英王菊花次珍魏迎春原红军普布卓玛达娃顿珠
- 关键词:冬小麦育种